新時期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研究
作者:楊 鵬
發布時間:2023-09-12 11:10:12 來源:陜西教育·高教
[摘 要]大數據、物聯網、5G等新型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人類社會信息交互形式發生根本性變化,由傳統的點對點、面對點模式逐漸轉變為復雜的、多層次的網狀結構,對信息安全保障提出更高要求。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同時,構建以信息安全為基本要求的技術應用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加大信息安全人才培養力度,不僅是確保信息社會穩定運行的基本保障,更是確保國家信息安全的基本要求。本文在分析新時期信息安全技術應用行業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明確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的必要性,并提出課程體系構建的基本內容和基本保障,以此為信息安全人才培養體系改革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信息安全技術應用 課程體系 人才培養
課題:陜西省職業教育學會課題“《信息安全技術》課程思政建設與實踐”(課題編號:SGKCSZ2020-432)。
課程體系是人才培養方案設計的重要內容,是依托人才培養目標,對課程教育理念、課程結構、課程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等各個層面的優化,是教學活動系統推進的基本載體。新時期信息安全行業發展形勢發生明顯變革,人才培養方向發生明顯變化,課程體系同樣要隨之調整優化,為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奠定良好基礎,為提升人才培養實效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新時期信息安全技術應用行業發展現狀
1.信息安全行業發展現狀
信息安全行業自人類社會產生以來,就成為社會發展和競爭中的基本組成部分,傳統的信息安全產品和服務范圍相對較為狹窄,產生的影響較為有限。在信息網絡快速發展、深度融入社會生產生活各種場景的背景下,信息安全已經成為人類生活的基本組成部分。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的高速發展和應用,在驅動生產效率不斷提升的同時,也帶來信息安全方面的新型問題。IT產業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對信息安全技術和信息安全保障體系構建提出更高要求。相關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信息安全產業市場整體保持年均20%左右的增長率,國家立法機關和相關管理部門連續推出網絡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逐步構建起全面覆蓋的網絡安全法律保障體系,但在實際運行中,國內外對網絡信息的入侵形勢依然較為嚴峻,計算機惡意程序傳播量不斷增加,安全漏洞隱患也更加明顯,尤其是在云數據、工業控制系統方面,安全問題依然令人擔憂。
2.信息安全專業人才需求現狀
信息安全專業人才培養是確保信息安全產業良好運行,確保社會生產生活穩定的基礎性支撐條件。信息安全面臨的嚴峻形勢,使得人才需求數量和質量都不斷提升,基于相關招聘網站數據統計和社會調查結果顯示,當前我國網絡安全人才需求數量不斷增加,人才供給增速始終低于供給速度,在供給質量上也有明顯不足。在人才結構上,主要是以安全服務和運維類崗位為主,同時在信息安全售后技術支持、信息安全工程建設、信息安全評估和產品營銷方面的人才缺口相對較大,具有應用能力的綜合型人才在就業過程中具有較為明顯的優勢。
3.信息安全專業人才培養現狀
信息安全專業人才培養是在市場需求導向下,強化學生專業理論知識體系和實踐應用能力綜合素質培養,要求學生能夠適應政企機構人才招聘要求,更為熟練、高效地解決信息安全方面的問題。就高等教育而言,已經形成了高職院校與普通高校協同運行的綜合性人才培養體系,招生數量和畢業生數量不斷增加。在人才培養模式上,多數高校能夠基于區域人才需求實際情況,強化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體系建設,更加側重于學生綜合素質培養。部分院校嘗試采用專業群建設模式,對人才培養體系進行優化,有效提升人才培養成效,但是就整體而言,信息安全專業人才培養體系中還存在人才培養質量不高、課程體系構建不完善、學生應用能力培養不足等問題,難以滿足信息安全行業發展的現實需求。
新時期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的必要性
1.新型人才培養的現實要求
信息安全技術人才培養以解決信息技術快速發展面臨的安全問題為基本導向,一方面是當前信息技術不斷朝向縱深方向發展,5G技術快速發展的同時,6G技術應用已經提上日程;另一方面是大數據、智能化技術的結合應用,使得信息安全問題呈現多元散發態勢,需要技術人員具備多方面技術素養,才能夠真正解決安全方面的問題。以此為背景,高校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課程體系必須要隨技術發展和應用形式變革而不斷變化,確保人才培養方向與社會需求一致,為信息安全防護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2.專業建設水平的提升路徑
專業建設水平提升是高等院校創新發展、教育質量不斷提升的基本實現路徑,課程體系構建是專業建設的重要內容,對專業建設質量有著直接影響。當前我國信息產業仍處于快速發展階段,部分技術在世界處于領先地位,但是信息安全技術發展相對較為薄弱,對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公眾日常生活產生較大影響。深化課程體系運行模式,提升專業人才培養水平,推動信息安全技術快速發展,是高校人才培養應當肩負的責任。相關高校在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建設中,必須全方位、深層次推進課程體系建設,為專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3.信息安全保障的特殊要求
在世界政治經濟形勢更加復雜,信息競爭不斷加劇的背景下,信息安全技術人才培養已經成為國家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信息安全保障不僅對社會經濟穩定發展具有重要影響,更是未來國家競爭的核心組成部分,因此在高校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教育體系建設中,必須適應時代變革和未來發展要求,深化信息安全教學內容、模式、保障條件等各方面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養成效,為信息產業發展提供高技能、高素養、具備愛國主義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的新型人才,為國際競爭合作做出更大貢獻。
新時期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的基本內容
1.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課程觀的革新
課程觀是在整體層面對課程的認識和看法的總稱,在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中,是指對課程概念、編制、實施及評價的綜合性認識。課程觀是課程體系的基本指導,不同的課程必然會導致課程體系建設偏向不同方向,在當前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中,課程觀相關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僅是將課程觀等同于教材知識內容,對學生實踐經驗獲得重視不足,因此使得教學模式改革滯后,還是以灌輸式教學為主,教學評價也是以理論為主,無法為學生應用能力培養起到應有的指導作用。(2)將課程教學界定為現有知識體系的傳輸,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不足,造成學生創新意識欠缺,在技術應用中片面依賴專家權威,信息安全技術發展失去動力。(3)僅是將課程教學內容認定為專業技能教育,對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培養重視不足,學生職業道德素養課程設置不完善,教學內容更新緩慢,甚至出現從業后違法違規現象,給企業和社會帶來較大損失。
新時期背景下,要確保信息安全技術應用課程體系的有效構建,就必須適應信息技術整體發展要求,適應行業發展要求,全面革新課程觀,通過課程體系的有效構建和全面革新,優化人才培養模式,強化學生實踐應用能力培養、創新能力培養、職業道德和思想政治素養培養,在提升人才培養成效的同時,確保學生綜合素質結構不斷完善,提升學生核心素養水平,為從事信息安全技術職業,推動行業創新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2.課程結構的靈活設置
課程結構靈活設置,為學生應用能力培養效率提升起到積極促進作用,是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的基礎性環節。這方面的具體構建和優化,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對專業課程進行刪減優化,剔除當前多數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已經接觸與學習的基礎性知識,增設與新時期信息安全技術密切相關的內容,更好地提升課程教學效率,確保學生在有限的時間段內能夠學習更多的專業知識。二是對課程開設體系進行優化,確保學生能夠在掌握基礎知識后,再進行高水平技術學習,確保多數學生能夠跟上教學進度,形成系統的知識結構。三是對于條件達標的高等院校,加大專業群建設,將部分基礎課程放在專業群內實施,為學生靈活選擇專業方向,完善知識結構奠定良好基礎。四是要結合網絡教學、MOOC教學等新型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多門信息安全技術相關的選修課程,滿足部分學有余力的學生自主學習的需求。
3.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課程目標的細化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發展水平不斷提升,應用場景更加多元化,對信息安全技術人才能力素養也提出更高要求,專業知識結構細分水平不斷提升,例如在大中型企業信息安全管理體系中,需要在信息安全設備運維、信息安全工程建設、信息系統運行安全評估等方面設置專門的崗位工作人員負責實施,同時,信息安全技術服務企業數量的不斷增加,也需要專門的信息安全審計人員、信息安全營銷人員等進行監督檢查。這些方向的不斷細分,要求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人才培養體系適應社會發展要求,對人才培養目標進行細化,對課程目標進行細化。在課程教學目標體系中,教師除了要做好對應教學內容的組織,完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素質目標體系外,還需要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與內容相關的知識,強化個人實踐能力培養,逐步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確保學生在具備綜合素養的基礎上,實現某一方向專業學習的深化,不斷提升個人適應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為個人職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4.課程教學內容的全面優化
教學內容優化是信息安全技術應用課程體系構建的核心部分,是學生專業技能和思政素養培養的基礎支撐條件。雖然學校和教師對教學內容改革重視力度不斷加大,但是在實際運行中由于教材革新速度的限制,新型信息安全技術不斷涌現,使得教學內容依然滯后于技術發展水平,學生綜合能力培養難以適應就業和創新創業需求。因此在課程體系構建中,教師可以采用活頁教材或微課形式,增設關于新型信息安全技術方面的內容,有效彌補教學體系的不足。活頁教材及微課教學內容的優化,需要教師及時關注行業發展動態,分析新型安全技術應用的方向、要點和技術革新點,及時利用信息化教學平臺將內容傳遞給學生,通過學生自主學習或課堂討論等方式,將新型教學內容與現有教學內容有機結合,通過教學內容的靈活性優化,更好地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主動性,實現教學體系與信息安全產業發展的有效對接,全面提升人才培養成效。
5.課程教學模式的優化
課程教學模式優化是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的關鍵環節,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的組合應用,提升學生參與課程學習的積極性,更好地提升課程教學效率,同時更好地提升教學水平。
一是教學目標設計與人才培養目標的深度契合。在知識目標設計中,應當以學生現有知識框架為出發點,以與新型教學內容的有效融合為實現形式,提升學生知識水平;在能力目標設計層面,應當將學生實踐應用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作為重點,深化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培養,有效提升學生核心素養水平,推動學生各項能力不斷提升;在素質目標方面,應當將愛國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等融入課程體系,引導學生明確信息安全行業對國家安全、國際競爭的保障作用,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專業知識學習中來,并樹立為社會主義建設努力奮斗的信心與決心。
二是教學方法的靈活應用,充分借助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在網絡教學方面的優勢,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線上教學內容應當以理論知識、行業知識、課程思政等內容為主,教學方法多是采用微課教學法,學生在教學平臺中完成視頻觀看并回答設定的問題后,主動思考課程學習內容。線下教學則可以根據課時教學內容進行靈活設計,例如在信息安全概述章節中,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法,以美國棱鏡計劃曝光為案例進行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應用軟件安全章節教學中,可以采用項目教學法,由學生組成項目小組解決對應的問題;在數據安全章節教學中,可以采用小組討論法,引導學生圍繞特定安全案例進行討論。
三是教學評價體系的優化,新時期信息安全技術應用人才培養,逐漸由單純的理論型向綜合型轉變,因此在學生評價方面,應當構建起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和互評、校企合作評價相結合的多元評價體系,實現學習過程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在精準評估學生學習狀態的基礎上,不斷優化教學方式,進而實現課程體系的有效運行。
新時期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的基本保障
1.人才培養方向優化
人才培養方向是課程體系構建的基本導向,同時對教師教學組織形式存在直接影響。在我國信息安全行業發展形勢日益復雜化的背景下,人才培養方向必然呈現多元化發展態勢,應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創新型人才都成為主要的發展定位。對于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而言,人才培養方向的定位,應當以著眼全國、服務地方、遵循學校整體辦學方向為基本依據,通過社會調查、校企合作、企業訪談等形式,了解當前人才培養方向存在的薄弱環節,從整體上進行優化,確保課程體系設計能夠滿足人才培養方向的定位要求,能夠實現高等教育與社會需求的有效對接,強化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為提升學生就業和創新創業能力奠定堅實基礎。
2.學生主體地位轉變
學生主體地位轉變是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課程體系構建和良好運行的重要保障,在課程體系構建的各個環節,教師應當基于學生視角分析課程結構設置的適應性、教學目標設置的合理性、教學內容設計的針對性、教學方法應用的靈活性,確保學生能夠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在教學活動組織中,要為學生留出足夠的參與空間,優化學生參與形式,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推動教學改革更加深化。只有真正實現學生主體地位轉變,才能夠確保課程體系各個環節有效銜接,全面提升教學成效,為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3.教學條件高水平建設
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課程體系的高效運行,需要以高水平的教學條件作為支撐,教學條件不僅包括硬件設施建設,更重要的是軟件層面和教學氛圍的構建。以網絡和信息化平臺為運行基礎的信息安全技術發展,需要高校在課程教學體系中能夠及時關注世界層面安全技術的最新發展趨勢,結合我國信息安全行業最新發展特征,將對應的問題展現給學生,引導學生以創新思維解決實際運行中的問題,全面提升技術應用能力。同時,在校企合作平臺中,還應當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實踐機會,通過一線操作,真正使學生了解理論學習與操作實踐的差異,逐步形成科學思維,推動課程體系運行成效不斷提升。
4.加大師資力量投入
加大師資力量投入,優化教師隊伍結構,是確保課程體系不斷優化的基本保障。在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課程體系中,學校層面應當統一協調組織,推動專業課教師到企業擔任技術崗位職務,在幫助企業解決信息安全問題的同時,及時了解行業最新發展動態,強化技術創新,吸引部分具有技術應用經驗的人才到學校任職,利用專業講座、課題講解等形式,向學生傳授一線工作經驗及技術應用要點。通過教師隊伍的多元交流,更好地推動雙師型人才隊伍建設,有效解決教學活動實施中存在的問題,為課程體系高效運行奠定堅實基礎。
結 語
新時期我國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人才培養還面臨諸多問題,人才培養成效還有待進一步提升,對于相關專業教育工作者而言,要站在歷史高度重新審視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的必要性,真正轉變傳統課程建設理念,從課程體系設計、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教學模式優化等多個方面入手,切實提升人才培養成效,為我國信息安全產業發展做出積極貢獻,為信息安全保障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參考文獻:
[1]張輝.應用型本科院校“信息安全技術”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21(10):107-109.
[2]王秀英.基于多學科交叉融合的信息安全本科專業課程體系設計研究與實踐[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1,17(27):214-216.
[3]蔡東蛟.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課程體系構建探討[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21(9):173-175.
[4]肖文紅.信息安全技術應用人才校企聯合培養模式探索[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21(6):108-109.
[5]劉銘,齊萬華.基于混合學習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信息安全技術課程中的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0,16(36):3-4.
[6]袁競.慕課環境下信息安全技術課程教學模式的應用與思考[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9):56-58.
[7]但唐仁,延霞.基于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J].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9):56-58.
[8]何寧業,孫劍,侯麗.案例導入法在信息安全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電子世界,2019(12):112-113.
(楊鵬: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