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破解黨建與教育教學工作“兩張皮”問題,近年來,商洛市教育黨工委提出了“黨建+”學校精細化管理這一中小學校黨建工作新思路。通過兩年多的探索實踐,該市黨建引領教育發展取得了良好成效,教育系統基層黨組織、黨員領導干部和普通黨員“三個作用”充分發揮,學校管理更加規范,師德師風持續向好,學生管理更加科學,教學質量不斷提升。      

狠抓體制機制改革,突出“基層組織”作用。一是調整領導體制。該市全面推行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穩慎推進101所學校領導班子調整,配備專職副書記86名,完善“兩項議事規則”,強化運行情況監測,確保了黨管教育體系順暢。二是創新組織設置。該市把黨支部建在教研組、學科組、年級組和名師工作坊,把黨小組建在宿舍管理、食堂管理、安全管理等重要管理單元,指導調整黨支部96個、黨小組203個,黨組織在學校精細化管理各環節中的作用充分發揮。三是完善考評機制。該市修訂完善黨組織實績考評制度,把“黨建+”學校精細化管理工作標準細化為關鍵性考核指標,強化結果運用,確保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學校規范管理優勢。      

管好黨員領導干部,發揮“關鍵少數”作用。一是建立市縣校分級包抓機制。該市教育局縣級黨員領導干部包抓縣區和市直單位,縣科教體局科級干部聯鎮包片,學校黨員領導干部包抓處室和責任區,確保“黨建+”學校精細化管理工作落地落。二是完善領導干部培養機制。該市開展校園長、副校園長、中層干部、年級(學科)組長、班主任五個層級“三大賽事”,年度重點培養680人,學校管理層核心素養和管理能力全面提升。制定《中小學校幼兒園校園長評價淘汰及競爭性選拔辦法》,激發了黨員領導干部管理活力。三是落實黨員領導干部帶頭包干機制。全市1000余名黨員領導干部帶頭落實,在校園精細化管理責任區、服務崗上親力親為、示范打樣,樹立了良好導向。      

開展黨員設崗定責,發動“絕大多數”作用。一是設崗定責,推動校園管理網格化。該市為每名黨員設置崗位職責,在教學單位探索設置了學生關愛、教研教改、校園文明等26類服務崗位。非教學單位設置了政策宣傳、政務監督、優質服務等12類實踐崗位,細化履責標準,做實崗前培訓,讓黨員在學校精細化管理上發揮作用,讓單位和學校“事事有人管、事事能管好”。二是實踐培養,建強黨員教師隊伍。該市利用教育“組團式”幫扶和寧商協作、西商融合機制,采取結對培養、外派鍛煉、交叉培訓等方式,帶動青年教師成長成才。加強對優秀教師的政治引領和政治吸納,把骨干教師培養成黨員364人、把黨員教師培養成教育教學骨干1005人,培優壯大了學校精細化管理的中堅力量。三是學考評,激勵全體黨員擔當作為。該市將設崗定責考評納入“黨員積分評星”管理,將結果運用與黨員評優樹模制度接軌,激勵黨員積極參與學校民主管理、推動學校精細管理。

責任編輯: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