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鋒:我心中的“大先生”——周華 | 《教師報》教師節征稿
發布時間:2023-09-07 16:53:01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大一上體育課的時候,一位慈祥的老人給高一屆的學長教太極拳,老人剛柔并濟的動作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大二,我們選修美術。第一次課我們早早來到教室,上課鈴響了,一個熟悉的身影走上講臺,全班同學立刻以驚訝的目光盯著這個熟悉的身影,這不是打太極拳的體育老師嗎?他是不是走錯教室了?
“起立!”同學們齊刷刷地站起來,“同學們好!”“老師好!”“請坐下!”有幾位同學還在嘀咕,打太極拳的老師已開始自我介紹了,這便是我后來所敬仰的國畫大師周華先生了,周先生,字金山,號梅仙,廣西大學教授,擅長畫梅、蘭、竹、菊,尤以畫梅為最。
第二節課,周先生拿了梅花花朵畫稿的復印件,讓我們模仿,畫完了當作業上交。第三節課周先生還是像第二節那樣,讓我們仿畫一枝梅花枝干,我心里有了一絲失望,看來我們這美術課只不過是交交作業,完成學分罷了,此后美術課我決定坐到最后一排,料定在前排也學不到什么東西。
又過了一個星期,我們在教室里等待這位體育老師來上美術,上課鈴響了,周先生遲遲沒有來,教務秘書進來告訴我們,周先生跟學院領導出訪菲律賓,進行友好訪問和畫展去了,訪菲律賓!友好畫展!這在我所認識的老師當中,聞所未聞,卻發生在一個體育老師身上,我對周先生有了一些敬意。
周先生從馬尼拉回來后,開始正式給我們講國畫梅花課,他說梅是國畫四君子之首,具有傲霜踏雪,不畏嚴寒,不怕磨難,高潔堅韌的品格,自古以來就深受文人墨客的推崇,入詩入詞入畫,周先生還在課上背出不少的詠梅詩詞,“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薄笆栌皺M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想不到一個體育老師有這么深厚的文化底蘊,實在讓人敬佩,從此我對周先生有了更多的敬意。
周先生從梅的品格和寓意講到畫梅的技法,他說梅干以老為貴,以曲為貴,以瘦為美,出筆前心中要有梅的氣質,運筆要有力干脆,如盤龍曲虬,頓挫有致,才能體現梅干的錚錚鐵骨。梅枝要堅挺有力,柔中帶剛,運筆連貫有力,筆斷意連,顧盼分明。畫梅花要帶著喜氣,他要求我們“怒氣畫竹,喜氣畫梅”,畫出全開的梅花要像一張張笑臉,含苞待放的要含著笑意。梅花的布局疏密有致,“疏能跑馬,密不透風”,周先生邊講解邊作示范,運筆嫻熟如打太極拳,柔中帶剛,小幅寫意,不用三五分鐘便一氣呵成,讓人目不暇接,贊嘆不已。
從此以后,每逢周生的課,我便早早來到教室,坐在靠近講臺的座位,以便最近距離觀摩周先生畫梅的運筆、調色和構圖的技法。周先生不收課稿,下課后,喜歡的同學可以拿走,正因為這樣,擠到前排的同學更多,好多同學都收有先生的課稿,我也收到兩幅,珍藏。
周先生在課堂上對我們的指導十分用心,大到構圖意蘊,小到執筆添花,都處處細致,諄諄善誘,讓我們這些沒有美術基礎的學生很快入門。1993年,在周先生的指導下,我的第一幅作品榮獲廣西高等學校首屆大學生藝術節繪畫藝術一等獎。
周先生還教我們蘭、竹、菊、松等題材。有一次,我到學校行政大樓辦事,看見大廳里掛著一幅周先生的巨幅長卷,畫中巨石上長著一株怒放的紅梅,梅樹左側是一碧清水,荷花在水中亭亭玉立,岸邊水仙盛開,最左是雍容華貴的牡丹,高風亮節的竹子。右邊是一株蒼翠的古松,松樹下菊花遍地,最右側是一股叮咚流淌的山泉,泉邊蘭花似乎散發著陣陣幽香,構成了一幅春色滿園圖,我想周先生是多么希望我們的母校像大花園那樣爭奇斗艷,百花齊放,欣欣向榮,至今我對這幅畫記憶猶新。
經師易得,人師難求,周先生在教會我畫梅的同時,也教會了我不怕磨難,高潔堅韌的品格,每當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什么困難,想起周先生和梅花,我便有了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力量。
作者簡介:陳志鋒,男,壯族,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藤縣新慶鎮初級中學,廣西東蘭縣作協會員,廣西梧州市作協會員,中國教育教學研究會會員。熱愛文字,偶有詩詞、散文、小小說、教育教學論文在國內公開發行的各類報刊上發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