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所強調的話語“老教授、老專家們為黨的教育事業付出了巨大心血,作出了重要貢獻。希望中青年教師向老教授老專家學習,立志成為大先生,在教書育人和科研創新上不斷創造新業績。”一直縈繞在我腦海里,“大先生”是時代精神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典范。嘗試教育理論創始人、特級教師、榮譽教授、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具有影響力的教育家、常州大學嘗試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邱學華就是我心中的大先生。

1990年2月,時任龍山鄉六里小學校長的我,調到羅山縣龍山鄉教育管理站任數學教研員。因為工作性質的改變,潛心研究是我的首要任務。經好友介紹推薦,我就自費購買教法改革家邱學華專家的專著開始拜讀“充電”,在吸收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研究。于是,我根據全鄉教師、學生情況開始實驗“嘗試教學法”。在恩師邱學華用電話、書信等形式的指導下,我實驗研究的成果在羅山縣中小學進行推廣應用。1997年7月,受邱學華專家之邀請,讓我選派一位教師在湖北省宜昌市舉辦的“‘迎香港回歸’全國嘗試教學課堂教學展示觀摩會”現場作示范觀摩課。會上,我指導趙麗老師所作的一節觀摩課,他精湛的教學藝術,嫻熟的教學技巧贏來專家、學者、教師等近二千名與會者的陣陣掌聲。當看到她被與會者團團圍住獻上潔白的哈達時,我很自豪;當看到她登上領獎臺手捧獎牌和證書時,我激動得熱淚盈眶。特別是我現場聆聽了邱學華大先生結合這節課例點評時,那一刻的遇見讓我茅塞頓開、幡然醒悟,啟迪我甘當創新研究者,敦促我開始新的思考。從此我與恩師邱學華結下了不解之緣,至今我倆相識二十三年,他一直激勵我成長。正如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戴汝潛曾經稱贊道:“邱學華先生稱之為楷模,稱之為小學數學教育家是當之無愧的,邱學華先生的歷史就是一部‘科研治教’史。”大先生的他,從“口算表”到“嘗試教學法”,從“嘗試教學法”到“嘗試教育理論”,從“嘗試教育理論”到“邱學華現象”,讓我接觸到了一位教育家偉大崇高的心靈,一位老教授為黨的教育事業付出了巨大心血;看到了大先生的他對教育事業的執著與熱愛。

從他為平凡人的生活經歷讓我明白:教育事業需要平凡教師的傾情投入,只有甘于平凡的教師才能堅守教育事業、以從容淡定的態度面對人生。啟迪我創新教學方法,把“愉快教育”與“嘗試教學法”有機地融于一體,總結出了“愉快嘗試教學法”基本程序,讓學生在愉快中嘗試,體驗嘗試成功的喜悅,此成果在全國部分省市得到應用。

從他立不凡志而悟出:遠大的目標必須靠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走才能接近以至達到。由于我研究的教學方法成果得到上級領導的肯定,并在全縣中小學進行推廣應用。2002年8月,我調到河南省羅山縣教學研究室任數學教研員,為新一輪課程改革健康發展,我以課題研究為抓手,創建了“自主嘗試 ‘三環節’教學模式”。此模式,起步于邱學華的“嘗試教學法”,發展于“愉快嘗試教學法研究”實驗成果,成功于“運用嘗試教育思想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研究”課題實驗。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確立以民主合作為基礎的現代教學思想,強調主體發現問題,積極探究,追求創新的心理趨向。以“自主學習”為靈魂,以“學法”導引為主線,以“因材施教”促使各層次學生智能水平的整體推進為宗旨,形成了一個有利于全體學生積極主動、生動活潑發展的教學流程。近二十次受邀在全國學術研討會上作專題報告。

從他創非凡業中受啟迪:要造就非凡業績,就要在平凡之中透出偉大,平靜之中散發神韻,平常之中流淌執著。他的自勵精神激勵我走嘗試之路,他身上處處散發著大先生的氣質鼓勵我執著地潛研。二十三年來,研究成果文章百余篇分別在《中國教育報》《中國教師報》《中小學教師培訓》《中小學數學》《基礎教育參考》《教書育人》(校長參考)等報刊發表;先后獲得河南省“優秀教師、學術技術帶頭人”,教育部課程教材研究所“優秀教研員”等榮譽稱號,大國良師“杰出貢獻獎”獲得者;完成了從一位 “普通教師”到 “特級教師”的華麗轉身。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我心中的榜樣邱學華大先生的引領下,退休之后,仍緊跟時代的步伐不拖沓,教書育人的態度不改變,追求夢想的熱情沒熄滅。于2020年10月,受聘到云南省昆明市中華小學發揮余熱,充分發揮銀齡名師的輻射作用,繼續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教師、學生,為社會進步和諧釋放、傳遞正能量

作者單位:云南省昆明市中華小學  

責任編輯: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