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大先生到底是什么樣?我努力調動腦中的庫存,盤點分析。結合我的工作實際和切身感受,我心中的大先生應該是先把自己活成一束光,并照亮別人前行的路。

我1989年7月從武功師范畢業至今,已經從教整整34年,輾轉到過鄉村中心校、教研室和直屬小學任教。回顧34年的工作歷程,收獲的快樂比辛酸多,日子清貧而富足,工作繁忙但價值感爆棚,用高尚的品行戰勝了靈魂的卑微……這得益于我工作之初遇到了一位大先生!

記得我剛參加工作那會,分配到一個即將撤并的初小,學校條件異常簡陋,老師沒有辦公室,就在大樹底下放著幾張破舊的辦公桌來辦公,記得當時學校共有學前班和一到四年級學生60多人,包括校長在內,共有五名教師,每人包一個班。我包的是四年級,當時學校連教本都是用學生的,教參、教案等教輔資料更是一本都沒有。四年級的所有課程都是我帶,光寫的教案就有七八種,還不算每天批的作業,說實話真有點應接不暇,不知所措。加之剛從學校畢業,走上工作崗位,落差之大可想而知,當時的感覺是錚錚誓言猶在耳,眼前滄桑令人寒。我無所適從,一時難以接受,陪伴我的是無盡的苦悶、彷徨、痛苦、失落,我看不到希望,也不知道我的路在何方。

這時候,支撐和引導我走出困境的是學校同事的關心和幫助,尤其是我們學校的馬秀云老師。她在學校年紀最大,50出頭,視力不太好,但對工作的敬業程度令我佩服,而且成績突出。她主動找我談話,傳授教育教學技巧,幫我解決工作中的疑難問題,半學期下來,我已經輕車熟路,應對自如。正當我滿足現狀之時,馬老師又給我提出新的要求,給校長推薦我去參加鎮上的教學評賽。當時我心里沒底兒,缺乏自信,不知道自己的教學水平到底怎樣,她可能看出了我的矛盾心理,只記得當時她自信地說:“你是正規中師學校畢業,科班出身,沒問題的,我相信你!如果實在不放心,咱學校幾個老師一起幫助你”,我感激地點點頭。

果然在第二天自習課時間,她主動叫上其他兩位老師一起聽我的課,記得當時我講的是四年級數學《分數的加減法》,一節課上完,黑板也擦完了,只留下白茫茫一片真干凈。接著她語重心長地評課,說我基本功過硬,教學思路清晰,但教學行為還需矯正,比如板書要精心設計,板書是濃縮的教案,它分為主板書和副板書,二者所寫的內容不同;還有老師的提問和理答問題,不要有“是不是”“對不對”等語綴,老師的體態語中眼神的問題,如此等等,經她一點撥,我頓時豁然開朗,心思澄澈。她還邀請我去聽她的課,現場針對性指導,我感覺一下子好像專業覺醒了。于是我只要一有空就去聽她和其他同事的課,虛心學習,遇到難題就主動虛心求教,我還去兄弟學校借教輔資料,每天擠出時間學習和抄寫。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層層推薦選拔,我終于脫穎而出,代表我們鄉鎮去參加縣上的教學評優,獲得了三等獎,我第一時間就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馬老師她們,她們都開心地笑了。從那以后,我充滿了自信,有了前進的動力和努力的方向,成長很快,多次代表鄉鎮參加縣局和市上的教學能手評賽,頻獲佳績。  

回首我剛參加工作時的成長歷程,如果沒有馬老師她們這些老前輩的耐心開導,精心指導,就不會有今天的我。古人有“一字之師”,我深深感到馬老師就是我的終身導師,為我指點迷津,開啟鴻蒙,為師為學為人都是我心中的大先生!她對我的影響是深遠的。我走上校長崗位以后,更是以實際行動善待教師,盡最大努力為他們排憂解難,同時也收獲了他們的尊重與信任。

我的親身經歷和切身體會是:老教師是這個學校的寶貴財富,是文化傳承的精神引領,是青年教師的榜樣和模范,更是指路明燈,教育的傳承和引領很大程度就靠他們做好傳幫帶,從而充分發揮青藍工程的作用,讓新老教師齊心協力為教育出謀劃策,出力流汗,共同繪制教育更加美好的明天。我也會繼續以我心中的大先生為榜樣,努力活成一束光,做好傳幫帶,引領教師專業成長,以實際行動照亮師者前行的路!

作者:王水俠,現任武功縣5702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正高級教師,陜西省特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教師報》首屆推動陜西閱讀十大教育人物。

責任編輯: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