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開學前夕,漢陰縣將69名鄉村學校教師連人帶編隨集團化辦學劃轉到城關一小教育集團、實驗小學教育集團統一管理,這標志著漢陰縣建設城鄉緊密型教共體邁出了堅實步伐。

近年來,漢陰縣以深化集團化辦學改革為抓手,以 “135”工作法,推動城鄉緊密型教共體建設提質增效。采取“1+1”或“1+N”方式,即“核心校+成員校”或“核心校+多個成員校”的模式在全縣先后建立了鳳臺教育集團等10個城鄉緊密型教共體,服務師生1.85萬人,22所成員校協同融合發展。

聚焦一個目標 統籌協調推進

漢陰縣縣委、縣政府把城鄉緊密型教育共同體改革納入重要議事議程,確立了以“推進城鄉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辦好老百姓家門口學校”為目標。出臺了城鄉緊密型教共體《實施方案》《建設標準》和《管理細則》,統籌推進落實城鄉緊密型教共體健康發展。

夯實三項舉措 激發辦學活力

一是優化管理結構。在教共體內實行人、財、事統一管理。在核定編制總數和配備教師總數內,由核心校在干部管理、教師流動,財務管理、教育教學管理等方面實現“文化共融、課程共創、教研共促、資源共享、質量共進”。二是推進特色發展。在教共體同一辦學理念下,加強核心校校園文化在教共體內部培植和發展,塑造教共體的文化品牌,同時尊重各成員校原有的文化特色,彰顯個性化,促進教共體內“一校一品”特色發展。三是實施考核評價。制定《考核細則》,將教共體各成員校納入核心校年度綜合考核,對各教育集團的學校管理、教師隊伍、教育質量、教學研究、文化建設等方面工作成效進行捆綁考核,對成績突出的校長、教師進行表彰,同時在評優評模、職稱晉升等方面給予傾斜。

實行五個統一 推動整體提升

一是在辦學理念、辦學目標、管理制度等方面在教共體內一體化發展;二是在教學設備、生活設施方面共建共享;三是在教師集中培訓與日常學習中共定主題,共同提升;四是在集體備課、教研活動、質量監測等常規教學管理中同步實施;五是在教共體內使用同一考核標準,同一激勵措施,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即統一管理策略、統一共享設施、統一師資培訓、統一常規管理、統一評價激勵。實行五個統一,賦能教共體輻射引領,實現優質均衡發展。

目前,漢陰縣教共體內學校辦學條件得到有效改善,城鄉、校際間教育質量差距逐步縮小,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逐漸擴大。教師教學水平有效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不斷提升。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