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新時代優質研究生課程體系
作者:劉正君
發布時間:2023-08-29 16:01:57 來源:陜西教育·高教
隨著科研水平和規模的快速發展,我國研究生培養環節不斷改進,以適應當前高等教育發展需要。研究生課程設置與課題研究進展密切相關,這一關系也是在研究生教學和人才培養環節中值得思考的重要話題。為了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應對任課教師和課程設置提出新要求,專業課程內容需充分、有力地支撐在讀研究生的課題研究,有助于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教學管理部門和任課教師要加強研究生課程與課題研究之間的關聯。
設置基礎課與核心課
當前,學科方向不斷細化,各項研究持續深入,對于某一學科而言,難以選出一門專業課程適用于所有研究生。比如物理學科,下設光學、凝聚態物理、粒子與原子物理、等離子體物理等二級學科。雖然提倡學科交叉,但不同研究課題之間需要找到協作的主線,這就對研究生導師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對此,高??稍O置方向核心課,列出多門課程供研究生和導師選擇,其目的就是讓課程能夠有效支持學生的后續課題研究,盡快發揮課程內容在科研過程中的轉化作用。另外,應多開設選修課。所有研究生導師都盡量開課,為研究生提供與課題更匹配的選修課程。導師還可匯集自己擅長的內容形成新課,以保證課程質量與教學效果。
更新課程內容與教學形式
研究生的課程內容需要兼顧重要理論和最新研究進展。任課教師需關注最新研究成果,及時將其匯集到教學內容中,或者列為補充材料共享給學生。同時,科研成果的表達形式需不斷變化,如從簡單的曲線和圖形到彩色圖案,再到三維表達與動畫顯示等。任課教師應在凝練已有內容的基礎上推陳出新,為新增內容騰出課程空間。在教學形式方面,可采取多媒體教學形式,它能夠多維度地展示信息,更好地存儲、傳播課程內容,同時,增加了課堂交流機會、推動學科交叉,促使學生主動、快速地思考問題,提升學術交流能力。在課程建設方面,教材是非常重要的溝通渠道,尤其是有特色的教材,任課教師需在教學中不斷積累素材,并適時整理出版,以有助于院校間的知識傳遞。
深化研究生課程教學內容
任課教師應考慮課程內容是否有助于研究生課題研究,能否引發研究生深入思考,需列出為何應用、如何應用、何處應用。在教學環節,任課教師在講授專業內容的同時,還應融入一些關于家國情懷、科研經驗、學術精神、工匠精神、學術視野等與科研密切相關的內容。教師可結合個人科研經歷幫助研究生做好課題。同時,專業內容的科研轉化對于研究生和導師而言非常重要。加速科研成果轉化是研究生和導師的任務,教師需不斷總結課程內容對應行業的發展需求和前景,關注重大科研項目指南、重大科研成果報道,多查閱綜述論文,為研究生的全程學業和職業發展把脈,激發其參與科研的熱情和動力,鼓足攻克學術難題的勇氣。
創新研究生課程考核
為督促研究生加強學習,任課教師可以選擇不同的考核形式,如試卷考試、研究報告、面試形式等。然而,多數人會熱衷于花費精力少且易于達到考核要求的考試形式,這會影響學生的選課方向。研究生教學的一個側重點是培養創新意識,提高學生將知識轉化為研究成果的能力。因此,考核內容需側重課程內容的運用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原創性想法的表達,而不僅僅是知識點的記憶。因此,高校應采取更為靈活的考核形式,也希望研究生教學管理部門給予任課教師更大的自主權。
(作者系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