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阿莉:我心中的大先生——我的父親 | 《教師報》教師節征稿
作者:陳阿莉
發布時間:2023-08-29 09:43:08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看到《教師報》的征稿啟事,埋在我心中10年的思念和悲痛又被揭開。我心中的大先生——我的父親。
父親去世整整10年了,這10年里無數次的思念和淚水都寄托在夢里。夢里我們依然生活在村子里的地坑院,母親做家務,父親和鄉親們聊天……父親叫陳新才,是淳化縣方里中學的校長。
父親是學生心中有仁愛之心的校長。當校長十幾年來他對每個學生都非常了解。誰家里的父親不在了,誰家里母親不在了,誰家里經濟困難,誰家里在哪里住,他都清清楚楚。我有一個同學失去父母雙親,父親就免去了初中三年的全部費用,還經常鼓勵她好好學習,一定要考上師范或者中專,只有這樣才能改變生活。這個同學如愿考上師范,父親就發動全校師生捐款,幫助她完成學業。父親剛參加工作是在一個偏遠的村子,有一次他看到一個放羊娃沒有上學,他一問才知道這個放羊娃是個孤兒,他就拿出自己一個月掙的十幾塊錢一邊養家,一邊供這個孩子上學,周末還帶回家成了我們家里一員,“放羊娃”最終考上大學當了老師,還成了全國優秀教師。
父親是老師心中慈愛的家長。八九十年代大部分老師都是以校為家,宿辦一體。學校很多青年教師結婚都是在學校。但凡在學校結婚的老師,父親都像個大總管一樣把一切安排妥當,誰去接媳婦,誰負責招呼人,誰負責廚房……學校一位年輕老師的父親突然去世,這個老師嚇得不知所措,父親就帶著其他老師去家里給辦喪事。
父親是鄉親們心中的主心骨。每個周末父親回家,我們家里就人來人往。鄉親們有事都愛找父親商量,誰家和誰家的地要互換一下,誰家的哪塊地適合栽蘋果樹,誰家的孩子考什么學校,誰家的孩子可以在哪里上班……這些都是他操的心。在父親的影響下我們村子很多孩子都上師范當了老師,父親一直說農家孩子唯有考學才是出路。
他是我們姊妹心中的天。我們家是個大家族,從爺爺到父親這一輩都是書香門第,有良好的家風家訓。我們姊妹三個加上堂哥堂姐都是在父輩的嚴格要求下長大。我是家里最小的,從小父母對我疼愛有加,家里再困難都不斷我的吃喝,小時候每到周末父親回家都會在口袋給我裝幾顆糖,那是我最幸福的時刻。
父親的一生是無悔的一生。愛崗敬業、仁愛有加都不足以形容他的一生。做事的執著嚴謹是我們用一生都學不完的。在他的影響下我和姐姐、嫂子都成了教師。我第一天上班,父親推著自行車,車后給我捆著被褥,一路上囑托我:“當老師就要愛學生?!本褪且驗檫@樣的一句囑托,我三十多年的從教生涯從未懈怠。前幾天,一個朋友問起我,你一個農村出來的孩子,怎么會有這么寬的眼界和毅力。我笑著說是受我父親的影響,我就開始講述父親生前時一些事,他笑著說看來家風真的很重要。
耳濡目染父親一生,在他身上學到了做人要善良、實誠、大氣、大度。就是因為他具有這些品質,一生獲得了很多榮譽,陜西省勞動模范、陜西省先進教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等,人大代表、黨代表的證就一堆。學校經費緊張、校舍破舊,他就另辟蹊徑,帶領學生們勤工儉學,利用學校閑置的地栽十幾畝地蘋果樹。幾年時間,學校舊貌換新顏,拆除瓦房蓋樓房,他把一個鎮上的中學打造成陜西省第一批文明校園。由于他治校有方,周邊四個鄉鎮的孩子都慕名來上學,有很多家庭一家三代都是父親的學生。他的先進事跡在《光明日報》《陜西日報》等媒體報道,他的這些榮譽是他一生的人生價值體現,父親去世前把這些證書都交給我來保管。我知道這不是讓我保管這是把他的教育夢想交給我。
2013年1月2日父親去世,我瞬間覺得我的天塌了,我始終從悲痛中走不出來。2013年8月30日我母親也因突發疾病去世。八個月我們失去了父親雙親。那是我人生中最難熬的日子,每天我都盼著晚上睡覺,只有晚上在夢里能和他們見面。我一直在想我該怎樣生活下去,抬頭看見父母的遺像,看著父親的那些榮譽證書,感覺他們就看著我。
薪火相傳一定是父親想看到。告誡自己努力工作吧,繼承父親的教育夢想。后來我每次在工作上有成績獲得榮譽我都會夢見父母。10年來沒勇氣提筆寫父親,那是因為他的一生值得寫的太多,讓我無從下手。如果說是執著成就了今天的我,不如說是我心中的大先生成就了我。
爸,教師節快樂!
作者:陳阿莉,中共黨員,中小學高級教師,現任長安區第一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先后獲得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優秀德育工作者、陜西省特級教師、陜西省教學名師、陜西省首批學科帶頭人、陜西省小學語文教學能手。陜西省督導評估專家、陜西省首批師德報告團成員、省市“名師大篷車”專家、陜西省中小學教師培訓專家庫成員、2017年中央電視臺“最美教師”入選人、陜西省陳阿莉小學語文名師工作室主持人、西安市專家型教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