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建立健全教育保障體系”的指導方針與政策要求,主動適應信息技術對職業教育發展的“革命性影響”,2010年底,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以承擔教育部《中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行動計劃》16項重大專項課題為契機,系統深入研究中職教育的質量觀與質量保障體系,研究并確定在全省逐步確立中職學業水平考試制度。

2012年,江蘇省頒布的《省政府辦公廳轉發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提高職業教育教學質量意見的通知》(蘇政辦發〔2012〕194號)中正式提出了“建立中等職業學校學業水平測試制度……實現全省中等職業學校學業水平統一測試”的總體要求。同年,江蘇省教育廳專門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提高職業教育教學質量意見的通知》文件,提出了“建立中等職業學校學業水平測試制度。制定中等職業學校學業水平測試辦法,測試課目包括公共基礎課程、專業理論課程和專業技能課程。到2015年,實現全省中等職業學校學業水平統一測試”的工作要求,這項政策為進一步促進教育教學改革,形成與職業教育配套的學生考核評價與教師教學質量評價指明了方向。

一、基本做法與經驗

1.做好規劃設計

(1)總體目標

一是客觀檢評職業學校學生在公共基礎知識、專業基礎理論、專業基本技能三個方面的學業水平,為升學、就業提供客觀依據;二是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可作為評價學校以及教師教學質量的參考,職業學校可將學業水平測試成績應用于教學診斷與改進等教學管理與評價工作;三是學業水平考試成績作為高職(專科)院校注冊入學的重要依據,專業基本技能考試成績作為高等院校對口單獨招生的技能考試成績。

(2)分段推進

2012年《關于進一步提高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意見》提出了“制定中等職業學校學業水平測試辦法,到2015年,實現全省中等職業學校學業水平統一測試”的初級階段目標。2014年《省政府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中提出了“構建職業教育質量監測、評價和保障體系。建立完善全省統一的中職學業水平測試制度、技能抽測制度、教學工作合格評估制度”的制度建設目標。2016年《關于建立職業學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意見》提出“全面實施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學業水平考試制度。建立校、市、省三級學業水平分析體系,充分發揮學業水平考試對職業學校教學質量的基礎性監測和評價功能”的質量閉環要求。2020年《江蘇省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行動計劃2020—2022年》提出健全職業教育考試制度。建立健全“職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質+職業技能”招生考試辦法,實行“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考試招生方式,推動“職教高考”成為高職院校招生主渠道,逐步實現中職學考與“職教高考”接軌。

2.建立運行機制

省政府的政策引導、教育行政部門的方案策劃、教科研部門的標準研究與制定、強有力的組織分工保障,構成了江蘇中職學業水平考試的運行機制。在實施層面上,省教育廳先后頒發了《關于建立江蘇省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學業水平測試制度的意見(試行)》(蘇教職〔2014〕36號)、《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完善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學業水平考試制度的意見》(蘇教職〔2018〕9號),以文件的形式,明確了學測的基本原則、測試的范圍、測試的內容形式及時間、測試的組織管理、成績評定與應用、學測經費安排等內容,明確了教育行政、考試、教研等部門在學測工作中的分工。

3.創新評價模式

基于全省職業學校區域分布較廣、專業門類眾多、課程設置多樣、教學要求復雜的實際情況,很難實現細分到所有專業、課程(科目)考試,為有效解決這個方面的問題,創新構建了按專業分類、理論與技能并重、以核心課程與專業通用技能為考核內容的“知識+技能”考核評價模式,即一是將全省150多個專業規劃為44個專業大類,然后按照制定的專業理論綜合考試大綱,組織全省統一考試,突出專業理論知識的系統性和綜合性;二是突出職業教育重實踐、重技能的特征,將原來用職業資格證書(執業資格證書)考核代替專業技能考試的做法改成按44個大類、在現代化技能實訓基地學校建設的標準化考點中進行全省統一考試。三是建成能夠容納全省學生進行技能考試的標準化考點,并且能夠滿足對口單招技能考試需求,實現技能考試成績“一考兩用”。

4.研發考試標準

省教育行政部門高度重視標準建設工作,針對學業水平測試工作,在專業類指導性人才培養方案、公共基礎課程標準、專業核心課程標準、專業技能教學標準、考試大綱、題庫建設、技能考試標準化考點建設等方面形成建立了完整的標準建設制度體系,構建了標準引領的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學業水平考試機制。自2014年起,針對學業水平測試工作,先后4輪開發了150個主干專業(群)指導性人才培養方案、845門專業核心課程標準、72個技能教學標準、171門(類)學業水平考試考綱等各類教學指導文件,為全省中等職業學校教學工作提供了系統性指引和堅實的標準支持,形成了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成果。圍繞上述標準,建立統一的考試大綱與題庫,成立江蘇省中等職業學校學業水平考試題庫開發工作組,基礎課程和各專業課程學業水平考試研究組,依據考試大綱撰寫試題,建立各個科目考試題庫。

5.突出改進功能

高度重視學業水平考試質量分析,建立有效的考核質量監督與反饋途徑,依據考試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客觀反映各專業、學科的考試情況,總結成功經驗,并對考試中暴露的突出問題、重點問題進行專項研究,提出改進的措施與建議,形成了“螺旋上升、迭代遞進、逐步完善”的學業水平測試良性工作機制。成立了學業水平考試研究分析工作組,結合《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完善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學業水平考試制度的意見》的具體要求,每年定期形成了所有考試科目的研究報告,向各地區、學校進行系統反饋,發揮評價的診斷與促進功能。

二、時代意義與影響

江蘇省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學業水平測試工作歷經十多年的探索,形成了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的“江蘇經驗”特征,在全國職業教育改革中是首創,具有較大的示范輻射引領借鑒作用。

實現了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學生、專業、課程水平檢驗的“四覆蓋”。江蘇省職業教育辦學層次、辦學類型是多樣的,中等職業教育不同專業的培養目標以及開設課程存在差異。為體現學業水平考試的基礎性、普適性,實現全覆蓋,設計了“四門公共基礎課程+專業基礎理論綜合+專業基本技能”的考核課程體系。依托現代化實訓基地建設技能考試考點,對原有設備按照標準化考點要求進行信息化升級改造,使之能夠同時滿足三年制中職和五年制高職的技能訓練及技能考試要求。中等職業學校學業水平測試覆蓋了全省所有學校、所有專業、所有學生以及開設的公共基礎課程與專業基礎、核心、技能課程,全方位地檢驗了全省中等職業教育的教學質量。

創新了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歸類檢評”考核機制。針對全省中等職業學校開設的專業門類眾多、專業課程復雜、專業理論和技能考試測試環境要求較高等情況,在考試組織實施時很難滿足要求。為此,省教育部門組織專家多次研討、論證,建立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歸類檢評”考核機制,確立了依據培養目標相近、專業基礎理論和專業基本技能相通的原則進行分類,對全省150多個專業劃分成44個考試類,按照專業大類遴選出相同或相近的專業理論、核心、技能課程制定考核標準,統籌教學要求,實施歸類學業水平測試。

構建了全省中等職業教育“標準引領”的質量檢測體系。圍繞全省的學業水平測試工作,省教育廳組織專家團隊,針對試點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確定了“標準引領”的職業教育質量檢測思路,從專業類指導性人才培養方案著手,開發研制了教學標準、課程標準、考試大綱、題庫建設、技能考試考點標準等全方位的“標準體系”,構建了標準引領的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學業水平考試機制,有力地推動了學業水平測試工作高質量發展。這在全國是一個首創,形成了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的“江蘇經驗”。

探索了現代職教體系銜接的“理論技能一體”的評價機制。職業教育正在實施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和即將推行的職教高考,在轉段環節方面需要一個科學的學業水平評價方式,而學業水平測試工作起到了“先行先試”的作用,可以作為學生報名參加對口單招考試和現代職教體系試點項目(如“3+3”“3+4”)轉段升學的依據,是對中職畢業生的學歷檢測。學業水平測試成績可以作為中職畢業生向高職院校申請免試注冊入學的依據,高職院校根據學生學考成績決定是否接受學生的入學申請,彌補了中職畢業生升入高職院校入學考試的欠缺,并承擔學歷檢測的部分功能,可以說是現代職教體系銜接環節中較為科學合理的“理論技能一體”的評價機制。

作者單位: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 江蘇省徐州市教育科學院 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徐州財經分院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