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業水平考試是教育質量監測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課程實施的必然要求。從20世紀90年代的“畢業會考制度”到現在的“學業水平考試制度”,普通高中學生學業質量監測機制建立已經有了三十多年歷史。作為同屬高中階段教育的中等職業教育的學業質量監測機制一直沒有得到系統建立。2019年,《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中等職業學校公共基礎課程方案〉的通知》中要求,“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可依據本方案建立公共基礎課程教學質量監測體系,實施學業水平考試,提高中等職業學校公共基礎課程管理水平和教學質量。”這是國家層面首次單獨針對中等職業學校的學業水平考試提出的要求。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強調“嚴格學業標準。完善各級各類學校學生學業要求,嚴把出口關”。同年,《教育部等九部門〈關于印發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的通知》進一步明確要求“支持有條件的省份建立中職學生學業水平測試制度”。當前,探討中等職業學校學業水平考試的價值功用十分有必要。

關于學業水平考試的價值功用,我們可以從國家有關文件中得到啟示。1990年原國家教委發布的《關于在普通高中實行畢業會考制度的意見》中規定, “高中畢業會考是提高教學質量、引導中學教學的措施,是檢查、評價普通高中教學質量的一種手段,是考核普通高中學生文化課學習是否達到必修課程教學大綱規定基本要求的重要手段,也是取得普通高中畢業證書的必要條件。”2014年9月發布的《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規定,“學業水平考試主要檢驗學生學習程度,是學生畢業和升學的重要依據。考試范圍覆蓋國家規定的所有學習科目,引導學生認真學習每門課程,避免嚴重偏科。”同年12月教育部發布的《關于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實施意見》進一步闡釋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是保障教育教學質量的一項重要制度”。對比1990年文件和2014年文件,可以發現學考與會考一樣,都承擔著衡量學生達到國家規定學習要求的程度、保障教育教學質量、高中學生畢業依據3項功用,除此之外,學考還承擔著促進高中與高校人才培養有效銜接的功用,是學生升學的重要依據。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確立了學業水平考試的“合格考試”和“選擇性考試”兩大功用。

綜上所述,學業水平考試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推進新課程實施、引領教學改革、保障教育質量、促進中高職教育銜接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價值功用。可以說,學業水平考試能否順利實施,直接關系著本輪新課程實施、教育高質量發展乃至整個教育綜合改革的成功與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陜西省渭南市自2020年開始在市域內開展中等職業學校質量檢測工作,實踐驗證了中等職業學校實施學業水平考試的價值功用。突出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1.通過學業水平考試引領教師深耕課程標準,落實“立德樹人、德技并修”的職業教育目標要求。中等職業教育是職業教育體系中的基礎教育,絕大多數學生將有機會通過“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職教高考升入高等職業院校繼續深造。為此,教育部作了全面部署,2019年印發《教育部關于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中等職業學校公共基礎課程方案》,2020年頒布中等職業學校10門公共基礎課程標準。學業水平考試的性質決定了其考試內容必須與課程標準規定的內容保持一致,這種一致性必然引導學校按照課程標準規定的內容組織教學,保證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的全面落實。渭南市自2020年以來實施中等職業學校質量檢測的實踐證明,聚焦課程標準的學業水平考試必然引領教師深耕課標,按照課標要求實施教學,目標明確、方向正確,始終落實在“立德樹人、德技并修”的職業教育目標要求上。

2.通過學業水平考試落實國家專業教學標準,彰顯“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類型特色。學業水平考試是科學嚴謹的系統工程,科學制定考試方案和標準是這一系統的基礎工程。“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考試制度基于專業教學標準制定考試標準,引領學校科學制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規范落實國家專業教學標準;引領中職學校開齊開足開好公共基礎課,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文化素質基礎;引領中職學校重視職業技能學習,職業教育的本質特征是職業技能的系統化學習,中等職業教育是職業教育體系中的基礎教育,這種基礎性主要體現為職業技能自身系統的基礎性學習,該學習將為學生的職業發展奠定良好的職業素質基礎。“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考試制度會從根本上解決一直以來困擾中職學校或“重文輕技”或“重技輕文”的教學問題,既有助于夯實中等職業教育的高中段基礎教育地位,又將促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辦學模式落地、“理實一體化”“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實施,還將促進中國式現代學徒制、“1+X”證書等制度的全面實施。渭南市實踐證明,“文化素質+職業技能”學業水平考試發揮了保障職業教育教學質量、彰顯職業教育類型特色的重要價值功用。

3.通過學業水平考試系統性建立職教高考制度,助推中高職有效銜接。通過學業水平考試建立質量監控機制,綜合分析學生學業水平考試情況,可以反映出中職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從而發揮對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管理和監控作用。對學業水平考試大數據結果的運用、分析及解釋,可以為中職學校教育質量監測提供科學依據,每年度的動態監控,可以及時反饋信息,矯正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學業水平考試還可以實現長期的、橫向比較與縱向比較相結合的質量監控,為展開深層次、多角度的教育增值問題研究提供數據信息,學生成績是對教師、學校和相關教育部門進行質量問責的重要依據,能夠不斷倒逼教師和學校提升教學能力和教學質量,從而達到保障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學業水平考試成績是學生學業情況的反映,具有“合格考試”和“選擇性考試”兩大功用,該成績不僅用來認定學生是否能順利畢業,還是學生升學的依據。學業水平考試的順利實施將會在有效提升中職學校培養質量的同時,系統性建立職教高考制度,規范高職院校招生工作,助推中高職有效銜接。

4.通過學業水平考試重塑考試價值觀,切實落實核心素養教育觀,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學業水平考試是著眼于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制度,教育者必須樹立“考試是為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考試價值觀。學業水平考試是一種標準化的測驗,其最基本的功能是檢測學生各門學科是否達到學業標準、各項技能是否達到標準要求,考量學生是否為終身學習打好文化素質基礎,是否為職業發展做好職業素質準備,促進學校和教師既關注全體學生的發展,更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全面發展,使“促進每一位學生全面發展”的核心素養教育觀落地生根。渭南市的學業質量檢測分析報告顯示,通過質量檢測,教師們普遍建立起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教學理念,在教學中注重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采取各種辦法如任務書、小組合作等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證明,相關評價制度一旦建立,教育教學改革則提綱挈領、順理成章、闊步前行。

5.通過學業水平考試激發了教師教學改革熱情,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學業水平考試不僅是一種診斷學生學業水平和學校教育質量的手段,更是通過考試目標的確立、考試內容及呈現方式的規定、考試標準的制定來引導課堂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手段轉變的有力措施。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的分析結果反饋到教育管理和教學活動中去,必然激發教師教學改革熱情,指導教師和學生有針對性地改變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渭南市教師在對學業質量檢測的分析中意識到,學生在考試中表現出的粗心大意、不會審題、不會答題是因為沒有建立起學科思維、缺乏學科核心素養,找到學生學習困難的根源之后,教師們開始主動研究課程標準,積極謀求團隊合作,教研組活動變得扎實有效,在學習和反思中,教師開始領悟學科性質、任務、核心素養、目標規定,開始認真對待課程標準所規定的教學內容結構以及學業水平要求。教師在課程標準的指引下積極改進教學,想盡各種辦法讓學生記住一些知識,學會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通過質量檢測,學校教學質量每年都有所提高。這個結果堅定了教師對自己、對學生、對職業教育的信心。

從渭南市實施學業水平監測實踐來看,無論是政策指向,還是現實需要,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學業水平考試都該提上議事日程了。

作者單位:陜西省教育科學研究院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