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旬陽市在深化教育改革的進程中落實“五育”并舉的教育思想,著力構建德智體美勞綜合考評的評價體系,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助力破除“五唯”頑疾,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

20230801182501426-20-b3405.jpg_scale.jpg

重“五育”,堅持正確辦學方向

該市充分發揮教育評價的指揮棒作用,改變過去以分數評價學校、用分數給教師學生貼標簽做法,創新德智體美勞過程性評價辦法。

完善德育評價。根據學生不同階段身心特點科學設計德育目標要求,特別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情況,建立起了分段式、多維度、綜合性德育評價體系。

20230801182458938-86-5e04b.jpg_scale.jpg

強化體育評價。建立了平時課程、體質監測情況和專項運動技能測試相結合的考核評價機制,將達到國家體育健康標準要求作為教育教學考核的重要內容,改進了中考體育測試內容、方式和積分辦法。

改進美育評價。把中小學生學習音樂、美術、書法等藝術類課程以及參與學校組織的藝術實踐活動情況納入學業要求。

加強勞動教育評價。明確了不同學段、不同年級勞動教育的目標要求,探索建立勞動清單制度,有力促進了學生勞動素養。

抓“雙減”,助力學生全面發展

該市以學生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抓“雙減”落實,有效減輕家長及學生負擔,不斷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激活教育新生態。

20230801182458201-48-450f5.jpg_scale.jpg

落實“五項管理”基本要求。印發了關于落實“五項管理”的文件,組織各校開展“五項管理”自查自糾,修改完善“五項管理”細則及實施方案,指導學校嚴格按“五項管理”要求組織實施,規范學校辦學。

夯實作業管理各項措施。指導學校健全作業管理機制、完善作業管理辦法、作業校內公示制度和作業總量及質量的跟蹤檢查制度,嚴把作業總量控制關,進一步規范作業管理,有效實現“減負提質”。

強力推進中小學課后服務。指導學校用好校內資源,發揮好鄉村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等校外活動場所在課后服務中的作用,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文體、藝術、勞動、閱讀、興趣小組及社團活動,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

20230801182502017-28-f7e46.JPG_scale.jpg

確保學生在校學足學好。指導學校完善教學管理制度,優化教學方式,強化教學管理,提升課堂教學效益,讓學生在校學足學好。要求學校開齊開足開好國家規定課程,不得隨意增減課時、提高難度、加快進度,不得違規統考、考試排名,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全面落實校外機構治理。學科類培訓機構數量由原來的39所壓減為0個,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實施分類管理,會同市場監管、行政審批、公安等部門開展常態化專項治理,全市校外機構實現依法依規規范運行。

定“尺子”,激活教育內生動力

該市深入剖析反思當前教育存在的問題和瓶頸,精簡教育教學考核評價體系,積極探尋教育目標和目標落實的具體化和可行性。

改革學校評價。堅持統籌兼顧,針對不同學段學校主體,制定不同考核內容。以年度重點工作為主線,在教育質量考核方面,突出德育、音體美、勞動、實踐等學生核心素養內容,保留需要持續推進的考核指標,精減與教育教學管理關聯度不高的項目,以建立實施“五育”并舉的考核體系為抓手,推動教育工作科學規范發展。

20230801182503399-92-0cbac.jpg_scale.jpg

改革教師評價。把師德師風作為第一標準,把認真履行教育教學職責作為評價教師的基本要求,開展了“師德引領年”活動,完善了學校管理干部選拔任用機制。市教體科技局樹立正確用人導向,在事業單位招聘、高層次人才引進、特崗招聘中破除文憑學歷至上等不合理用人觀,注重品德、能力,取消一本、985、211等相關限制,發揮用人單位主體作用,建立規范合理的人才流動、評價制度。

改革學生評價。圍繞破除“分數至上、以分數給學生貼標簽”的不科學做法,構建基于五育并舉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建立科學有效的德育評價方式方法,全面實施中小學生體藝勞科目測評制度,將終結性評價逐漸轉向過程性評價,雙評兼顧,評價結果全部納入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確保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責任編輯: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