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9日就建設教育強國進行第五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基礎教育搞得越扎實,教育強國步伐就越穩、后勁就越足”。我們將深刻領會這一戰略部署賦予教育的新任務,遵循“一統領、九聚力”教育改革發展思路,強基礎、補短板,提質量、促發展,持續抓好基礎教育工作,優化縣域教育資源布局,著力辦好更加公平而有質量的基礎教育,加快實現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的轉變,為建設教育強縣提供有力支撐。

近年來,府谷縣教體系統多措并舉,持續推動新時代教育綜合改革,從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到城鄉互助共建促進優質均衡發展,從落實“雙減”政策、豐富課后服務到強化“五項管理”為學生健康成長保駕護航,改革發展取得明顯成效。但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教育綜合改革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政府、學校、教師、家長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協同發力。

20230801173738236-96-a490e.jpg_scale.jpg

建設教育強縣,就要堅持把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作為根本保證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我們將不斷提高黨在教育工作改革發展中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的能力和定力,確保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在各學校(園)得到貫徹落實,特別是要把縣委、縣政府《關于進一步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的實施意見》等系列文件貫徹好、實施好,全力推進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等一系列改革。我們要堅持改革創新,順勢而為,推進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建立常態化、長效化機制,深化思政課改革創新,組織開展思政課教學大賽,有效實現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構建“大思政課”育人格局,全面提高思政育人的質量和水平。

建設教育強縣,就要堅持把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作為首要任務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講話精神正在全縣各學校(園)深入開展,我們要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著力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大力發展素質教育,堅持“五育并舉”,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情懷,積極探索創新人才培養,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我們要嚴格落實“雙減”政策,深入實施“三個課堂”建設,牢牢守住第一課堂“主陣地”,建設高品質、高效能、高水平的課堂;亮出第二課堂“主打牌”,不斷提升課后服務水平,形成“一校一品”特色;走出第三課堂“新路子”,充分發揮教育綜合實踐基地育人功能,助力中小學生健康成長,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建設教育強縣,就要堅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基礎教育的生命線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教育強國,基點在基礎教育。我們要以各類創建為抓手,實現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普通高中培優提質發展、職業教育融合發展的目標,讓教育改革發展成果惠及更多師生。作為教育管理者,我們要時刻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樹立科學的人才觀、成才觀、教育觀,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創新育人模式、構建豐富多元課程體系,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啟智增慧,激發學生崇尚科學、探索未知的興趣,培養學生探索性、創新性思維品質,努力培養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為建設教育強縣貢獻府谷教育力量。

20230801173737562-88-a9b45.jpg_scale.jpg

建設教育強縣,就要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最重要的基礎工作來抓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強教必先強師。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以中國式現代化為引領,打造高質量教師隊伍。我們應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放眼長遠看教育,謀劃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的策略,大力培養造就善管理、懂業務的管理隊伍,會教書、能育人的教師隊伍,敢創新、強研究的教研隊伍,講奉獻、肯吃苦的后勤隊伍,爭當府谷教育改革發展的“排頭兵”。弘揚尊師重教社會風尚,提高教師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使教師成為最受社會尊重的職業之一,讓教師安心從教、靜心從教、熱心從教。我們將實施高層次人才引進戰略,完善人才政策體系,健全人才引進機制,通過高薪聘請優秀教師、實施優秀校(園)長返聘計劃、教體系統“鵲橋計劃”等措施,多渠道、高待遇引進優秀人才,將招聘公費師范生和研究生,為我縣高中教育吸納優秀人才。積極引領、激勵、促進廣大教師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四有”好老師,深化“名校長、名教師、名班主任”等“三名+”工程建設,引導廣大教師堅守三尺講臺、潛心育人。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全面落實新時代幼兒園、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準則,嚴格落實從業禁止制度和教職員工準入查詢制度,嚴肅查處師德失范問題。

建設教育強縣,就要堅持把“引進來、走出去”作為激發辦學活力的有效途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完善教育對外開放戰略策略,統籌做好“引進來”和“走出去”兩篇大文章。從2011年起,我縣全面實施十五年免費教育,先后完成一系列高質量達標創建工作,2013年成功創建為陜西省“教育強縣”;2017年通過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驗收;2019年省政府授予府谷縣教體局“陜西省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先進集體”。我們要善于利用縣域外一流教育資源,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加快提升府谷教育影響力。府谷中學與西交大附中實施“名校+”合作辦學模式,我們將持續借鑒交大附中在教學資源、師資力量、辦學治校理念等方面的獨特優勢,通過線上、線下觀摩交流會,深化課程合作,加強教學研討,積極探索資源共享、人才共育、課題共研、特色共創等多領域、深層次合作,走出一條“校地合作”新路子,為府谷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建設教育強縣,就要堅持把數字化作為教育戰略轉型賦能的助推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育數字化是我國開辟教育發展新賽道和塑造教育發展新優勢的重要突破口。我們要深刻認識教育數字化的重要意義,準確把握推進教育數字化的重要抓手。2023年,我們把教育局長年度項目確定為“數字化助推縣域教育高質量發展”,重點推進實施,加快數字化校園建設和應用步伐,年內將完成5所學?!爸腔坌@”建設,通過將數字技術融入教學過程、教育評價、教育治理等全過程、各環節,有力構建更公平、更持續、更有后勁的教育支撐體系。

建設教育強縣,就要堅持把教育評價改革作為指引教育發展方向的指揮棒

習近平指出,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構建多元主體參與、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世界水平的教育評價體系。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展方向,事關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我縣將教育評價改革作為教育改革的“牛鼻子”工程,堅持問題導向,從群眾關切、社會關注的大校額、大班額、優質資源不均衡等問題入手,多措并舉,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針對不同學段,分類設計、穩步推進,提高教育評價的科學性、專業性、客觀性。經過8至10年的努力,學校立德樹人落實機制更加完善,引導教師潛心育人的評價制度更加健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辦法更加多元,系統內選人用人方式更加科學。

20230801173739134-90-827e1.jpg_scale.jpg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為我們在新時期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將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改革創新,統籌推進管理體制、育人方式、評價機制、教師隊伍建設等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緊跟時代步伐,大力推進數字教育,不斷提高我縣教育現代化水平。

責任編輯: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