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搬進博物館 探尋文物稅收故事
作者:肖雨 苗嘉誠 鄭唯舒
發布時間:2023-07-26 18:20:56
“同學們可能會覺得稅收離我們很遠,但其實稅收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我國稅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比如這座氣派宏偉的博物館的建設,就離不開稅收的支持。”
近日,銅川市新區稅務局開展了“銅小新”金哨子稅法課堂之“跟著文物學稅法”活動,邀請小學生走進銅川市博物館,由青年稅官擔當實踐課堂老師,通過文物聯動和趣味問答的方式,向同學們生動講述了稅收的來源、稅收發展史、惠企利民政策等內容,為他們送上一場文物、稅史與稅法的聯動教學。
博物館內,每一件文物都閃耀著它的生命軌跡,生動展示了內涵深遠的銅川歷史文化。從“煤炭”到“耀瓷”,從“車船文物”到“紅色歷史”,同學們徜徉于悠久的銅川發展史,驚嘆于埋藏其中的稅收知識。
“銅川煤炭縱橫百里,而收煤稅始于宋朝,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結合銅川煤炭發展過程及相關古今稅收史,青年稅官帶領同學們領略了帶有濃厚銅川特色的煤炭稅收歷程,細致講解了煤炭的所屬稅種和我國現行稅種相關知識。
“耀州窯是我國北方八大民窯之一,透過精美的陶瓷藝術作品,可以望見耀州窯歷史千年不熄的爐火。瓷器在生產交易時需要繳納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城市維護建設稅等,近年來,國家大力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出臺了很多稅收優惠政策,新區稅務局及時給企業送上稅惠政策提醒單,這些稅惠紅包助力企業將耀州瓷繼續傳承、繼續發揚,為企業深耕非物質文化遺產注入力量。”耀瓷展廳中老師的生動講解,讓每一個銅川娃娃倍感驕傲。
來源:三秦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