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介紹了陜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市政工程綜合實訓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思路、理論研究和實踐工作,以及所取得的成效,具體分析了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詳細研究了課程思政的內涵與本質、實訓類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教學實施及效果評價方法等,以期為提高高職教育教學質量提供參考。

[關鍵詞]市政工程綜合實訓  課程思政  教學改革

課題:陜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2021年度校級教研教改項目“思政課程”、“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專項課題《市政工程綜合實訓“課程思政”示范課程研究與實踐》(課題編號:XKS2108)。


市政工程綜合實訓是高職市政工程技術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是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的核心內容,對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和職業素養養成起著主要支撐作用。按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該課程幾乎涉及本專業所有的基礎領域、核心領域和拓展領域,要求應用各領域所學習的單項知識和技能,完成以實際工作任務為原材編制的教學項目,以達到培養學生綜合專業能力及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目標。

早期,受教學條件及專業特點(如市政工程規模較大、無法校內模擬、不可重復等)的限制,該課程教學內容相對單一和枯燥,只能做一些簡單的書面任務,學生學習積極性相對低下,學習潛力得不到充分挖掘,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才培養質量。然而隨著項目教學法、多媒體技術、信息化教學、虛擬仿真(VR)、增強現實(AR)及混合現實(MR)等諸多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應用,將大型工程現場“搬至”室內成為可能,市政工程綜合實訓課程的內容和形式也越來越豐富多彩,相同的教學時數可以實現更多的知識、技能乃至素質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和職業素養養成均得到較大提高。

當前,我國物質文明建設已取得巨大成就,精神文明建設被日益提上日程。2004年以來,國家先后出臺了多個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特別是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黨和國家對新一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和德育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怎樣利用好課堂,在對學生進行職業能力培養和職業素養養成的同時,做好思政教育工作,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成為當下高職教學中應重點解決的問題。

市政工程綜合實訓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工作思路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課程思政的系列講話,在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時,也為高校“撥云見日”,指出了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路和方法。陜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市政工程綜合實訓課程教學團隊在全面落實課程思政教學的要求中,按照圖1所示思路進行了該課程的思政教學研究與實踐。

20230725110131583-79-b33bf.jpg

教學團隊認真學習關于課程思政的相關文件,借鑒既有的研究成果,深入研究課程思政的本質和內涵,同時,還對企業和同類院校課程教學進行了調研,分析當前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結合課程特點與行業特色充分挖掘課程思政元素,通過精心設計的教學方案,將各元素融入日常教學中,以解決教學中的問題。在上述理論研究成果的指導下,學校對教學團隊進行課程思政教學能力培訓,修訂原有的課程標準,基于課程思政重新設計教學計劃、編寫標準化教案,在授課過程中進行思政育人實踐。最后通過診斷進一步優化教學設計,形成成熟、完善的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協同育人的教學方案。

市政工程綜合實訓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具體研究工作

1.課程思政的本質及內涵

課程思政的本質是立德樹人,它是立德樹人教育理念在非思政課程教學中的具體表現,不僅僅是對教育對象進行德育教育,更對教師的愛國情懷、法制道德、職業操守等提出更高要求。因此,課程思政不應該是教師在課堂上的臨時講述,必須是教師思想道德情操的自然流露,所謂“心中有大愛,處處是思政”,最好的思政教育形式就是給學生樹立典范。

理解了這一點,就不該把課程思政拘泥于特定人群、特定場所和形式。只要在合適的場所,應用合適的手段,對合適的人進行愛國情操、價值觀、法制道德觀念、匠心精神等培育,都能夠起到積極向上的引導作用,都可看作是思政教育,而把這種思政教育意識和習慣自然而然地帶進非思政課程的課堂就是課程思政。課程思政不是給學生做樣子,要求教師日常的言行應高度一致。只有這樣,才能對學生起到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價值引領。

2.市政工程綜合實訓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近些年,新技術和新教學手段已廣泛應用于市政工程行業和專業教學領域,市政工程綜合實訓課程的教學效果得到了極大改善。但與其他專業課程一樣,該課程教學仍然存在學生思想認識不足、學習主動性不高;教師備課不夠認真、細致,教學效率不高;畢業生職業素養達不到企業不斷提高的要求等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充分表明了在課程教學中開展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3.市政工程綜合實訓課程的特點及其思政元素發掘

根據課程特點,把教學內容與行業背景結合起來,尋找亮點,發掘思政元素并總結規律是工程實訓類課程進行課程思政的有效途徑。大量且豐富的思政元素是高效率進行課程思政的前提和保證。就課程思政方面而言,市政工程綜合實訓課程具有以下特點和優勢。

(1)與行業聯系緊密

市政工程綜合實訓課程培養目標明確對接市政工程行業相關崗位的實際工作任務,人才所需掌握的知識、技能和素質要求,與行業前沿聯系密切。利用這一特點,可以從本行業所取得的歷史成就,以及近代與西方的差距方面挖掘思政元素,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歷史責任感。從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黨和人民的艱苦奮斗,我國的經濟建設取得了很大成就,可以此培養學生理解黨、熱愛黨、熱愛祖國的黨國情懷;用一些典型的工程事故責任,從正反兩面的實例告訴學生安全責任意識的重要性;從工程建設各崗位職責分工方面出發,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用先進個人先進事跡,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從我國市政行業技術革新方面,培養學生勇于創新的探索精神。有的教師認為專業課程不好挖掘思政元素,其實只要“心中有思政,處處是題材”。

(2)操作性、實踐性強

因實訓類課程具有“操作性、實踐性強”的特點,使得許多教師認為實踐課程無法進行思政教育,這是一個很大的誤會。實訓類課程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但并不排斥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專業基礎知識和理論。相反,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懂理論、熟操作,還必須在實操教學過程中恰當地穿插理論知識和思政引導。特別是在實操前,若以思政元素進行專業知識引導,能夠激發學生的操作興趣和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另外,操作過程中所應具備的嚴肅認真、一絲不茍、標準規范等工匠精神,本身就是一種思政教育。

4.市政工程綜合實訓課程思政實施方案研究

如何將課程思政元素與課程教學內容有效結合是一種技巧,也是一種藝術。課程思政并不是要“喧賓奪主”,把所有課程都變成思政課程,而是要在保證原有課程教學內容的前提下,巧妙地、潤物無聲地、潛移默化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教師可將課程專業教學內容逐一分解,根據不同的契合程度,與思政元素建立對應關系,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詳細的教學過程設計。契合度不高的,絕不生拉硬套,避免出現“為了思政而思政”的情況,使學生感到突兀而影響思政教學效果。

例如,教師把市政工程綜合實訓課程三個技能教學單元的課堂教學組織分別劃分為知識引導、示范演示、指導練習三個環節。根據三個教學環節的特點合理地融入思政教育,做到時時處處有思政。

5.市政工程綜合實訓課程思政效果評價體系研究

課程思政不能流于形式,取得實際教學效果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育人目的的保證。良好的教學評價體系不但是衡量教學方法和措施是否有效的標尺,更是對教師改進教學方法的一種激勵和鞭策。市政工程綜合實訓課程思政教學應圍繞思政教學目標建立多方位的綜合評價機制。課程考核總評成績由技能考核成績和素質考核成績兩部分組成,按一定的權重求和而得。技能考核由過程考核和成果考核按一定權重求和計算;素質考核分課堂和課外兩個方面。如圖2所示。

20230725110131606-25-f9f57.jpg

市政工程綜合實訓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實踐工作

1.建設具有課程思政教學能力的高水平教學團隊

具有高水平課程思政教學能力的教學團隊是落實課程思政的首要準備。陜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的市政工程綜合實訓課程教學團隊由1名教授、2名副教授、2名講師、2名助教組成,職稱結構合理。教學團隊多次組織成員進行課程思政教學能力理論培訓和實踐活動,鼓勵教師參加學校及省教育廳的課程思政大練兵教學競賽活動,不斷提高教師對課程思政的領會與理解能力,提升團隊整體的課程思政教學能力。

2.修訂課程標準

為了更好地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學校主動對接與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行業一線技術崗位相關的實際工作任務,結合課程思政有關要求,對原市政工程綜合實訓課程標準進行修訂。在新課標中,明確了課程專業教學目標與思政教育目標,指明思政元素與專業知識點之間的切入點,給出開展教學組織的相應建議,并在課程教學效果評價中體現課程思政效果評價。

3.編寫基于課程思政的市政工程綜合實訓課程標準化教案

學校組織教師在新課程標準基礎上進行詳細的課程專業教學與思政教學設計,如明確每一次授課的專業教學目標和思政教學目標、編制融入思政教育的課堂組織實施方案、編寫相應的標準化教案等。

4.建立市政工程綜合實訓課程思政教學診斷改進制度

在具體落實課程思政教學任務的過程中,教師要提前熟悉并演練教學內容和思政內容,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在教學環節中靈活地穿插思政教育元素。課堂教學結束后,根據課堂教學效果及課后反饋總結思政教育經驗,詳細記錄其他師生給出的意見和建議。全部授課任務結束后,教學團隊及時開展課程思政教學經驗總結研討會,對現有教學方案進行修訂。

基于課程思政的市政工程綜合實訓課程教學總體設計

1.教學過程

陜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市政工程綜合實訓分市政工程BIM設計、市政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和市政工程BIM算量三個階段,歷時三周共90個學時,三個階段既獨立又相互關聯。具體操作為: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選題材,設計一個小型的市政工程,如城市道路、城市管線、城市橋梁、城市綜合管廊等,并對其進行BIM建模;然后,就其設計的工程編制施工設計文件(施工方案);最后,使用BIM軟件進行算量。為了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整個任務一般是以3~4人為一組,以組為單位完成。

2.教學目標

市政工程綜合實訓課程教學的知識目標主要是讓學生熟悉市政工程基礎知識,掌握市政工程基本類型和構造,以及市政工程設計、施工和維管的基本常識和方法。技能目標是:能進行簡單的市政工程設計并嘗試BIM建模;能編制簡單的市政工程施工方案;會編制市政工程工程量清單并進行報價。素質目標主要有:讓學生養成嚴肅認真、吃苦耐勞、團結協作的良好品質;具備實事求是、勤于思考、開拓創新的科學精神;具有愛崗敬業、積極上進和嚴謹細致的工作態度;誠實守信,能夠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和工作紀律;具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思想政治教育目標主要是: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進一步養成愛黨、愛國、愛人民的思想情懷;具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堅守職業道德和匠心精神。

許多教師不能正確地把素質目標和思政目標區分開來。素質目標主要指與職業要求有關的基本心理素質,是一種職業素養;而思政目標主要是對學生思想情懷、人生價值觀等方面的觀點或者心理傾向進行引導。二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有些教育目標既是思政目標,也是素質目標。

3.思政教育與專業培養的具體融合

市政工程綜合實訓課程教學與思政育人目標的具體融合,見表1。

20230725110131615-80-2d2be.jpg

4.基于課程思政的教學考核

在基于課程思政的教學考核中,成果考核一般一個階段考核一次。由各小組選派代表介紹、展示本組成果,其余各組選出代表對該成果進行評價并打分,然后由教師點評打分,最后將各評分按一定權重求和得出成果考核成績。

取得的成效分析

陜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在市政18級的市政工程綜合實訓課程教學中進行了課程思政教學實踐,與市政17級進行對比分析,發現比較明顯的變化主要有以下方面:

1.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積極性大大提高

主要表現在學生完成實訓任務的主動性和與教師交流的頻次方面。實訓任務發布后,學生主動在電腦上按教師的要求進行設計建模,并積極探索更多更深的軟件功能和設計效果,形成了一種競賽性的學習氛圍,學生主動與周圍同學比速度、比效果。

2.學生的實訓成績明顯提高

實訓結束后,將18級實訓總評成績與17級的實訓總評成績進行對比分析,優良率明顯提高。

20230725110131613-33-7df3f.jpg

3.獲用人單位好評

在對17、18兩級學生的企業調研中,企業從畢業生的技能水平和基本素質等方面充分肯定了18級學生的進步和提高。

20230725110131612-14-8ef5d.jpg

結  語

課程組對該課程的教學方案進行了認真的總結和分析,認為該方案能夠較好地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適應現代企業對畢業生不斷提高的能力和素質要求。但是,課程思政是隨著理論研究和教學實踐的深入而不斷螺旋式上升的,對此,市政工程綜合實訓課程思政教學改革也必須在反復實踐中不斷探索改進。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8.

[2]彭麗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及其構建路徑研究[D].西安:長安大學,2019:7.

[3]蔡斌.課程思政理念下高職院校“工程測量實訓”教學的改革與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20,(33):377-378.

[4]韓飛.高校“課程思政”教育理念的科學定位[J].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20(3):24-28

[5]姚妍,顧建中,胡蘭娣,等.課程思政背景下園林綜合實訓課程的教學探索與實踐[J].安徽農業科學,2021,49(6):264-267.

[6]周俊波,郝興安,王艷華.“機械工程實訓”課程思政教學實踐[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21(9):21-22.

(寸江峰、王淑紅:陜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