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擅長做工作,不擅長說工作。”面對采訪,嵯峨中學的岳健老師有些許緊張,眉骨下方滲出微微細汗,眼神卻清澈明亮,似乎訴說著什么。

20230720093746332-4-97a77.jpg

嵯峨中學建校已近50年,是一所農村寄宿制學校。“當時學校僅有150多名學生。‘減少生源流失’是學校要啃的第一塊‘硬骨頭’。”校長李芬蘭回憶道,“學校要想留住學生、吸引學生,教學質量是關鍵。”幾經研討后,學校以“質量立校”為宗旨,積極組織教研交流活動,爭取社會各方資源,完善學校基礎設施,致力于將嵯峨中學打造為優質鄉村學校。

心與心的溝通

為了讓鄉村學生“留”在學校,岳健選擇從“心”出發。“很多鄉村孩子因父母常年在外工作,導致安全感缺失,要想孩子們對學校有歸屬感,對教師有認同感,建立信任是關鍵。” 

“打電話,不接就一家一家上門去溝通。”提及初與學生打交道的日子,岳健笑著說。

執教二十年,岳健幾乎一直住在學校。每天6:20,鬧鐘準時響起,簡單洗漱后,岳健便第一個踏進教學樓,拄著拐杖,走過每一間教室,檢查教學用品、排除安全隱患、引導到校學生……

“晚自習下課后,拿著暖瓶打開水的同學特別多,岳老師經常帶我們去他宿舍,燒開水給我們提回去。”“岳老師有空就會來宿舍跟我們聊學業,話家常,我們的家里人他都很熟悉,比起老師他更像是家人。”“每天晚上下課后,岳老師還會帶我們去操場運動,跟我們一起打乒乓球,陪我們跑步。”學生們你一句我一句,訴說著與岳老師的點滴。雁過尚且留痕,被溫暖過的心又怎會忘記?

執教第5年時,岳健發現班上的學生小雷總是郁郁寡歡,對學習也提不起興趣,之后岳健便積極與他溝通,“無論是操場上還是食堂里,只要有機會,我便與他搭話。”慢慢地,小雷敞開心扉。由于母親過早離世,他對生活一直抱有悲觀態度,不明白學習的意義究竟是什么。“我們都會遇到不公平或者挫折,對于現在的你而言,只有潛心學習,不斷提升自我,才有更多的機會去選擇未來的生活,無論以后做什么工作,你總該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看著岳健的灼灼目光,小雷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隨后,岳健發現小雷上課積極了,性格也開朗了。即使已在外工作多年,他仍然與岳健保持著聯絡,從未忘記當時的諄諄教誨。

堅守教學根本

如何將課本知識更好地傳授給學生是岳健從初為人師起就一直思考的問題。2002年學校開始實施“新課改”,核心思想是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注重師生的雙邊活動。岳健因此受益,開啟了他的成長之路。

教師的成長離不開學校的支持。自2003年起,岳健每學期都會參加三原縣教研室組織的“教學交流研討”活動,在聽課、評課的過程中岳健對學科教學有了全新的認識:“我開始逐步嘗試在課堂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與我互動,效果還不錯,于是寫了我的第一篇論文《淺議歷史課堂組織活動所產生的素質效應》,沒想到還獲獎了。”隨后,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推薦下,岳健參加了三原片區的教學大賽,2007年被推薦到縣里的學校講課,“我現在還記得在龍橋中學講的《和同為一家》這節課,感覺備受鼓舞。”2010年,岳健參加了咸陽市組織的“暑期多媒體課件培訓”,那時正值酷夏,“雖然辛苦,但是對我幫助非常大,之后無論是課件制作還是微課制作、視頻剪輯等,我都得心應手,還有幸講授了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示范課。”

“分數重要嗎?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成為能夠獨立思考的人。”在岳健看來,教學不能急功近利,一味追求分數,“將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作為教學根本雖然一時很難出‘高分’,但等學生們到了初二下學期或初三上學期,‘成績’自然會顯現。”他也常對學生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希望學生腳踏實地,目標明確,堅定向前。

“岳健有著獨特的教育敏感力,他一直堅守著教學的根本,這也讓我們——有共同追求的鄉村教師們堅定了信念。” 同事劉粉說道。

讓課堂活起來

“岳老師在課堂上像是一個演員,會不時穿插一些英語段子,特別幽默有趣,讓我們感覺很放松、自在。”“岳老師的課堂很有吸引力,在講歷史人物和事件的時候,常常會讓我們自己去作評價,這鍛煉了我們獨立思考的能力,也提升了我們的價值判斷能力。”提起岳健的課堂,學生們贊不絕口。

岳健對教學有著自己的堅持:“歷史學科不能只關注知識點的記憶,要讓學生學會用大歷史觀看世界。學習歷史首先要置身于歷史中。”講授課堂內容前,岳健會給學生五分鐘的時間,讓學生獨立思考并梳理本節課的知識點。“這個過程如同整理書桌,學生會把知識點擺放在合理的位置,在學生的思維基礎上進行講解,能有效增強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授課過程中,岳健注重課外延伸和歷史觀照。“歷史是鮮活的,不應局限于枯燥的知識點,而要把有血有肉的歷史人物,有理有據的歷史事件囊括在教學中;更不應以現在的眼光去評判歷史,而要堅持大歷史觀,引導學生以史為鏡,以古觀今。”課后,岳健會與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交流,查看課堂練習、聊聊疑點難點,根據反饋及時調整教案,讓學生能真正學有所得。岳健認為:“教育要看長遠不能看一時,課堂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20230720093724313-95-2de0b.jpg

對于嵯峨中學的現狀,岳健很是感慨:“如今在校學生有472人,其中有不少在縣上上過小學的孩子,‘逆流而下’來到我們這里上初中,實踐證明,我們的教育理念是有效的!”對于未來,他說:“我們的目的就是把‘良心活’做好。”

2021年,岳健被授予“三原縣最美鄉村教師”稱號,2022年被授予“陜西省師德標兵”稱號。從教二十載,他從一名普通教師成長為學校的中堅骨干,從專注課堂教學到承擔教務管理,面對未知的挑戰,他波瀾不驚,只是微笑道一句:“工作來了,做便是了。”

夜色漸濃,聲響漸微,在青山之間,有一盞燈仍然亮著,岳健正在翻看季羨林的《心安即是歸處》,里面寫道:“如果人生真的有意義與價值的話,其意義與價值就在于對人類發展的承上啟下、承前啟后的責任感。”他的拐杖靜靜靠在墻角,等待著天明……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