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有學上”到“學好上、上好學、學得好”,從“全面普及”“基本均衡”到“優質均衡”,是黨中央、國務院對義務教育發展的總體要求,也是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近年來,眉縣按照陜西省和寶雞市教育工作部署安排,聚焦“優質均衡”與“高質量發展”兩大主題,著力通過“四個提升”,不斷深化教育改革,優化資源配置,強化教育管理,細化工作要求,全力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體制機制保障再提升,力促創建進度。眉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教育工作,縣上主要領導多次強調,要把義務教育作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整合各方力量,統籌務實舉措,加快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創建工作。健全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組織領導體系,制定《眉縣創建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工作實施意見》,組織召開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啟動會、推進會,對創建工作進行全面部署安排,明晰工作短板,明確工作要求,形成了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部門各負其責、學校全面落實的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體制機制。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工作調度制度、督導考核制度,壓緊壓實各成員單位、學校工作職責,確保創建工作部署要求落地落實。今年以來,先后組織召開工作協調會2次,開展督導檢查3次,推進整改涉及辦學條件、教師隊伍等方面的問題20個。

教育資源供給再提升,力促教育公平。走進眉縣霸王河小學,一棟“回”字型的教學樓拔地而起,寬闊的操場、明亮的教室以及智能化的教學設備一應俱全,充滿現代化氣息的校園讓人眼前一亮,這是眉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政府保障和資源配置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眉縣先后投資4億元完成中小學校新建、改擴建項目18個,依托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學校達標監測實施校園修繕、部室改造、文化提升項目25個,穩妥撤并小規模學校9所,教育布局更趨合理,辦學條件顯著改善,城鄉差距逐步縮小,教育承載能力大幅提升。2023年至2025年,計劃投資3.45億元,在縣城區新建小學3所、初中1所,撤并小規模學校7所,目前第六小學、第三中學新建項目已全面啟動。

教師隊伍水平再提升,力促師資均衡。眉縣始終將打造和培養一支“四有”教師隊伍作為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前提保障和目標追求。健全完善教師招聘制度和高層次人才引進機制,通過多種形式吸納優秀人才來眉從教,著力緩解體音美等學科教師數量短缺問題,2021年以來,招錄及選調回眉中小學教師245名,引進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人才3人,并優先保障義務教育學校師資配備。建立健全“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不低于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長效聯動機制,先后落實了教師增量績效、13個月工資、班主任津貼、鄉村教師生活補助等政策,城鄉義務教育教師待遇保障得到進一步提升。積極推進“縣管校聘”教師管理制度改革,大力實施“三名+”工程,全面加強教師培養培訓,推動師資均衡配置、合理流動,教師隊伍呈現梯隊化良性發展。2023年,獲評省級教學能手7人、市級教學能手24人、市級學科帶頭人6人,專業骨干教師隊伍逐步壯大。

立德樹人成效再提升,力促五育并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清晨的校園,“橫渠四句”的誦讀聲不絕于耳,浸潤心田,張載的“四為”思想已深深的根植于學生的內心。在全面提升辦學水平、均衡配置教育資源的同時,眉縣深耕本土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中小學校大力實施“新時代·新德育”鑄魂行動,指導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以“五個校園”建設為引領,立足學校實際,創新育人模式,深化“三個課堂”,充分利用張載傳統文化、扶眉戰役紅色文化、白起軍事文化等縣域資源育人功能,挖掘社會資源為學校服務,挖掘學校資源為社會服務,多渠道、多層次、全方位開展教育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助力教育提質增效。2021年以來,依托眉縣職業教育中心省級中小學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先后開展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勞動實踐活動112場次,參與學生1.6萬余人次。

學校辦學條件“優”起來了,師資力量配備“強”起來了,學生綜合素質“提”起來了,一幅幅優質均衡、人民滿意的教育高質量發展畫卷正在眉鄔大地全面展開。下一步,眉縣將把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創建作為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契機,以辦“人民滿意教育”為宗旨,強化政府保障,加快布局調整,優化資源配置,落實五育并舉要求,持續提升教育質量,全面促進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推進眉縣教育高質量發展。

來源:寶雞市教育局

責任編輯: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