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一:西安市碑林區教育局+陜西省兒童心理學會
作者:張 力
發布時間:2023-07-18 10:35:03 來源:陜西教育·綜合
近年來,延安市寶塔區無錫棗園中學、棗園社區聯合延安市青少年心理學會,不斷探索、完善家校社協同育人機制,持續提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水平。在棗園社區設立青少年服務中心,為轄區內學生提供豐富的社區教育服務。積極打通學校與社區的溝通、協作壁壘,開展家長學院、法治進校園、主題讀書會等品牌項目服務,推動學生、家長、教師之間實現良性互動,切實形成落實“雙減”政策的社會環境和基礎,為實施素質教育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學校生態和家庭氛圍。
在形式上,學校、社區依托延安市青少年心理學會專業力量,全年開設24期線下系列課堂,從“認識孩子”“交流溝通”“認識情緒”“問題解決”“提升能力”“自我反思”“自我成長”七大板塊設計課程體系,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思想和觀念,了解孩子生理、心理特征,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和技能,促進家庭文明建設和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形成“終身學習、養育責任、以身作則”的家庭氛圍。
通過家庭教育專業化體系化課程培訓,培養、考核及聘任一批專業的家庭教育指導師隊伍,確保家庭教育服務工作的專業化水平與持續性開展;挖掘家長資源,滿足家長關心教育、支持教育的熱情,組建一支家長志愿隊伍,為轄區家庭教育指導工作提供專業支持。
延安市青少年心理學會還為學校、社區派駐專業心理咨詢師和家庭教育指導師,針對家庭教育過程中的問題提供咨詢指導服務,為父母提供專業化家庭教育支持。每月開展兩期家長交流會,邀請親子教育、自我成長、家風家訓、婚姻關系等領域的專家進行分享,形成讓父母帶動父母、讓孩子影響孩子的家庭教育指導氛圍,同時積累優秀家庭教育案例匯集成冊,進行廣泛宣傳。
同時,開創“父母效能練習”活動室。活動室于周內定期開放,通過家庭教育實踐、讀書會、主題探討、家長積分制等多樣化活動,打通家庭教育從“知道”到“做到”的最后一公里,營造生活化學習的沉浸式場景。組織開展親子溝通的多樣化活動,立足生活,取材身邊人、事、物,形成自創自編自演的家庭教育小人物、小故事微劇場,傳播身邊的精彩教育故事。
在我國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完善終身學習體系、加快建設學習型社會、全面推進家庭教育、實施“雙減”政策等教育發展的新形勢下,家校社協同育人的重要性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為此,新形勢下的家校社協同育人在機制建設上應當以三方協同的育人理念為內在動力,進一步明晰三者間的職責和關系,建立起相應的教育制度作為根本保障,并在管理機構建設、分類分層育人、專業性提升等方面加強探索。
作者單位:陜西省延安市青少年心理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