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召開深化產教融合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系列活動新聞通氣會
作者:新聞中心 孫永濤
發布時間:2023-07-12 16:54:58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2023年7月12日,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陜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召開新聞通氣會,介紹7月13日(星期四)下午14:30在西安高新國際會議中心舉辦“深化產教融合 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系列活動”的相關情況。通氣會由省委教育工委宣傳部部長梅爭利主持。
新聞通氣會現場
通氣會上,省委教育工委學工部部長呂元通報了系列活動之一的陜西高校畢業生就業高新區專場招聘會情況。本次招聘活動將有多家知名企業在內的491家企業參加,線上線下發布崗位信息1.3萬余個。今年以來,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通過校企政直接對接的方式,深化合作,聯合舉辦招聘活動促進畢業生就業,取得了較好的成效。目前在西安高新區已舉辦6場類似的招聘活動,累計參加企業超過1000家,提供就業崗位3萬余個,有近7000名2023屆高校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達成就業意向。我省6所高校與西安高新區建立了校企校政共建人才培養機制。據悉,為促進全省高校畢業生就業,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在深化產教融合,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等方面持續發力,開展了“春季攻堅”“訪企拓崗”“萬企進校園”“百日沖刺”等系列活動,千方百計拓寬市場化就業渠道,挖掘市場化就業崗位,積極引導鼓勵高校畢業生主動就業。
“教育強國論壇是促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助力西安‘雙中心’建設,推動陜西在西部發揮示范作用的背景下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省教育廳高教處處長高強介紹了教育強國論壇的情況。本次論壇以協同、創新、發展為宗旨,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立足新要求、錨定新目標,促進教育不同層次、不同主體之間交流合作,進一步凝聚共識、創新模式、聯動發力,加快陜西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推動人才自主培養能力、科技創新能力和服務發展能力提升,以教育強省建設助力教育強國建設。論壇將邀請教育部司局領導、院士、省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以及企業主要負責人和高校、中小學校長,聚焦“教育強國、陜西何為”,圍繞教育發展的關鍵環節、重點領域和困難堵點,從理念、體系、制度、內容、方法等領域,共議西部教育振興發展思路、共商陜西教育強省建設路徑、共謀教育服務國家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大計,以教育之強夯實陜西發展之基,為實現教育強國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陜西力量”。
省教育廳科技處處長朱曉冬就高校科技成果展暨校企洽談會的情況向媒體作了介紹。此次科技成果展主要分為3個板塊,陜西高校科技成果精品展、“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成果展、研究生創新成果展。展會聚焦西安市主導產業和企業需求,通過樣機、模型、展板、路演等方式重點展示推介高校最具科研實力、最具轉化潛力的科技成果,以及“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和研究生創新成果展金獎成果共計208項,涉及46所高校和2個科研院所,涵蓋信息技術、智能制造等多個領域,7所高校將設置獨立展位展示最新科研成果。西安市百余家企業、創投機構、孵化機構將參會,與高校對接交流、洽談合作。展會現場將開展首批教育科技人才“創新聯合體”合作簽約。
據朱曉冬介紹,2022年全省高校科技經費投入達179.59億元,較“十三五”末增長15%,承擔科技項目5.78萬項,其中企事業單位委托項目2.6萬項、占總數45%,委托經費62.63億元、近年來始終位居全國第4。“十三五”以來,我省高校獲國家科技三大獎98項,位居全國前6。自秦創原建設啟動以來,全省高校組織成果路演、校企對接等活動1600余場,簽訂技術合同交易金額139.7億元,一批標志性原創成果產出,打破了國外技術封鎖。在“三項改革”牽引下,5.3萬項科技成果納入單列管理,1.2萬余項成果正加速轉化,科研人員創辦領辦科技型企業800余家,超半數落地秦創原“總窗口”,一批企業成功上市,有力支撐了我省高質量發展。
最后,圍繞2023屆困難群體高校畢業生就業、教育強國論壇的特色亮點、聯合西安市高新區開展教育科技人才創新聯合體建設工作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