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教學水平高,都很認真負責,把孩子送到這里我們家長放心!”“學校有一批好老師,孩子在學校發展全面,家門口有這么好的學校,我們心里都特別滿意!”……家長們口中“滿意”“放心”的學校就是漢中市寧強縣第一初級中學(以下簡稱“寧一中”)。

20230711175914919-82-a752b.JPG_scale.jpg

近年來,這所陜南山區縣的初中學校以卓越教師隊伍建設為抓手,筑牢優質教育的基石,賦能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

讀好書,上好課,打好教師職業底色

“一節常態課,翻閱數十篇資料;一個問題,琢磨一月;一本教科書,寫下數冊教案。”這是寧一中語文教師崔靜的工作寫照,也是該校教師群體的教學態度。課堂教學是師生平等對話、教學相長的主陣地,沒有好的課堂就沒有好的教育。為了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寧一中大力推動教師閱讀和培訓工作,在書香浸潤和專家引領中積淀深厚的專業素養。

為了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著力建設書香校園,寧一中將圖書閱覽室升級改造,添置和更新圖書達12萬冊,全天候面向師生開放,最大限度地滿足師生借閱。同時,依托市縣學科基地和特級教師工作室、省學科帶頭人工作坊,加強對教師的專業閱讀指導,學科基地領軍團隊成員帶頭閱讀教育專著、專業期刊、文獻資料,舉辦讀書論壇,提高教師人文素養和理論水平。此外,教師們以寫促思,堅持撰寫教育隨筆、教育敘事、教學論文、教學反思、教學案例等,形成有質量的教學成果,每年均有近百件次成果發表或獲獎。

20230711175914908-27-b54a4.JPG_scale.jpg

20230711175914848-22-e9e62.JPG_scale.jpg

大量的閱讀和寫作,提高了教師的課堂駕馭能力和教育魅力。 在崔靜所任教的班級中,時常會開展對中國古代文化名人的專題閱讀與研究。她曾與學生一起開展“走近東坡”的主題閱讀活動,帶領學生立足課內所學,透過一篇篇詩詞文章了解蘇軾生平、藝術風格、人格魅力等,從而對其人、其情、其事有了深入的了解與認識。同時,她又引領學生從課內走向課外,涉獵了《蘇東坡傳》《蘇東坡突圍》《寫不盡的東坡》等書籍,與學生一起撰寫了讀后感《走近東坡》《我眼中的東坡先生》等。而數學省能手王彥老師的課堂激情與嚴謹治學有力促進了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英語教師李銘君的“快速備課三步法”“情感目標滲透微技巧”“以讀促寫”等創新教學法在全縣推廣應用。像崔靜、王彥、李銘君這樣內容豐富的教學形式,在寧一中教師的課堂上比比皆是,教師們也受到學生的廣泛稱贊和喜愛。

“走出去,請進來”的線上線下培訓學習是助力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寧一中依托各級教研師訓部門,組織教師參加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提升2.0工程培訓、陜西省教師分層選學培訓、陜西省中考研討會、陜西省“名師引領行動培訓”等國培、省培項目,組織參加第五屆中國教育創新年會、“聚焦新課標,深耕好課堂”名師名家培育行動等高層次培訓活動,不斷汲取先進教育理念與實踐智慧。

2021年11月19日,寧一中“起鳳教育論壇”第一期正式開講,外出學習的教師郭君會為全體教師作了《見山不見水,為有暗香來——赴南通掛職學習的匯報》,就他在南通學習期間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悟給大家作了交流分享。據陜西省特級教師培養對象、寧一中黨支部書記楊安平介紹,設立“起鳳教育論壇”的初衷是充分發揮骨干名師的引領、示范、帶動作用,讓老師們通過分享好經驗,傳遞新思想,也促進分享者的自我提升。教育論壇有教育教學理念的碰撞,學生管理智慧的交流,外出學習收獲的分享,讀書賞文的感悟,人生經歷的體驗……,為校內外教育同仁搭建了一個共同交流提升的平臺,聚焦真實的教育教學問題,在反思交流中深入研究,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實踐,提升教師職業素養能力,真正做到“墻內開花墻內香”“一枝獨秀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

以“賽”促“教”,從個人到團隊的提升

“從當初的忐忑緊張,到現在的自信成長,學校初賽到縣市賽教,多少提攜引領銘記于心,多少辛苦終當無悔。感謝賽教的平臺,相信年輕的力量,我們都是一粒種子,扎根寧一中教育的沃土,不斷學習,不斷成長。”青年教師丁富琴一談到學校的全員賽教,便流露出感激之情。

20230711175956823-97-f1255.jpg_scale.jpg

20230711175956896-37-08b53.jpg_scale.jpg

扎實開展全員賽教活動是寧一中教師隊伍建設的常規工作,更是各級教學能手的“練兵場”。學校要求,該項活動45歲以下中青年教師人人參與賽課,已獲得“三級三類”骨干教師稱號者上示范課,教研組所有成員按時聽課,聯系領導全程參加。

3月初,寧一中組織開展了為期兩周的全員賽教活動。“本次活動由學校教研室統一組織,分教研組初賽和學校決賽兩個階段進行。學校制定了詳細的賽教方案,秉持“教學質量在課堂、教師成長在課堂”的理念,以提高教師整體素質為目的,立足崗位、全員參與,有機整合、突出重點。”學校教研室主任龍書良介紹道:“授課教師潛心研究教學,精心設計,以生為本,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師上課、反思答辯環節都能融合自己對新課標的理解,促進了教師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形成了濃厚的教研氛圍。”

寧一中教學副校長王業剛談道:“全員賽教是我校教師錘煉課堂品質,建設骨干教師隊伍‘一人一課’活動的核心內容,為參加縣級賽教活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是我校在落實雙減政策、推進課程改革方面的追求和努力。”

學校有規范完善的教學能手培養平臺,更有熱情團結的“導師團隊”。“我以前參加賽教總是單打獨斗,感覺勢單力薄,到寧一中后發現賽教不是一個人的事,是一群人的智慧體現和對理想教學的追求!”化學教師鄭富強說。

20230711180012866-58-cee5f.JPG_scale.jpg

從鄉村教師成長為省能手的地理教師紀昌慧說:“多年來學校自上而下高度重視賽教,精心組織,組建磨課團隊,安排指導教師,明確研磨時間,全方位為賽教老師做好服務。我們從上課到反思、答辯,嚴格按照省、市賽教流程進行,各年級各班教師都大力支持,隨時為大家提供磨課機會,形成了共研共進的融合氛圍。”

“除了有全員賽教,針對教師的專業成長,學校還組織有名師示范課、青藍工程、課題研究培訓等研修活動,每項活動都有詳細的安排,結束后還有考核。學校還十分關心教師的心理健康,本學期進行了兩次線下教師心理健康講座,組織了一次線上心理健康培訓。”從高寨子初級中學交流輪崗到寧一中的教師程華說,最讓他感動和受益的是學校濃厚的教研氛圍,教師們群策群力、齊頭并進共成長。

20230711180012804-55-30af6.JPG_scale.jpg

據寧一中校長胡自立介紹,近年來,學校培養出陜西省學科帶頭人3人,陜西省教學能手17人,漢中名師6人,漢中市學科帶頭人8人,漢中市教學能手39人,寧強縣名師6人,寧強縣學科帶頭人7人,寧強縣教學能手88人,三級三類骨干教師占比超過40%。數量足、質量優、能力強的骨干教師陣營有力地推動了山區縣域初中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共融共建,帶動更多教師成長

“楊安平老師的課堂很有魅力,今后我要多向他學習,將課標意識、目標意識、文體意識、文本意識、生本意識有效落實在課堂教學中。”5月9日,寧強縣青木川鎮九年制學校青年教師周旭在參加寧一中對口幫扶送教活動后談到。像這樣的送教送培活動,寧一中名師團隊的足跡不僅遍布寧強本縣,還輻射漢中其他縣區和關中、陜北,甚至甘肅隴南、新疆巴音郭勒蒙古自治州都有熱烈的教育交流回音。

20230711180012425-59-a2c11.jpg

近年來,寧一中不僅對內促進本校教師成長,對外還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助力全縣薄弱學校教師隊伍建設,僅2022年學校就選派了杜景鵬、楊曉莉等15名省市縣骨干教師到全縣7所學校交流輪崗。據寧強縣高寨子初級中學校長白元軍介紹,2022年8月,寧一中與高寨子中學組成寧強縣第一初級中學教育集團,總校區選派了8名骨干教師交流輪崗至高寨子校區,高寨子校區也選派了3名教師交流至總校區。一年來,兩校區加大了教師的交流、學習、共融、共享力度,通過舉行藝術課教師走教、市級語文、數學和勞動教育學科基地聯合教研、市縣級英語學科基地研修、賽教磨課、名師示范課等,帶動和促進了高寨子校區的教師專業發展。

20230711181048106-64-d8875.JPG_scale.jpg

20230711181047776-84-5e2e4.JPG_scale.jpg

為發揮省級骨干教師的示范帶動作用,學校加強各學術團隊的共融共建,打通學段、學科界限,深化與楊安平、郝明英、劉代平、杜景鵬等特級教師工作室、省學科帶頭人工作坊、優秀教學能手工作站的聯合研修,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工作室(坊、站)學術活動,聆聽專家指導,聚焦初中與小學、高中的教學銜接,聯合舉行課標研讀、復習研討、賽教磨課、讀書交流、學科思政等研修活動,推動學科共融、區域共建。

20230711181104301-54-bd3a1.jpg_scale.jpg

20230711181104697-72-65fbe.JPG_scale.jpg

此外,學校立足漢中市初中語文學科基地、寧強縣初中數學、英語學科基地,形成了以學科基地為原點、以工作室(坊、站)為龍頭、以縣域各校學科組為基礎的立體交叉研修網絡,促進了區域教師團隊整體素質的快速提升。

“植一片梧桐,撒一方綠蔭”。相信寧一中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建設體系會培養更多優秀教師,同時帶動區域內各學校的教師成長,讓山區教育在優質均衡的道路上行穩致遠。

責任編輯: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