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工作的第一天開始,與鄉村教育的緣分就算是結下了。”二十多年來,孟永鋒始終扎根鄉村教育。他認為教師是鄉村教育“活的靈魂”,鄉村學校校長的使命就是造就一支優秀的鄉村教師隊伍。“如何讓鄉村教師留得住?怎樣讓留下來的教師教得好?如何給鄉村教師提供更廣闊的空間,能夠享受更多的職業幸福感?”這是孟永鋒在鄉村學校管理中的“三問”,他又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作出了“三答”——做好教師的“貼心人”“引路人”“筑夢人”。

“貼心人”:讓青年教師留得下來

冬至這天,平日熱鬧的校園里安靜了下來,孩子們和大部分教師都回家陪親人過節了。但是因為家在外地,宋凡留在了清冷的教工宿舍里,有點后悔選擇離家如此遠的地方工作。突然,她接到校長孟永鋒的電話:“宋凡,把還留在學校的老師們叫上,一起去我家吃頓冬至的餃子。”

20230629123724043-74-6b9e5.jpg_scale.jpg

“校長真是把我們每一個老師的事情都放在了心里。平日里,喜歡組織一些活動,讓家在外地不能時常回家的老師們感受到溫暖。這里是一個像家一樣溫暖的地方,同事們相處得像一家人一樣,我喜歡這里。”宋凡說。像她這樣,因為被孟永鋒的真情感動而決定留下來的教師還有不少。

官底鎮中心校教師是全寄宿制,一周五天要住在學校。“老師們很多都是在城市里長大的,完全沒有農村的生活經驗。要想讓他們安心留在農村學校,就要真正地理解他們,打動他們,做好他們的‘貼心人’。”孟永鋒說。

20230629123731393-76-1830c.jpg_scale.jpg

2022年8月底,張瑞到官底鎮中心校報到。“剛到學校,行李還沒有放下,我就決定離開,這里離家太遠了。”張瑞說。見到這種狀況,孟永鋒趕緊過來做思想工作,但是張瑞非常堅決。最后,孟永鋒做出了妥協,以一個月為期,如果真的適應不了,決不阻攔張瑞離開。“孟校長親自給我安排了住宿,還不時跟我談心,關心生活問題,安排了師傅帶我熟悉教學工作,周圍同事對我也很友好。一個月到期,我決定留在這個充滿溫情的學校里。”如今,張瑞不僅完全適應了學校的各項工作,教育教學工作迅速走上正軌,而且因為能力突出還兼任了辦公室的一些事務工作。

為了使青年教師迅速適應并融入到官底,學校實施宿辦服務工程,裝空調、建車庫、添置洗浴設備、改善飲水設施、修建衛生廁所,具體到門窗柜維修、室內綠植擺件,確保他們先“住”下來,再“留”下來。

20230629123723926-22-de470.jpg_scale.jpg

“近年來,由于城鄉差距大,農村學校教師流失嚴重。作為一名農村學校校長,在完善學校各項管理制度、暢通教師成長通道的同時,也要注意打好感情這張牌,要讓學校成為一個有溫情的地方,真正留住老師們的心。”孟永鋒總結道。

在學校里,老師們都親切地稱孟永鋒為“孟哥”,有困難找“孟哥”是大家的共識。

“引路人”:讓青年教師迅速站穩講臺

孟永鋒曾經處理過一個“官司”:一年級的一名新手班主任因為沒有允許孩子上課期間去廁所,導致孩子尿了褲子。家長覺得班主任不負責任,班主任覺得讓孩子遵守課堂紀律是正確的。

“這件事讓我意識到一個問題:我們的幼小銜接做得還不夠。”于是,孟永鋒就把中心小學和中心幼兒園的老師叫到一起,不定期地開展交流活動,最后還合作開發了幼小銜接課程。“隨著幼小銜接課程的開展,類似的情況再也沒有發生過。我們這位新手班主任老師也成長得很快,目前已經開始當師傅,帶新班主任了。中心幼兒園還被評為全區幼小銜接試點示范校。”

20230629123723913-27-cadfa.jpg_scale.jpg

卜金朵是2017年入職中心幼兒園的一名特崗教師,2021年4月被評為臨渭區教學新秀,同年破格參加全區教學能手大賽并獲得區教學能手稱號。在工作中,她最大的感受是學校內專業成長的氛圍良好,甚至可以說“內卷得厲害,只要有培訓學習的機會,大家都爭著去,你稍微慢了一點,可能就被同事們搶先了。而且只要條件符合,學校就會想方設法推著你去參賽,拉著你去成長”。

孟永鋒經常組織教師進行集體學習和探討,成立了校長引領青年教師成長小組,通過黨員教師示范、師徒結對、定期培訓、城鄉交流、學校制度考核和運行機制的創新等,引領青年教師專業成長。

“筑夢人”:讓青年教師獲得更多職業幸福感

2017年,孟永鋒調任官底鎮中心校校長,負責全鎮所有幼兒園、中小學的統籌管理工作。他的辦公室正對中心幼兒園的校園。在教學的間隙,他經常看到有一個小伙子靠在欄桿上無所事事。原來這個小伙子叫孟鑫,是當時幼兒園里唯一的一名男教師,工作中既沒有什么過錯也不是很積極。“這就是一份工作而已,我把該做的都做完了,還能干啥?”孟鑫給孟永鋒表達了這樣的意思。而孟永鋒覺得,不能讓這個小伙子這樣混日子了,得給他加擔子,給他規劃職業道路,讓他看到未來的發展前景。于是,孟鑫被委派分擔幼兒園的管理工作,后來調任筱村小學的校長,還負責中心校的一些行政工作,每天都干勁滿滿。

20230629123731046-80-55bf3.jpg_scale.jpg

“陳珊,未來五年你想成為什么樣的教師?”這是剛進學校時孟校長問陳珊的問題。剛進官底中心小學,從未接觸過教育教學的陳珊一直很恐慌,不知道該怎么去完成工作,迷茫又無助的時候常常偷偷掉眼淚,甚至懷疑自己是否適合做一名老師。

就在無所適從的時候,孟永鋒特意找她談心,像家里人一般給予安慰和鼓勵。也是在這次談心中,孟永鋒問了她一個問題:“未來5年,你想成為什么樣的教師?”她開始了思考,也更加堅定了自己的選擇。“在孟校長的身上我學到的不僅是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更是對職業幸福感的追求。在孟校長的幫助和引領下,我逐漸找到了自己的價值,現在的我積極樂觀,每天干勁十足,不論是班級管理,還是教育教學,始終秉持著一顆責任心,在教書育人這條路上堅定地向前走著。”

20230629123723917-70-00f51.jpg_scale.jpg

“新教師容易陷入職業適應期的瑣碎中,每天疲于應付日常工作,而對未來的職業發展規劃比較迷茫。”有感于此,孟永鋒喜歡給青年教師“壓擔子”“找路子”,激發青年教師成長的內在潛能,讓他們獲得更多的職業幸福感。

“我們學校90%的教師為35歲以下的本科學歷教師,學科專業齊全,教師有思想有活力。但是,農村學校的條件相對比較艱苦,作為一名校長我要想方設法讓老師們安心留下來,并且要教得好,要讓他們成為鄉村教育發展未來的中流砥柱。”責任重大、任務艱巨,但孟永鋒覺得自己會一直堅定地走下去。

責任編輯: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