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工作一直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一張亮麗的名片,“西電就業好”這一“金字招牌”在社會上享有盛譽。截至目前,學校2023屆畢業生就業保持良好態勢,到世界500強等行業領軍企業就業人數持續增長,到西部、到基層的就業人數與往年同期相比穩步提升,就業質量不斷提高。

營造互幫互助進步團結的良好求職氛圍

2023屆畢業生就業工作啟動以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黨委書記、校長親自帶隊,學院領導、學科帶頭人、專業負責人積極參與,深入開展訪企拓崗行動,累計走訪437家用人單位,充分做好畢業生推薦工作。學校結合各學院就業引導方向,積極發掘電子信息類畢業生在相關行業的供需銜接點,主動對接各地組織部門90余個,邀請來校招聘企業5467家;累計舉辦雙選會、招聘會、宣講會等校園招聘活動1560場;組織學生1314人次走進37個企業園區,累計拓展通信、電子、計算機、光電、微電子、網絡安全、軟件等專業領域崗位5萬余個。

學生之間也組成了互幫互助小組,通過群內打卡、分享求職經驗、結對模擬面試等多種方式,共同提升求職技巧、做足求職準備,營造出積極向上的求職氛圍。

李育聰是2023屆人工智能學院本科畢業生,去年就簽約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他經常幫助同學修改簡歷,組織模擬面試。“得知華為還有崗位,我就向部門主管推薦了舍友,他也成功拿到了offer。我們宿舍四個人,三個簽華為,另一個也簽了浙江的國企。”李育聰說。據了解,截至目前,該校畢業生中已有425人簽約華為。

“去年10月底,大家基本上都拿到了offer,90%的同學在11月底確定了工作單位。目前全班63名同學都落實了去向。”先進材料與納米科技學院2023屆碩士研究生張建斌說,“找工作的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但是大家都不氣餒,在一次次求職經歷中提升求職技巧。一有合適的機會,大家都會互相推薦。在這種同學互幫互助、學校學院大力支持的良好氛圍中,很多同學都實現了自己最初的夢想。”

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奉獻青春

傳承紅色基因、弘揚西電傳統,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始終將就業教育與就業引導作為“三全育人”重要內容,堅持不懈強化價值引領,推進就業育人融入“大思政課”、黨團活動和校園文化建設中,引導畢業生主動把個人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業。

“我深知,未來的選調之路注定充滿挑戰,我準備好了。”雷圓瑩是微電子學院2023屆本科畢業生,作為一名陜西省選調生,6月底她就將回到家鄉渭南,開啟為期2年的駐村工作。“讀書并不是為了離開家鄉,而是要回報生我養我的地方。我愿意扎根西部、歷練成長,在基層的大熔爐里百煉成鋼,為鄉村振興事業貢獻一份微薄的力量。”雷圓瑩說。

空間科學與技術學院2023屆本科畢業生王小龍的父親是退伍軍人,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下,他從小立志參軍。“2月底學校舉辦了一場軍工專場招聘會,我便參加了直招軍官面試。”目前,王小龍正準備下一輪考察和專業考評,“之前參加了學校武裝部開設的面試技巧指導培訓,加上專業對口,我很有信心。”

為進一步引導2023屆畢業生到國家重點單位、基層就業,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制定了多項政策制度,聯動多部門做好選調生計劃、特崗計劃、大學生村官、 “三支一扶”、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參軍入伍等政策性崗位前期宣傳引導及后期推薦落實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截至目前,2023屆簽約畢業生中,到信息技術產業、科學研究與高端裝備制造業就業的占八成以上,扎根西部人數占45.92%,赴基層就業人數逐年增加,畢業生扎根西部、服務基層、投身軍營意愿更加強烈。

老師幫助學生走出迷茫

以學生發展為中心,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不斷健全以課程為主陣地、職業生涯咨詢工作室為輔、實踐活動為補充的就業育人體系,依托學院、書院建成20個特色鮮明的職業生涯咨詢工作室,為學生提供精準化、專業性的個體咨詢和團體輔導。

學校還建立就業困難群體信息庫及幫扶工作臺賬,“一人一檔”“一生一策”動態幫扶,對特殊群體未就業畢業生進行“點對點”重點推介,確保有就業困難的畢業生和零就業家庭、脫貧家庭、低保家庭以及有殘疾的畢業生100%落實去向。

“考研結果出來時,我非常迷茫,不知是否該‘二戰’,想找工作卻毫無準備、沒有頭緒。多虧了學院和輔導員的幫助,我才能這么順利地找到工作。”姜新超是電子工程學院2023屆本科畢業生,3月成功簽約四川九洲電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月,學院正好有訪企拓崗計劃。老師帶著我一起前往四川九洲公司,通過實地走訪,加深對公司的了解,跟公司部門領導進行詳細溝通,堅定了我去九洲的想法。”姜新超說。

在學校的熱情邀請下,3月,九洲公司來校招聘,姜新超順利簽訂了就業協議書。“面試官在訪企拓崗的時候就對我有較深的印象,面試過程很順利。”姜新超說。

截至目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畢業生去向落實情況穩中有進,就業工作平穩有序。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