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王亞云教授的課,我感觸很深。王老師從實踐教學入手,把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把晦澀的醫學問題講得淺顯易懂,讓我深刻體會到教學這條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6月21日,空軍軍醫大學教師宋云深有感觸地說。

今年40歲的宋云,是空軍軍醫大學2021年招聘的基礎醫學院講師。不久前,她剛參加過空軍軍醫大學主辦、由教授王亞云主講的“2023年青年骨干教師訓練營”(第二期)活動。

王亞云指導青年教師使用XR教學設備。

作為學校的青年教師,宋云在教學上總會遇到一些困惑:為什么簡單的解剖知識講了半天,學生還是理解得不夠深刻?為什么學生對人體組織構造經常有認知偏差?

為解決像宋云這樣的青年教師教學困惑,扎實提升青年教師業務水平,2021年,空軍軍醫大學創新開展“學研練考比”活動,讓青年教師通過課題研究、能力培訓、實踐訓練、綜合考評、比武競賽等形式,打牢教學基本功,積累教學經驗。“2023年青年骨干教師訓練營”就是“學研練考比”活動中能力培訓的內容之一。

在“學研練考比”活動推動下,一大批優秀骨干教師相繼涌現。基礎醫學院副教授張明明就是其中之一。

2021年,該校首次組織開展“學研練考比”活動,張明明第一時間報名參加。從課題研究到全校比賽,每個環節張明明都認真準備、穩扎穩打,教學能力快速提升。“從迷茫不已到在臺前自信地演講和教學演示,整個活動過程對年輕教師的啟發和激勵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張明明回憶。

“參加‘學研練考比’活動,讓年輕教師的思維理念快速更新,教學‘靈感’不斷涌現。”2022年,為解決課程教學中的一個“老大難”問題,張明明與空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放射科聯合設計課程內容,構建AR大腦模型,讓學生運用AR技術,直觀學習大腦內部構造。2022年底,該課程獲評首屆全國仿真創新應用大賽仿真教學設計方向高校醫學組一等獎。

教師授課好不好,學生評價最公道。憑借過硬的教學能力,張明明連續兩年被學生評為“十佳最受畢業學員歡迎基礎教員”。

張明明只是一個縮影。近年來,空軍軍醫大學以“學研練考比”活動為抓手,大興調查研究之風,一批教學創新成果相繼涌現,教師隊伍綜合素質全面提升。僅2022年,學校教師王亞云被表彰為全軍優秀教師,趙銥民院士團隊教學團隊獲評省級黃大年式教師團隊,趙晶等3名教師獲評省級教學名師,學校10門課程入選軍隊級首批精品課程、8項教學成果獲評軍隊級教學成果獎。

“我們將以核心課程建設為牽引,不斷深化‘學研練考比’活動,持續開展全員教學崗位練兵,積極在校園營造開放包容、教學相長、創新爭先的良好學術氛圍。”空軍軍醫大學相關負責人說。

來源:群眾新聞

編輯:孫小雅(實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