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職業本科教育作為高層次職業教育,帶有明確的職業教育屬性,其承載著向社會輸送優秀人才的重擔。社會對于高素養人才的渴求,加快了職業本科院校進行教育改革的步伐。“三全育人”理念注重立德樹人,提倡用“全員、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手段培育人才。本文首先對“三全教育”理念進行深度挖掘,再結合職業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現狀,探求職業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在“三全育人”理念驅動下如何實現高素養英語人才培養,以期為學校更好地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供參考。

[關鍵詞]三全育人  職業本科院校  大學英語教學  策略與實施

課題:本文為陜西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2022年度一般教學改革研究課題《“三全育人”理念驅動下職業本科院校外語教學策略與實施研究》成果(課題編號:2022SZX530)。

當下,經濟快速發展,產業不斷升級,社會對于高素養人才的渴求愈發急迫。特別是在全球一體化背景下,對外高素養人才的培育工作就顯得更為重要。如何通過職業本科院校大學英語課程,實現對外人才的高質量輸送,已經成為職業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改革目標。對此,英語教師需要積極轉變觀念,將“三全育人”教育理念融入教學過程中,通過相應的教學改革及資源整合,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在推動學生專業能力提高的同時,進一步促進學生個性化、全面化發展。

“三全育人”概述

1.“三全育人”的提出與目標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這份文件將“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作為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條基本原則確定下來。同年12月,教育部黨組印發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該綱要可以視為指導高校構建思想政治工作質量體系,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綱領性文件。2018年,教育部在《關于開展“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了“三全育人”的概念,要求一體化構建內容完善、標準健全、運行科學、保障有力、成效顯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三全育人”綜合改革既是對當下育人項目、載體、資源的整合,更是對長遠育人格局、體系、標準的重新建構。高校可通過改革試點構建一體化育人體系,為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力量。

2.“三全育人”的“三個心”

培養目標是“三全育人”的核心,即通過教育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使其成為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備豐富學識的高素養人才,且能隨著社會發展保持高貴的品格,積極拓展自己的知識寬度與廣度。

“育”是“三全育人”的中心,學校應擺脫傳統教學模式,從以“教”為主轉為以“育”為主,凸顯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同時,教師要不斷強化自身專業素養、職業素養、政治素養、人格素養,提升教學能力,促使高校擁有一支具有強大力量的教師隊伍。

“全”是“三全育人”的重心,涵蓋了教育人員、教育過程,以及教育的各個工作面。要求全體教師都投身于育人工作之中,實現全面育人;學校在學生的各學習階段及生活之中都保持正確的育人理念,抓住一切育人空間與時間,積極開展育人工作;各學科應進行相互滲透與結合,充分利用各類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獲取知識的平臺,同時,要強化院校、企業以及家庭的育人聯動,幫助學生全面健康成長。

職業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現狀

職業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腳步一直未曾停歇,教師在教學方案、教學手段、教學內容上做出了很大調整,強化了英語理論知識與實踐的融合,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績。但是英語課堂中的話語失衡、效率低下、內容單一的現象仍然比較嚴重,這就說明教學中還存在一些亟待處理的實質性問題,需要教師進一步挖掘與深究。

1.教師隊伍建設乏力

從整體來看,職業本科院校英語教師的構成相對比較單一,大部分教師來自師范院校或者其他高校,其本身的教學理論知識比較豐富,但缺乏足夠的實踐經驗,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會偏向于傳統的理論教學模式,而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不足。這些自身能力構成的偏差,往往會導致教師教學方案偏向理論化,與職業本科的實用型人才培養方向相背離。部分院校對教師的培訓計劃安排不足,不僅在內部阻斷了年輕教師與經驗豐富老教師的溝通交流,又在外部缺失了為教師提供外出培訓的機會,進一步滯后了教師業務能力的提升。

2.評價機制落后

評價機制在學習過程中承擔著約束與引導的雙重作用,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著很重要的影響。然而當下大部分職業本科院校大學英語的評價機制存在評價標準固化、評價內容片面、評價主體單一的現象。評價標準多以“學業標準”作為規范學生行動的準則,導致學生的實踐能力與社會要求存在差距。因英語專業的學習內容與現實的工作技能需求之間存在迭代落差,致使學生在應聘的過程中不能滿足企業需求。高校多將學生英語語言知識的考核作為評價重點,忽視了其他能力的考核。然而隨著產業的升級,企業對于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學生只擁有語言知識儲備是不夠的。另外,以往的評價主體多是教師,缺少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其他組織的參與,導致評價結果不夠全面,收獲不到外界的反饋。

3.課堂教學模式陳舊

總體來說,職業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未能將實踐練習環節提升到與課堂理論學習同等重要的地位,未能體現職業教育特色,多采用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被動獲取知識的教學模式。受傳統應試教育模式影響,英語教學中更偏向于英語詞匯、語法以及文本的理解與記憶,寫作教學的方法也比較陳舊,一般是先講解后練習的模式。而由于課堂時間有限,多用于教師講解,學生的練習時間較少,學習比較被動。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缺少一定的交流和探討,弱化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

4.考核方式單一

職業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考核方式單一,一般對學生日常課堂考勤與期末考試成績進行評估,以此確定學生一個學期的綜合成績,且期末考試方式也以筆試為主,在綜合成績評定中占據很大比例。這種單一的考核方式,很容易出現學生在期末考試之前臨陣磨槍的現象,非常不利于學生認真消化學習內容。單一的考核方式也未能充分考慮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化,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在單一化的考核方式驅動下,學生會把最多的精力用于考試題型練習,容易產生為了考試而學習的心態,甚至會感到枯燥,缺乏學習動力。考核成績往往是企事業單位對于學生個人能力評定的重要參考依據,但這種僅會考試而不能對知識進行靈活運用的應試型人才,與社會對高素養實用型人才的需求還有一定的差距。

“三全育人”理念下職業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的策略及實施

1.以質量建設為根本點,構建英語教學育人格局

“三全育人”的核心內涵決定了職業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的建設根本點,為英語教學的頂層設計與體制制訂奠定了基礎,需要構建以立德樹人為培育重點的育人方針。傳統的英語教學多注重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希望學生能夠通過英語實現與海外的交流,課程教材以西方文化為基礎編撰,教學內容多是對于西方文化的培育,讓學生的英語運用習慣在無形中迎合西方的溝通需求,有的西方理念甚至會影響學生的價值觀構建。這些都與新時代強調“文化自信”、注重“文化輸出”的觀點相背離。因此,“三全育人”理念下開展職業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首先需要教師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強化“英語”的工具性屬性;其次要落實中華優秀文化內容的英語轉化,通過英語教學實現英語思政課程的推廣;同時要引導學生不斷提升辨識能力,使其能夠通過英語有效吸收積極、正向的外來文化,并推動本土文化的對外輸出。

2.以改革創新為突破點,豐富英語育人手段

“三全育人”的“全員、全程、全方位”為職業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的改革創新提供了重要的參考,通過強化教師隊伍建設、完善評價體系、革新教學方式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新舉措,成為英語教學改革的關鍵。

(1)強化教師隊伍建設,實現全員育人

教師是推動教育改革的執行人,優化教師隊伍結構,構建一支有能力、有水平的教師隊伍,是實現教學質量提升的重要因素。“三全育人”提出的全員育人,就是構建教師隊伍的很好思路。具體來說,就是教師要針對社會需求、國家要求,開展相應的學生培養,使學生的素養得到全面提升。對職業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而言,國家與社會對于學生的要求首先是具備愛國的情操、高尚的品格、敬業的態度,其次是英語專業能力的靈活運用。在這種培養目標下,開展職業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全員育人就要求教師先注重自身師德師風建設,起到為人師表的作用,并要通過不斷學習推動思想進步,將愛國情懷、高尚品格等理念與英語教學相融合,使思想教育與專業教育相互統一。比如,可選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的英語素材進行英語拓展教學。其次,高校要注重教師隊伍業務水平的整體提升。具體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法開展:一是用以老帶新的方式推動院校內部教師業務能力整體提升。二是開展對外交流與培訓,幫助教師獲取先進的教學經驗及教學理念。交流和培訓有助于教師擺脫閉門造車的尷尬境地,能為教師進行教學改革與創新提供理論參考和實踐依據。三是強化對外吸納,推動教師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統一。職業本科院校應積極開展“雙師型”教師培養,多元化引進教師,將有豐富理論與實踐經驗的社會人員吸納到教師隊伍之中。針對上述舉措,職業本科院校還應對教師隊伍建設構建相應的教師評價體系,以更好地落實教師隊伍建設的監督,推動教師隊伍健康發展。

(2)構建“育人”與“育才”并舉的評價體系,實現全程育人

實現學生德育與技能的共同提升,是職業教育對于人才培養的最基本方針,而評價體系會在其中發揮積極的約束與督導功效。學生從入學到畢業、從學習到生活,評價體系都會在無形之中引導其向著學校的要求發展,因此全程育人中的“程”要落到實處,就離不開評價體系的介入。新時期,“三全育人”背景下職業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評價體系的進一步完善,需要從評價標準、評價內容、評價主體、評價方法同步入手。學校要根據社會需求隨時調整評價標準。例如,現代學徒制理念下的評價標準制訂需要綜合考慮學校教學目標和企業人才需求,在現有評價標準中添加當下主流需要的英語人才企業標準。針對評價內容,可加入實踐能力、文明禮儀、工匠精神、職業理念等考核因素,以全面推動學生思想進步,進一步提升綜合能力。針對評價主體,可以添加社會、企業、家庭、學生等評價主體,使評價結果更加全面、客觀,讓學生更為精準地認識到自身不足,在多元評價的鞭策下實現個人能力的全方位提升。針對評價方法,以往將期末考試成績作為主要評價方法的方式比較片面,首先學生的差異化沒有得到尊重,其次部分學生的動態進步沒有得到認可。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的當代職業教育,要更多地考量學生的言行一致,以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應在評價中添加階段性考核,隨時發現學生的進步與不足,有利于教師對學生開展針對性教學,凸顯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使其從“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

在評價過程中,學校應善用教育信息化的發展進一步推動評價體系完善。職業本科院校及教師可以用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進行評價標準、評價內容的信息收集,使評價標準與評價內容更加合理、有效。比如通過各種線上學習平臺、線上交流工具,實時收集學生的學習數據,據此進行教學改革與創新,在持續的評價監督中推動育人舉措更加有效。

(3)“崗課賽證”相融通,實現全方位育人

推動全方位育人,是職業本科院校英語教學亟須解決的關鍵點。對于如何革新,以滿足“全方位”育人的需求,可做好以下幾點:第一,開展各種英語比賽,鼓勵學生考取相關英語等級證書。教師可根據企業對學生英語水平的要求和證書考試要求,設計課堂教學內容與環節,在課內進行聽、說、讀、寫等比賽活動。另外,還可根據學生未來崗位的需求,在課外開展各種英語職業技能大賽,大賽環節與內容的設計應模擬真實的工作場景,以確保學生能夠切實提升實踐能力。以賽促教、以賽促學,通過比賽與表演活動,不僅能讓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得到提升,還能獲得相關證書。學生在比賽與展示過程中會發現自身不足,可有效引導學生進行針對性改進,不斷接近企業實際用人需求。另外,還能夠讓學生提升團隊協作能力、心理抗壓能力,提高綜合素養。第二,要根據學生就業的崗位需求選擇合適的教材,科學設計教學方案,并進行合理的教學內容拓展,提高學生的對外交流能力。同時,學校要推進英語教學信息化建設,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總之,崗、課、賽、證相融通的教學方案,可為學生以后的工作與生活打下堅實基礎。

3.以育人實效為落腳點,實現英語育人品牌

職業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的長期發展目標,就是要構建英語教學的品牌效應,以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于英語學習之中,因此院校需要積極落實人才的培育實效。具體來說,可以通過高就業率與滿意度來考量。高就業率就是要求院校的英語教學與市場結構轉型相適配,強化英語教學的產教融合,以及英語成果的應用化轉變,促使英語人才提升實踐能力,不斷適應崗位需求。滿意度就是需要英語教學實現進一步延續,既要積極收集畢業生的工作反饋,對學生進行工作指導,幫助學生具備更好的工作能力,又要收集用人單位的工作評價,以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提高教學效果。高就業率與較好的市場滿意反饋會成為職業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成果的具象化推廣,可實現育人口碑的積累,從而形成品牌效應,為教學持續發展帶來極大關注,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學習。與此同時,職業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也會承受外界更多的監督,將此作為持續深化改革的動力。

結  語

在“三全育人”理念驅動下,職業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創新改革的道路任重而道遠。我們應以發展的眼光看待“三全育人”理念在社會發展不同階段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引導。職業本科院校的大學英語教師要在工作中不斷強化自身對于“三全育人”理念的理解與把控,進一步深挖工作中的不足,將理念的指導思想轉化成應對不足的實踐舉措,推進英語教學改革與創新,讓“三全育人”理念真正發揮其功效。

參考文獻:

[1]張慧超,郭少軍.“三全育人”的思想來源與發展歷程探析——基于學術、政策和實踐三種途徑的考察[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9):82-88.

[2]湯海濤,王涵,楊帆,等.醫學高等院校“三全育人”研究與實踐進展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2(1):1-5.

[3]陳青.“三全育人”視域下高職院校思政協同育人格局研究[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6):113-116+125.

[4]王博.輔導員在構建高校“三全育人”體系中作用的發揮[J].大眾標準化,2019(12):204-205.

[5]朱琳.“三全育人”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做實做新途徑[J].知識文庫,2020(4):5-6.

[6]馬俊杰,張曉京.用黨的十八大精神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發展[J].北京教育(德育),2012(12):10-12.

[7]嚴萍.踐行“三全育人”提升人才培養質量[J].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6):13-14.

[8]仲方方.基于OBE理念的英語專業“寫作”考核方式的改革[J].教育觀察,2018(9):110-113.

[9]明明.大學英語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及評價體系重構[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8(8):175-176.

[10]王曉杰.從“要我學”到“我要學”——淺談初中英語課堂上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J].吉林教育,2011(28):56.

(靳艷:西安汽車職業大學)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