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擷英
作者:杜 峰等
發布時間:2023-06-19 11:03:57 來源:陜西教育·綜合
提升管理品質 助推學校發展
——“薄弱高中”治理的幾點思考
杜 峰
“薄弱高中”是指在某一特定區域內辦學條件相對落后,生源素質相對較差,教學質量相對較低,社會聲譽不高的高中學校。筆者認為要實現“薄弱高中”的治理蛻變,有效的管理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高品質的管理是助推學校發展的強大動力。
系統化管理體系助推學校系統化發展。一是確立學校的戰略發展目標:包括總目標、分目標和子目標。總目標即學校總體發展思路、辦學理念、特色定位、辦學模式和辦學規模等;分目標即學科建設規劃、教師隊伍建設與培養、教科研工作規劃等;子目標即每年的年度計劃、每學期的工作措施等。二是學校、教師、家長、學生多方共同參與。以學校各個職能部門和教師對學生的管理為主,以學生會、學生社團等學生組織協助管理為輔,同時暢通家校溝通的渠道,讓家長也參與到學校的管理工作中來。
特色化管理模式助推學校特色化發展。一是“一體兩翼”辦學模式。“一體”是指以常規教學為主體;“兩翼”是指特色化教學和學生社團。學校開展的特色化教學有:“音體美舞蹈書法”“智育”“德育”“校園活動”等。針對學生學業或興趣方面的特點,建立“培優補差”機制,針對部分學生開設日語課,提升高考外語綜合水平,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結合時政和地域特色開展主題式德育活動,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奉獻、友愛、互助的品質。定期開展“特色校園”系列活動,內容涵蓋文化、藝術、體育等,為學生提供展現自我的舞臺。
管理不但要有制度更要有溫度。作為學校管理者,在制定學校制度時要充分征集各方意見,制度內容要合理。在學校重大問題的決策中,要廣泛協商,取得共識,執行過程要公平。只有不斷優化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效能,才能助推薄弱高中發展。
作者單位:陜西省神木市第七中學
落實“雙減”政策,促學生全面發展
張海蘭
教育是改變人、培養人、成全人的工作,學校是育人和實施“雙減”的主體。西安經開第三小學高度重視“雙減”工作,充分發揮學校辦學特色,積極謀劃、精心組織、系統推進,著力抓好“三個課堂”建設、細化作業管理,豐富課后服務托管課程設置,讓教育遵循學習規律,回歸教育本質,合乎成長需求,全力推動“雙減”工作落地落實。
為落實課堂改革,西安經開第三小學按照“自生長”課堂要素,構建了“志勤少年同探討—激趣導入明目標—小組合作深探究—檢測練習堂堂清”體系,通過學生質疑、教師引導、合作探究、隨堂檢測或拓展,最終實現“堂堂清”。課堂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不僅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也拓寬了學生的學習空間,提高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
在作業管理上,學校在科學設計作業、嚴格作業批改、分層作業輔導反饋等方面都做了細致規定。學校以學科組為單位,整合創新作業設計,精設精選。各學科教師針對學生的差異化特征,分層布置作業,提高作業的科學性與實效性。學校構建了“控制時長—分層設計—自主選擇—作業評價”的創新作業設計流程,做到了“四個重視”,即“統籌管理,重視控制時長”“關注學情,重視分層設計”“作業超市,重視自主選擇”“關注效果,重視作業評價”。
學校開設了符合學生認知特點和興趣愛好的自選課程,為學生提供了39種學習渠道,豐富了“第二課堂”的內容,優化了教育資源,提高了學生的審美情趣。
學校構建了獨立的研學體系,引領學生走進大自然、場館、基地等,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真知。學校開展了如“探尋紅軍的足跡”“二十四節氣”“走近屈原”“中秋佳節話團圓”等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實踐、探究,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作者單位:陜西省西安經開第三小學
“陽光成長五部曲” 助力幼小銜接
楊 玲 柳青青
為深入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陜西省教育廳《關于規范“幼小銜接”工作的指導意見》,讓幼兒能夠輕松愉快地適應小學生活,東仁堡小學按照市區相關要求,多措并舉,奏響“陽光成長五部曲”,切實做好幼小銜接各項工作。
“家校協奏曲”,保持教育一致性。學校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及時召開全校家長會、年級家長會、班級家長會,做好教育政策宣傳、辦學理念解讀、教育方法交流,奏響家校協奏曲。
“入學開幕曲”,良好習慣早養成。起始年級是習慣養成的黃金時期,學校隆重奏響入學開幕曲,開展系列習慣養成教育活動。學校錄制習慣養成教育微課,制訂《東仁堡小學一年級學生行為習慣評價量化表》,從“讀懂規范、遵守規則、形成規矩、優美書寫、靜心閱讀”五個方面做好學生行為習慣過程記錄及評價激勵。
“課堂進行曲”,起跑線上同出發。學校嚴格落實“零起點”教學要求,開齊開足各類課程,開好“三會”,即一年級工作會、幼小專題教研會和學科組教研會。上好“一課”,即常態課。落實零起點教學,不拔苗助長,不超標教學,采用輕松愉悅的教學形式,寓教于樂。
“學科交響曲”,全面發展“樂”成長。為了落實“全面發展”的育人宗旨和“臻美敦仁·求美至善”的美育理念,我們堅持“五育”并舉,努力踐行“德鑄魂、智固本、強健體、美育心、勞淬煉”的協同融合發展。
“幼小二重奏”,暢通交流穩過渡。學校與幼兒園堅持開展“走進小學”交流活動,學校先后邀請寶雞車站幼兒園、寶雞市民族幼兒園、寶雞市金臺區惠西幼兒園等來校參觀體驗,讓幼兒感受豐富的小學課程,消除畏難情緒,激發幼兒對小學學習的信心。
作者單位:陜西省寶雞市金臺區東仁堡小學
推進“雙減”改革 點亮“幸福教育”
王軍寧
為了落實“雙減”政策,加強“五項管理”,全面推進綏德實驗中學“創辦幸福教育”的辦學理念,學校全體領導、黨員、教師通過多次會議、反復討論、摸索實踐,逐漸形成了思想認識高度統一、組織管理高效有力、行動落實上下一致的良好局面。
堅持理念先行。在“以革命之火點亮幸福教育”的辦學理念下,學校全面開創“幸福教育”的新局面。“幸福教育”即讓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感受教育的快樂、體驗教學的幸福;讓學生感受生活成長的幸福,讓學生能夠幸福地學。
堅持家校共育。學校教育離不開家庭教育,學校的教育改革更離不開家長的理解與支持。學校通過升旗儀式、主題班會、講座、微信公眾號等方式進行積極宣傳,教育學生和家長理解并支持“五項管理”及“雙減”工作,達到家校共育的目的。
堅持“雙減”改革。綏德實驗中學首先大力開展教科研活動。積極開展“人人公開課”“名師示范課”等教科研活動,組織教師學習課程標準、答中考試卷,提高教師的科研意識,增強教師教育科研水平。其次強化教學管理,以督查促落實,以督查促提升。學校形成了校領導班子巡查、中層專項檢查、教研組長自查、班主任值班檢查四級管理機制,實現督查工作的全方位、全覆蓋。嚴格執行學生作業審核、動態監測和公示制度,統一作業布置要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征程萬里風正勁,勠力同心再出發。綏德實驗中學將以“三個課堂”為抓手,致力于 “以革命之火點亮幸福教育”的辦學理念,積極營造讓學生健康幸福的成長環境,努力創辦“家庭式的幸福教育”。
作者單位:陜西省榆林市綏德實驗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