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商洛市把“辦好家門口的學校,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作為促進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建設教育強市的重要舉措,堅持優先保障、政府主責、內涵發展、改革創新,全面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創建工作,城鄉之間、區域之間、學校之間教育差距明顯縮小,廣大群眾共享教育改革發展成果,對教育的滿意度大幅提升。      

先行先試超前謀劃,凝聚共識全域推進。該市2016年整市率先通過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評估認定以后,全市迅速確立“更高水平、更加均衡、更有質量”教育發展目標,全力推進創建工作。一是抓示范。2016年初,該市政府即部署在商南縣開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試點工作。2018年,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統籌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促進優質均衡發展的實施辦法》,確立了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五項措施”,指導縣區開展優質均衡創建工作。二是抓規劃。組織調研摸底,2020年印發了《商洛市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實施方案》,明確了全市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規劃安排。7個縣區政府結合各自實際,分別出臺創建工作方案,明確創建工作時間表和路線圖,簽訂軍令狀。三是抓落實。2018年12月,該市政府召開了全市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推進會,市政府分管領導親自安排部署,相關部門、縣區政府表態發言,全市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創建工作全面推開。2019年全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推進會上商南縣政府介紹了創建經驗,2022年教育部確定商南縣為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先行創建縣區,目前全市1個縣經過省督導評估、2個縣經過市級評估和過程督導。      

健全機制落實責任,協同推進形成合力。該市市委、市政府將義務教育優質均衡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連年寫進政府工作報告。尤其是市第五次黨代會上,市委書記提出要聚力打造“一都四區”,要求“推進城鄉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實施學前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傾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全市“兩會”上,市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講到“要增加經費投入和學位供給,持續深化教育管理改革,抓好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創建”。全市教育工作會議上,分管副市長也對創建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一是健全管理機制。全市堅持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人大監督、政協支持,市委、市政府先后出臺《商洛市深化基礎教育內涵發展提升教育質量的實施意見》等20多個配套政策文件,保障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有序推進。二是健全協同推進機制。市委辦、市政府辦印發《關于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改革的責任清單》等文件,明確財政、編辦等29個部門任務分工,構建“政府統領、部門參與、齊抓共管、綜合施策”工作推進機制。三是健全督導考核機制。市委、市政府將優質均衡創建工作成效作為評價考核縣區政府和黨政領導履行教育工作職責的重要指標,并納入縣區和相關部門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出臺獎勵、問責、約談、通報等制度10余項,3年來開展教育專項督導20多次。      

強化保障破解難題,加大投入力促均衡。該市市委、市政府把優化資源均衡配置作為夯實優質均衡發展根基的基礎。一是優化校點布局。市委、市政府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強城區和鎮村寄宿制學校小規模學校規劃建設的實施意見(試行)》等一系列政策舉措,穩步推進城鄉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調整,2020年以來,全市調整撤并義務教育學校62(含教學點55個)所,新建學校32所,城鄉學校布局更加合理。二是優化辦學條件。2020至2022年,投入資金49億元,新建改擴建學校70所。實施農村中小學建設項目556個,完善學校體育、健康教育場地388處、設施2839套,建成33個籠式足球場、150多處體育健身工程。改造學校旱廁550個,購置教學儀器設備3.1萬臺(套),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基本實現標準化,2023年全市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學校達標率有望突破60%以上。三是優化師資結構。2020年以來通過事業單位招聘、高層次人才引進、公費師范生、特崗教師招聘等渠道為全市中小學幼兒園補充新任教師1320名,多種形式補充體音美專兼職教師967名。全面落實鄉鎮工作補貼和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形成了“越往基層、越是艱苦、待遇越高”激勵機制。校長教師交流輪崗、掛職培養鍛煉、鎮域內緊缺學科教師“走校”實現常態化。四是優化教育質量。強化優質學校龍頭引領,堅持以城帶鄉,以強帶弱,以點帶面,多形式全域組建“名校+”教育聯盟,實現城鄉教育聯合體全覆蓋。推行集團化辦學,發揮城區優質學校優勢,實行“大學區”管理,實現教育教學“六統一”“四共享”,辦學質量整體提升。      

深化改革創新驅動 激發活力內涵發展。全市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在加快全域一體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中不斷展現更大作為,深化改革,創新管理,努力辦好家門口的每一所學校。一是“底線性工作”抓牢。圍繞教育事業發展的基本要求和底線標準,抓牢校園政治及意識形態安全、校園安全、師德師風建設、清廉建設四項“底線性工作”,教育大局安全穩定。二是“常規性工作”抓實。結合教育基礎工作和常規需求,抓實學校精細化管理、教育質量提升、教師隊伍建設三項“常規性工作”,把實施素質教育貫穿于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改革發展全過程。三是“重點性工作”抓強。圍繞教育公平,抓強教育黨建、校園長培訓、學校基礎設施建設、家校共育四項“重點性工作”,有效破解優質均衡難題。四是“探索性工作”抓緊。聚焦教育發展導向和發展需求,抓緊教育協作、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新形勢下教師管理機制、學生必要懲戒機制四項“探索性工作”,為教育事業持續高質量發展蓄能。五是“突破性工作”抓好。結合工作成熟度和群眾新期盼,抓好教育創新發展、教育資金爭取、校園安全管理水平三項“突破性工作”,充分釋放辦學活力,激發學校內涵發展。 


責任編輯: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