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政策落地后,學校要加快實現優質均衡,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改革評價機制,推動基礎教育格局的整體性變革,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學校要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參加課內和課外的體育鍛煉,教師要積極探究體育教學的新方法、新途徑,有效提升體育教學質量。

2020年陜西省教育廳下發了《陜西省初中學業水平體育與健康考試工作方案》,要求各地市區按照該文件精神,把增強學生體質作為學校教育的基本目標之一。陜西省目前的中考體育考試滿分60分,陜西省安康市在2023年率先進行中考體育滿分100分的考試改革。作為一名在一線工作多年的基層教師,筆者針對當下的中考體育考試情況,經過多年的實踐研究,探索出“三分四位一體”的中考體育教學模式,有利于提升體育教學質量,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

  一、中考體育狀況分析

2020年云南省首次將中考體育考試分值提高到100分,隨后山東、河南、陜西安康等省市都宣布中考體育考試成績提高到100分,進一步提升了對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工作的重視。初中學生學習壓力大,學習時間長,參與運動的時間少,將體育考試成績計入中考總分,以考試為杠桿,引導學生積極參加鍛煉,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

  二、中考體育“三分四位一體”教學模式

近幾年,隨著國家對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視,連續出臺了多項關于學生體質方面的文件,要求學校開足開齊體育課程,落實“每天鍛煉一小時”的要求,積極開展大課間,豐富學生的課后體育鍛煉形式,加強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工作。“三分四位一體”教學模式,即分階段、分項目、分層次,四個測試項目融為一體,主要針對九年級學生,依據中考體育考試項目,立足學生課堂體育教學,教師指導學生通過“三分四位一體”模式進行練習,一方面可以在短時間內提高學生練習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對初中體育教學、課余家長陪練監督、學生自練均有借鑒價值。

(一)三個學習階段

一般來說,運動技能的形成總要經歷由不會到會、由不熟練到熟練的連續變化過程。運動技能形成的過程通常被劃分為泛化、分化、鞏固三個相互聯系的階段,而運動技能的發展階段即動作自動化階段。

1.泛化階段

泛化階段就是通過教師的引導,傳授學生基本的運動技能和方法,歷時近3個月時間。在這一階段,教師要抓住每個技術動作的要點和學生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教學,以正確的示范和簡練的講解幫助學生掌握動作,不過多地強調動作細節,這個階段學生的動作表現往往是僵硬和不協調的,這也是學生進行體育考試項目學習的初級階段。

2.分化階段

分化階段大約需要3個月。經過不斷的練習,學生對運動技能的內在規律有了初步理解,一些不協調和多余的動作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糾正。此時,大腦皮層運動中樞興奮和抑制的過程逐漸加強,由于抑制過程加強,特別是分化抑制得到發展,大腦皮層的活動由泛化階段進入了分化階段。因此,學生練習過程中的大部分錯誤動作得到糾正,能比較順利和連貫地完成技術動作。在這一階段,學生初步掌握了技術動作,但仍不扎實,遇到外界干擾(如有外人參觀或參加比賽),多余和錯誤動作可能重新出現。在這一階段中,教師應注意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使學生精確掌握整套動作。

3.鞏固階段

鞏固階段需要2個月。通過反復練習,讓學生熟練掌握每個測試項目的技術動作,建立動力定型。在鞏固階段,學生的個體意識逐漸增強,教師可以依據考試的評分標準自行進行測試檢測。但鞏固階段并不意味著一勞永逸,學生要通過繼續練習不斷提高動作質量,教師應對學生提出進一步要求,指導學生學習技術理論,這樣更有利于鞏固動力定型,提高動作質量,促使學生動作達到自動化程度。

(二)“四位一體”教學模型的構建

通過三個階段,引導學生將考試的四個項目融為一體并進一步提升速度、力量、耐力等。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建立對中考體育測試的正確認識,提高學生中考體育的專項成績,最終培養學生的健康體魄,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分四位一體”教學模式貫穿于學生九年級整個教學過程之中,每個階段有不同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體育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基本訓練情況,通過教學檢測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策略,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多加練習。

  三、體育教學的發展路徑

“萬丈高樓平地起”,沒有1—8年級的身體鍛煉,九年級體育教學質量是很難保持的。“三分四位一體”教學模式貫穿于學生中考體育測試的教學過程中,需要進一步優化:第一,體育教師要正確認識當前體育教學改革的形勢,積極參加各種專業能力培訓。第二,在體教融合的大背景下,教育行政部門應該想辦法增加學校體育師資的配備,讓專業人干專業事。第三,學校每學期要安排一定的經費,用于改善學校體育場地和器材狀況。第四,學校要落實“每天鍛煉一小時”,開展形式多樣的大課間活動、課后延時服務活動。第五,布置合理的體育家庭作業,培養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第六,學校要和體育組制訂符合學校實際情況的學校體育運動實施方案,并落實到位。第七,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體育教師的專業培訓力度,提高體育教師和兼職體育教師的專業水平,讓更多喜歡體育的教師參與到體育教學中,彌補師資不足的問題,并注重加強督導和檢查。第八,利用名師工作室等平臺,發揮輻射引領作用,促進本地區體育教師的專業成長。第九,學校應每年定期舉行大型運動會、球類比賽,以賽促提升,以賽促發展,遴選更多有體育特長的學生進入專業的機構進行培養。第十,學校應每年組織召開體育教師的座談會,共商體育發展之策。

總之,體育教學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深化教學改革,堅持教會、勤練、常賽,構建科學有效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新模式,幫助學生掌握1—2項運動技能,促進中小學生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等核心素養的養成,助力體育強國和健康中國建設。

作者單位:陜西省咸陽市興平市秦嶺中學;陜西省西安市鄠邑區第八中學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