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我們來做一個性格測試,大家一起緊握雙手,手指相扣,看看自己哪一只手的大拇指在上面?換成相反的姿勢后你心里感覺如何?”2月16日下午,渭南市尚德中學高一(4)班的生涯教育課如期舉行,指導教師于蕾以一組活動“熱身”開場,帶領學生了解性格分析方法,進行職業性格認知,然后過渡到職業方向引導……與此同時,其他7個班的教室里,生涯規劃課也在熱烈進行中。

這是尚德中學開展生涯教育的一個真實寫照。近年來,渭南市尚德中學以育人方式改革為目標,緊扣學生發展,大力開展生涯教育,以適應高考綜合改革要求,引導學生科學認知自我、找準未來方向。

“我們學校的生涯教育是一步一步探索出來的。”尚德中學學生發展指導中心主任勾學武說。2016年,由多校合并的尚德中學,借鑒東部沿海地區學校辦學經驗,成立了學生發展指導中心,正式開始了生涯教育的實踐。“雖然之前也外出學習過,但是中心成立之初,我們還是找不到工作抓手,最后沒辦法,就從高考志愿填報入手,引導學生和家長關注考生興趣和職業目標……”時隔多年,勾學武把這種探索稱作“生涯教育倒推法”。

20230615092040582-86-b2721.jpg

這個嘗試為尚德中學的生涯教育打開了局面,學校健全了機構、完善了機制,開始了集學業教授、生涯教育、心理輔導于一體的校本化實踐。

起初,針對學生對生涯教育認知不足、參與熱情不高的實際情況,尚德中學學生發展指導中心設計了課程菜單,供學生選擇。菜單分為心理教育、生涯教育、家庭教育三大類,從高一至高三階梯式開展主題課程,深受學生和家長歡迎。“隨著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和2020年《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實施意見》的陸續出臺,對學生進行理想、心理、學習、生活、生涯規劃等方面的指導越來越重要,亟須開展系統化、體系化的教育,所以我們在課程菜單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了校本課程,并隨著實踐應用不斷完善。”勾學武說。

據了解,尚德中學的校本課程1.0版主要由12個主題和高中生生涯規劃檔案以及生涯規劃書案例組成。2020年,該校在多年實踐的基礎上,結合國家對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要求,對該課程進行了系統化修訂(即2.0版),分為6大章19小節,從課中活動、課后任務兩方面著重指導學生進行自我認知和生涯規劃。隨著2022年6月陜西省高考綜合改革的全面啟動,尚德中學針對秋季入學的高一學生,又修訂完善了生涯規劃課程內容,按照“主題+單元+內容+課時”的模式重新進行了梳理(即3.0版),分為生涯認知(政策認知、自我認知)、生涯探索(大學認知、職業認知、專業認知)、生涯決策(智慧選科、生涯管理)3大主題、7個單元、21項內容,每周三下午安排一節生涯規劃課,8個班分別在各自教室進行。

“高中學生在自我認知方面普遍有著強烈的需求,但是學生對外部環境的認知還比較空白,所以整合校內外資源,是學校生涯教育的一個重要渠道。”于蕾說。

在實踐中,尚德中學學生發展指導團隊發現,學生生涯教育要落地實施,必須以心理輔導作支撐,與學業指導相結合。因此,依托生涯規劃師、班主任和學科教師三支隊伍,尚德中學組建了一支80余人參與的指導團隊,統籌一體謀劃、交叉開展工作。據悉,三支隊伍各有側重,生涯規劃師從生涯輔導體系入手,班主任從班級指導體系入手,學科教師從課程滲透體系入手,“三管齊下”做好生涯教育的管理和實施。

在學業指導、心理輔導常態化的前提下,尚德中學除了每周一次的生涯規劃常態課之外,還積極開展新生入學教育、生涯游園活動、夢想系列主題班會以及知名高校、優秀校友和家長風采宣講展示等活動;在日常教學中滲透生涯規劃,引導學生關注學科發展方向,樹立個人職業目標。為了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尚德中學整合校外資源,大力舉辦生涯研學、生涯訪談等系列活動,帶領學生走進高校校園、共建單位和家長就業地,與各類工作近距離接觸,體會各行各業的特點;指導學生利用假期開展職業訪談,與親朋好友深入交流拓寬眼界。“我表哥是口腔醫生,在充分了解了他的職業后,我深受啟發,結合學習情況和興趣愛好,我打算報考臨床醫學專業,將來成為一名醫生。”高一(10)班學生楊成麒說。

此外,尚德中學還建立了學生發展指導庫,引入生涯測評系統,從興趣愛好、專業傾向等多個方面進行測評,專業導師、班主任和學科教師依據測評結果對學生進行跟蹤指導,讓學生在高中三年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

“我省高考綜合改革的啟動實施,將生涯教育推到了高中教育教學的重要位置。”勾學武認為,對2022級高一學生而言,生涯規劃將影響他們選科和高考后的志愿填報,所以,生涯教育不僅僅是學校的事,家庭和社會也要參與進來,共同營造立體式育人環境,為學生完成高中學業、適應社會生活、接受高等教育和未來職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