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農村學校學生物理實驗操作能力
作者:劉旺東
發布時間:2023-06-13 10:07:27 來源:陜西教育·教學
提高農村學校學生物理實驗操作能力,能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感受到物理學科的魅力,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這樣不僅對學生當前的學習發展有所幫助,還能在學生未來成長的路上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一、農村學校學生物理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過分重視升學率
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升學率一直都是學校所關注的焦點話題,如何有效提升學校的升學率,是學校發展建設的關鍵所在。實驗在學生的升學考試中雖然占據一定的分值,但是其分值比重并不如理論考試分值大,而農村學校的基礎教學設備本身就不及城市學校,學生的實驗需求很難得到有效滿足。
在平時的教學中,為了保證升學率,教師會將目光更多地聚焦于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身上,對于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所投入的精力相對有限。如在開展實驗教學時,教師會重點解答學習成績優秀學生所遇到的問題,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很難被關注到,在無形中就會對這部分學生的學習成績產生深遠影響。此外,在實驗活動期間,教師也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設置的實驗任務難度相當,導致部分物理成績一般、實驗動手能力差的學生無法順利完成任務,進而對物理學習的興趣也逐漸降低。
2.教學目標不明確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城鎮化速度的加快,農村空心化問題加劇,農村學校生源數量逐漸減少,這也就導致部分教師產生錯誤認知,如教師不設立明確教學目標,造成學生學習意識淡薄等。即便有些教師在課堂上設立了教學目標,但也很難實現,浪費了寶貴的教學時間和精力。此外,還有部分教師的教學目標設置不科學、不合理,如在實驗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將難以突破的知識點作為教學重點,實驗也是圍繞這些內容展開的,無形中加大了實驗的難度,學生對于一些基礎的實驗內容都還沒有掌握就進行難度較大的實驗,這無疑是本末倒置的,進而也滯后了學生物理素養的提升。
3.教師對物理實驗教學的重視度較低
要想優化農村學校物理實驗教學質量,幫助學生學習和探索物理知識,教師就要及時轉變教學觀念,明確實驗在物理這門課程中的重要性,積極更新自身的知識體系,為實驗教學的高質量實施做好準備。結合實際的教學現狀來看,當前農村學校學生物理實驗操作能力之所以不高,與教師對物理實驗教學不重視有一定關聯。
在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的思想過于傳統,他們認為理論知識更為重要,因物理考試中的實驗占比低,再加上農村缺乏良好的實驗條件,即便自己有心要做好實驗教學,但由于農村缺乏實驗場地以及器材等,使得自己在開展相關工作的時候無法高質量推進。因此,在未來的時間里農村物理教師不僅要提升對實驗的重視程度,還要想辦法倒逼學校落實實驗場地以及器材等設施。
二、提高農村學校學生物理實驗操作能力的策略
1.加大實驗設備投入力度,優化實驗教學條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從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要想提高學生物理實驗的操作能力,學校就要重視物理實驗對于學生成長以及發展的重要作用。在未來的教學管理中,學校要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力度,購置各類實驗設備,以滿足學生學習發展的需求。當前,農村學校物理實驗教學中存在儀器設備陳舊、配備的儀器不夠規范、人員配備不足等問題,因此極大降低了實驗室的利用率。
為了滿足學生的實驗需求,當前農村學校的實驗教學一般都是通過分組方式進行的,即每2~4人為一組,在這個過程中有部分學生沒有全程參與進來,因此他們對實驗教學的掌握很片面。但中考實驗為了判斷學生的獨立操作能力、思維能力等,會要求學生個人獨立完成實驗。基于這樣的原因,學校加大投入力度,優化實驗教學條件就顯得尤為必要了,這樣可以讓每個學生單獨完成實驗,充分鍛煉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了解他們在自主操作環節中存在哪些缺陷和不足,然后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針對性引導,以此來優化實驗教學的質量。與此同時,學校還應對實驗室教學條件進行優化和改善,對實驗室的各項器材設備及時進行清點,了解其是否與標準要求彼此匹配,做好管理記錄等工作。
2.落實學生實驗管理制度,保證實驗課程的充足性
當前,農村學校依然沒有充分認識到物理實驗的重要性,在實驗教學開展期間,課程安排數量有限,課程內容不達標,導致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教師的教學經驗不足,對物理教學的理解認識片面等。為了更好地解決相關問題,助力農村學校學生物理實驗操作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落實學生實驗管理制度就顯得頗有必要。
在具體的教學工作中,學校可以對所開設的實驗課數量以及教學效果等進行考核與分析,對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進行常規化檢測,了解學生是否已經掌握教師所教學的實驗知識,后期還有哪些地方需要進一步改進和優化的。教師可以通過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強化學生的實驗次數以及操作質量,側重對學生各方面的實驗技能進行訓練,以規范實驗操作的流程與技巧。
3.應用合作實驗課堂模式,提高各階段學生的實驗操作水平
在實驗操作期間,部分學生對實驗操作的興趣較低,不愿意主動配合教師開展工作,主要是因為學生本身的物理實驗操作技能薄弱,他們對教師在課堂上所講解的物理知識掌握不夠全面,實驗操作環節不懂的地方較多,因此會抗拒參與實驗操作。針對以上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嘗試應用合作實驗課堂教學模式,以提高各階段學生的實驗操作水平。即在開展實驗教學時,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物理成績、實踐動手操作能力等,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然后就實驗內容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究,學生間相互幫扶,彼此進步。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對物理實驗產生興趣,進而更好地促進教學。
4.規范實驗操作,加強對學生的引導
教師可以通過課堂上規范化的實驗操作促進學生實驗操作能力的提升。在平時的實驗示范教學期間,教師要不斷提升自我操作技能,重點強調實驗的注意事項以及標準化流程等,以保證學生能夠在課堂上觀摩到標準、安全、準確的實驗流程,這樣學生在自主操作環節,也能夠更加順暢地完成相關實驗,減少實驗事故發生的概率。以實驗中“天平”的操作為例,在操作前需要先對天平進行調平,先調的并非是平行螺母,而是游碼,如果操作不規范,那么就可能會導致天平測量的精準度降低,這樣會對實驗效果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所以說,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引導,保證學生操作的規范性與合理性。
5.反復訓練,強化學生對實驗儀器的熟悉度
要想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辦到的事情,教師必須要轉變自身的思想認識以及價值觀念,經常性地安排學生進行實驗操作,以此保證學生能夠更加規范地使用實驗儀器。教師還要大力開展考核活動,在這類活動中,學生能夠感受到操作的趣味性,進而體現實驗的作用價值。
6.分時段開放實驗室,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為了保證每個學生都能順利完成物理實驗,農村學校可以分時段開放實驗室,讓學生結合自身的發展需要選擇實驗器材,以感受物理實驗室的多元自主性。同時,學校還可以經常性開展物理實驗大賽,在比賽中將學生的學習熱情充分激發出來,讓學生熟悉各類實驗器材、掌握實驗原理,保證實驗安全性的同時,促使他們在學習后期有更好的發展。
總之,提高農村學生物理實驗操作能力可謂是任重而道遠。對于教師來說,要積極創新自身的教學方法,立足農村學生的實際情況,挖掘出本土實驗資源,落實物理教學目標,提升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物理這門課程的樂趣所在,激發學生的實驗操作欲望,這樣就能夠有效提升物理實驗教學質量,助力學生更好成長、更快發展。
作者單位 陜西省榆林市橫山區韓岔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