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大學多維發力精準施策打造成才型資助育人體系
發布時間:2023-06-08 08:40:49 來源:陜西省教育廳網站
長安大學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多維發力、精準施策、與時俱進,推進學生資助工作迭代升級,打造“保障型—教育型—發展型—成才型”四型遞進的成才型資助育人體系,助力學生全面成長成才。
聚焦理念升級,構建學生資助完整體系。該校完善保障型資助,實施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獎勵與資助計劃,實現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100%全覆蓋。以和諧心理為目標推進教育型資助,實施“彩虹使者”心理關懷計劃,構建“四維四級”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素質強能為目標夯實發展型資助,實行從入學到就業全過程幫扶的“愛心、暖心、貼心”三心行動,一體實施入學綠色通道、學習生活資助、勤工助學崗位鍛煉、成長發展能力提升、就業創業幫扶、見習崗位鍛煉、畢業后跟蹤反饋等10大具體幫扶舉措。以成長成才為目標深耕成才型資助,實施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提升計劃,每年提供620多個素質能力拓展項目,助力學生全面成長成才。
聚焦完善機制,匯聚學生資助育人合力。該校加強頂層設計,成立學生資助工作領導小組,把學生資助中心升級為掛靠學工部的副處級機構,健全完善“學校統一領導、部門分工負責、院系緊密協作、班級積極配合”的四級協同工作體系。出臺《長安大學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精準資助專項行動計劃》等40余項規章制度,構筑了“成才型”資助育人制度體系。建立健全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資助育人協同聯動機制,實施結對幫扶計劃和家校聯動大走訪,建立學業困難“一對一”幫扶機制。近三年黨政領導干部、專任教師、學生朋輩與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結對幫扶共計約21200人次,走訪家庭經濟困難生近800人次。實施“新生教育工程”,設計了6大模塊、60個必修項目、95個選修項目,精準幫助學生“入好門、走好路、學好業、成好才”。設立德育實踐1學分,將德育教育納入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培養的第一課堂。設立國際交流視野拓展項目貧困生專項,資助學生參加雅思托福、演講口才、舞蹈形體訓練、書法提升等學習培訓。推進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開設公共藝術課100余門,每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大學期間必修一門藝術課程。
聚焦精準識別,筑牢學生資助堅實根基。該校堅持經濟識別與成長發展需求識別“雙輪”驅動,著力構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精準識別模型。通過生源地人均收入支出、校園地人均消費和家庭人口供養關系等基本統計數據分析、0835家庭經濟情況調查表及模型分析、生源地助學貸款學生統計、校園大數據分析、家校聯動大走訪、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動態管理等方式方法,互相比對、交叉印證,精準識別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經濟需求,精準識別準確率保持在97.75%以上。對全校消費能力最低的1000名左右學生進行“精準”資助,采取“隱形方式”直接將經濟補助打入學生校園卡。圍繞學生成長所需的責任意識、適應能力、溝通能力、領導才能、團隊合作、創新能力、文化欣賞、國際視野等15項素質能力,構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成長發展需求識別指標體系,通過抽樣調查與定量分析結合的方式,精準識別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共性化需求采取普遍性措施予以援助或引導,個性化需求有針對性地制定相應的資助計劃。
聚焦成長成才,打造資助育人全新模式。該校將思政元素融入資助育人各環節,構建“思想引領+課程教學+實踐教育+平臺保障”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培養模式,助力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成長成才。強化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弘揚“兩路精神”,打造《交通強國》等行業特色課程思政示范課程120余門,深耕誠信活動月、“榜樣力量 長大之星”學生宣講團進學院等品牌活動,實現課程思政、思政教育覆蓋資助教育培養各環節。突出課程教育,打造以《大學生助學教育與實踐》為核心的資助育人實踐課程群,建成5門省級一流社會實踐課程,開設《演講與口才》《大學生生命教育》等80余門通識課程,構建了“通識課程+專項課程”的一體化課程體系。深耕實踐教育,每年劃撥60萬元專項經費,設立創新實踐能力提升子計劃貧困生專項。實施創新創業與就業能力提升計劃,開設100余門創新創業課程,建設“愷英眾創空間”等大學生眾創空間,支持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創新創業。加強平臺保障,整合校內資源、校友資源、社會資源,建設了400余個勞育實踐基地、創新創業教育基地和實習實踐實地。
近年來,該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8%以上;40%以上在公路交通、國土資源、城鄉建設等重要行業領域就業,40%左右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重點城市就業,40%的學生響應國家號召赴西部地區、基層就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年均進入高水平大學深造人數超過800人,占升學總數的34%,并呈持續上升趨勢;國家獎學金獲獎者中46%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優秀畢業生獲獎者中45%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19%左右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入黨,年均人數保持在400人以上。《從傳統的“保障型”到新時代的“成才型”:高校資助育人體系的探索與實踐》獲得陜西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特等獎,獲批1項資助育人類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