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至27日,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港澳臺辦公室)黨總支書記、司長、港澳臺辦公室主任劉錦,黨總支副書記、二級巡視員余彬,二級巡視員張曉東和四級調研員劉嘉銘一行四人先后赴漢中市、商洛市、安康市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和陜西理工大學就“縣域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教育如何更好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和高校教育對外開放工作開展調研。陜西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省教育廳副廳長王海波,陜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楊盛濤,西北大學黨委副書記趙作紐、西北大學副校長賴紹聰先后參加調研。

20230604214327711-9-c18c9.jpg_scale.jpg

20230604214328634-76-41013.jpg_scale.jpg

劉錦一行先后到漢中市略陽縣、商洛市丹鳳縣、安康市白河縣的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職教中心等各級各類學校進行實地調研,通過聽取匯報、召開座談會、實地考察、開展訪談等形式,詳細了解地方教育投入、教師輪崗交流、留守兒童幫扶、教育資助、職業教育助力鄉村振興的方法和路徑、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使用和小學科學教育開展、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和學生課余社團活動、校園文化建設等工作。期間,調研組先后看望了正在開展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工作的部分江蘇、陜西支教人員,并分別召開了支教校長和教師交流座談會,聽取他們的支教體會和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并對支教人員表達了慰問。西北大學與略陽縣天津高級中學簽署了優質生源基地協議書,并舉行了授牌、捐贈文創產品儀式。

20230604214352328-30-c825b.jpg_scale.jpg

劉錦一行對各縣教育發展情況給予充分肯定。同時,要求各縣持續提升站位,把教育高質量發展放在重要的戰略地位,不斷加大教育投入,切實改善辦學條件;要持續強化師資隊伍建設,一如既往地推進校長教師交流輪崗,提升學校內涵發水平;要搶抓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和集團化辦學等機遇,積極整合優質教育資源,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確保教育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教育部國際司(港澳臺辦)也將繼續深化與各縣的對口幫扶工作,發揮職能優勢,搭建高層次教育交流平臺,爭取更多優質資源支持各縣的教育高質量發展,共同推進鄉村教育振興。

20230604214410803-33-174ab.jpg_scale.jpg

20230604214410984-48-9594e.jpg_scale.jpg

2021年9月,教育部建立了對口聯系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工作機制,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負責對口聯系陜西省漢中市略陽縣、安康市白河縣和商洛市丹鳳縣。兩年來,教育部國際交流與合作司高度關注3個縣的教育發展工作,經常性溝通了解工作,先后為3個縣安排了北大光華學院組織的鄉村振興千萬帶頭人培養計劃、田家炳基金會“鄉村振興”專項師資培訓項目、2022牽手行動計劃—英語教師培訓項目和“人文交流小使者”展示活動中國澳門行活動,先后為三個縣的教師隊伍建設提供支持。同時,組織了中國教育基金會-戴爾“互聯創未來”捐贈網絡教室電腦設備工作,協調施耐德電氣(中國)公司為白河縣職教中心捐贈50萬元用于建設“太陽能光伏實訓教室”,為略陽縣仙臺鎮中心小學和丹鳳縣第五小學分別捐贈了10萬元的整套音樂教育教學器材,為3個縣的教育硬件建設提供有效支持。

20230604214418723-19-b88f0.jpg_scale.jpg

20230604214418712-87-532d6.jpg_scale.jpg

陜西省教育廳對外合作與交流處,陜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辦公室有關人員,相關市縣負責人以及西北大學有關人員參加調研。

責任編輯: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