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日記 | 紅色基因 代代相傳
作者:李欣
發布時間:2023-05-30 16:29:42
校旗上閃爍紅軍的五星
腳下的路延續新的長征
我們是新一代紅軍小戰士……
在群山環繞的紅軍小學里,同學們的歌聲久久地回蕩在校園上空。
照金,一塊英雄的土地,一部紅色的傳奇。5月24日,初來這所紅色歷史文化底蘊厚重的照金紅軍小學時,被眼前這一幕深深地吸引住了,一棟棟整齊劃一的教學樓有序地坐落在群山環抱的大山里。
清晨,抬頭仰望,那是一潭清澈的近乎見底的藍天,那蔚藍之中,悠閑地游著片片云朵,此刻的紅軍小學顯得格外美麗壯觀。當第一縷陽光灑進宿舍樓時,學生們已經洗漱完畢折好被子在院子里勞動呢!打掃衛生是他們每天都必須完成的任務,在老師的帶領下,速度和效率不在話下,就連藏在冬青樹底下的枯樹葉子也被他們給扒拉了出來,再仔細地撿拾到簸箕里。一旁用耙子清理雜草的學生干得是有模有樣?!袄蠋熣f了,哪個組先干完就先吃飯,我們得趕緊點兒,要么就來不及吃飯了?!彪m然心里著急,但大家卻出乎意料的仔細、認真,各執其職的學生們干得是熱火朝天。
緊湊的時間,有序的節奏,更加凸顯出大家做事情的有條不紊性。早餐,一個雞蛋、一個肉夾饃或者一個菜夾饃,一盒奶或者一碗稀飯,是學生們儲備能量的主要來源。勞逸結合在這里可謂是演繹得淋漓盡致,每到一個節點,學校的軍號鈴聲就會響起,站在操場上監督學生們讀背英語課文的李老師說道:“趁著早讀,我會抽查每一位學生背誦的情況,學生們學的舊知識就能很好地得到鞏固,這樣我也能更好地、高效率地上新課了?!闭J真背誦課文的學生們前一刻還是個勞動小能手,瞬間,又站在操場上接受知識的洗禮啦!誰說小孩子不愛勞動,不懂得珍惜這大把的美好時光呢!我看呀,那是他們藏起了那束光環。
跟隨記者的腳步,一起來看看紅軍小學的老師們吧……
“我來學校不到一年,雖然沒有多少教學經驗,不過學校會給我們提供各種亮相課、展示課,而且我們也有一個叫青藍工程的項目——每個新老師都由一個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帶著,在教學方面會提供很多幫助,我們的教學水平提升的很快,每次都是滿載而歸。這里的孩子活潑可愛,我很喜歡這里?!睅c兒羞澀的韓老師自豪地給記者說出了自己內心的真實感想。這一節課,韓老師給學生們教的是兩位數的豎式加減法運算,雖然簡單,但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還是有點兒難度,演算的過程中總會出現各種問題,韓老師會不厭其煩地挨個給學生們答疑解惑。
說著一口流利英語的李老師,今年是她在紅軍小學工作的第七個年頭,開朗大方的她爽朗地說道:“在教學期間,我覺得自己最大的收獲就是童心,跟孩子們在一起無憂無慮的,很開心,每天早上上一節課,然后所有不快樂的事情都會忘記。而且我們學校有教學能手,還有學科帶頭人,每一次學習后都會給我們指導課程,特別是我們校長,對我們特別特別的好……”李老師是照金本地人,在這里也有她童年的美好回憶。她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像她一樣通過知識改變命運,將來能夠考一所更好的大學,用所學的知識貢獻社會,回報母校。
在了解校園歷史文化的過程中,記者和教齡最長的張曉麗老師聊了許久,這里是張老師的母校,也是她工作的地方,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照金人,張曉麗老師親眼看見了學校的一次又一次的變化。
2003年來到母校任教的張老師,一教就是20年。在以前一個班級最少是兩個年級,要么就是三個年級到四個年級,那個時候所有的科目都是由一個老師承擔,一腔熱血的張曉麗老師僅憑著一支粉筆職教到了現在。當記者問到是什么動力鼓舞著她一直默默無聞地堅守在這個崗位上時,張老師毫不猶豫地道出了她的心里話:“一個是受我母親的影響,因為我母親原來就是一名小學老師,當時我母親由于身體原因早早就過世了;還有一個就是我小學的班主任。那會兒我們這兒的交通特別不方便,村子所有孩子上學的時候都要過五條小河,每天放學班主任會把我們送回去,早上再把我們接到學校。記得每年到秋季連陰雨天時,河水漲高后,大家都過不了河,校長就組織老師早晚接送我們,把我們一個個背過河?!睆哪莻€時候起,張老師不僅僅只是崇拜老師這個職業,她還暗自下決心,長大后一定要回母校當老師。講完這一段感人的故事后,張曉麗老師哽咽道:“再有三年我就退休了,很舍不得這里,我希望孩子們能胸懷感恩之心,珍惜時光,努力學習,博學善思,能向紅軍戰士一樣不怕困難,敢于拼搏,勇于創新,將來做對社會,對人民有用的人?!?/p>
照金紅軍小學寄托著共產黨人的初心,寄托著老紅軍的期望,寄托著革命老區人民的夢想,是一面旗幟,一個方向,一種擔當。正所謂志向是天才的幼苗,經過熱愛勞動的雙手培育,在肥田沃土里將成長為粗壯的大樹……這就是幸福的源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