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架琴回到母校了,它回到了我音樂起步的地方,這是一種回歸,也是一種傳承。”著名作曲家趙季平站在西安音樂學院藝術中心舞臺上動情地說。

5月26日,西安音樂學院舉行“繼承與發展的交響”——趙季平先生鋼琴捐贈儀式。中國音樂家協會名譽主席、陜西省文聯主席、西安音樂學院名譽院長趙季平,陜西省音樂家協會主席尚飛林,西安音樂學院院長王真、副院長仲廷虎、強陸平、侯頡出席活動。各院系黨政和職能部門負責人、師生代表等200余人參加活動。校黨委副書記王剛主持捐贈儀式。

趙季平、王真、尚飛林共同為鋼琴揭幕

趙季平介紹了此次捐贈的初衷和鋼琴背后的故事,回顧了當年風華正茂的年紀,在西安音樂學院度過了9年難忘的求學歲月,以及廢寢忘食、如饑似渴地沉浸在音樂世界里學習生活的點點滴滴,對母校近年來的快速發展深表欣慰,對母校未來寄予美好祝愿。

趙季平表示,這架鋼琴是他人生中擁有的第一架個人鋼琴,是他1987年創作的電影音樂《紅高粱》榮獲第八屆金雞獎最佳音樂獎、1988年獲得陜西省人民政府獎勵后購買,承載著自己20多年的創作記憶,浸透著個人對中國民族音樂、對時代和人民的赤子之情和滿腔熱誠。“今天把琴捐給母校,這架琴回家了,這是一種回歸,也是一種傳承”。希望它能激勵廣大學子刻苦學習成長于西音,將來傳承優良傳統走出西音,保持對音樂的熱愛,心懷藝術理想,努力成為民族音樂文化事業的棟梁之材,在繼承與發展中勇攀文藝高峰,將弘揚民族優秀音樂文化的精神在一代又一代西音人中傳承下去。

王真在致辭中表示,趙季平先生是蜚聲海內外的著名作曲家,作為學校杰出校友代表、原院長和現名譽院長,他的創作植根于人民、植根于中國大地,成功繼承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藝術文脈,并憑借嫻熟的創作技法、深厚的音樂造詣巧妙融合古典與現代、貫通東方與西方,他創作的音樂作品特色鮮明,屢獲國內外音樂大獎,深受人民群眾喜愛,大量耳熟能詳的經典影視音樂作品更是被人們廣為傳唱,這架鋼琴見證了一部部具有中國氣派和東方精神音樂作品的誕生。他指出,趙季平先生將這架珍貴的鋼琴捐贈給母校,充分體現了趙季平對母校的深情厚誼,對青年學子藝術傳承的殷殷期望。學校將繼續教育引導師生在藝術創作與實踐中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守正創新,創作出更多弘揚中國精神、彰顯時代風貌的優秀文藝作品,用實際行動守護好這份珍貴的禮物,無愧于先生對母校的期望。

尚飛林在講話中表示,趙季平先生是西安音樂學院的杰出校友,更是享譽海內外的著名音樂家。在近60年的藝術生涯中,趙季平先生創作了千余部音樂作品,在中國音樂創作領域獨樹一幟。趙季平先生捐贈的這架鋼琴,不僅僅是一件演奏樂器,它陪伴了趙季平先生多年,見證了他一路走來的創作歷程,其中也鐫刻著中國音樂蓬勃發展的印記。他指出,此次捐贈是一次值得見證的歷史時刻,它將為陜西音樂界的發展帶來新活力,激勵陜西音樂界繼續秉承“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理念,發揚“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傳統”的創作思想,不斷在新時代火熱的生活中,譜寫動人的音樂篇章。

儀式上,西安音樂學院院長王真為趙季平先生頒發了捐贈證書和紀念品。儀式結束后,與會人員參觀校史館鋼琴展區。

趙季平于上世紀60年代就讀于西安音樂學院,之后曾擔任西安音樂學院院長,為學校事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多年來一直關注關心西音事業發展。此次捐贈的鋼琴,見證了1988-2008年間趙季平創作巔峰時期的重要作品,包括《霸王別姬》《秋菊打官司》《水滸傳》《大宅門》等大量膾炙人口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經典影視配樂作品。西安音樂學院校史館收藏并展覽這架鋼琴,將成為立德樹人和大學文化建設的寶貴精神財富,對涵養師生家國情懷,引領師生傳承“大先生”風范、勇攀文藝高峰具有重要意義。

責任編輯: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