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保護關系青少年健康成長和億萬家庭幸福,關系社會和諧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5月26日記者了解到,安康市委、市政府始終高度重視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特別是近年來,安康市各級各部門履職盡責、密切協作、狠抓落實,未成年人健康和受教育水平持續改善,法治建設和司法保護不斷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體系不斷健全,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水平穩步提高,校園欺凌綜合治理不斷深化,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保障持續加強,各項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也逐步構建起未保工作的“四梁八柱”。

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安康市共有0—17歲未成年人55.17萬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總數的22.13%;共有孤殘兒童434名、困境兒童29207名(其中事實無人撫養兒童878名、殘疾兒童3293名)、農村留守兒童10626名。安康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燕衛東介紹,為了解決好超過全市總人口五分之一的未成年人保護問題,安康市各縣(市、區)均成立了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各級民政部門首次依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承擔此項工作的牽頭職能。中省層面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各部門也積極推動制定相關配套政策。建成市、縣未保中心3個、鎮(街道)未保站89個、村(社區)兒童之家145個。各地聯動推進,組織開展系列宣教活動,營造全社會關心關愛未成年人的濃厚氛圍。各級政府各成員單位主動扛責、認真履責,未成年人家庭、學校、社會、網絡、政府、司法“六大保護”協同推進。

針對特殊未成年人群體保護、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未成年人犯罪和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問題等問題,今年4月,安康市政府召開了全市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領導小組(擴大)會暨重點工作推進會,對今后一個時期全市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作出系統安排部署,引導各級各部門未保工作者牢記國之大者,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難,把實事做實,好事辦好。圍繞未成年人保護領域群眾關切的問題,深入調查研究,靶向發力破解,加快建設“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政牽頭、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未保工作新格局。

據介紹,在家庭保護方面,安康市各縣(市、區)充分利用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家長學校等現有資源,對有心無力的家庭積極支持幫扶,提升家庭監護能力;對拒不履行監護義務的家庭,督促承擔法定監管責任;對符合法定情形的未成年人,通過司法程序指定相關部門或機構代為監護、妥善安置。在學校保護方面,教育部門督促各級各類學校建立留守未成年學生、困境未成年學生的信息檔案,并開展關愛幫扶工作。督促指導加強安全管理,落實安全教育,完善安保設施,保障未成年人在校、在園期間人身和財產安全。在網絡保護方面,網信部門規范網絡游戲、網絡直播和網絡短視頻的監管,遏制未成年人網絡沉迷行為。教育部門會同學生家長加強學生攜帶手機入校的管理。在社會保護方面,及時清理學校、幼兒園周邊營業性娛樂場所、酒吧、網吧、煙酒銷售點等場所。加強指導未成年監護人家庭教育,落實殘疾兒童救助制度,全力做好未成年人保護各項工作。

同時,在政府保護方面,加強特殊兒童群體的關愛和保護,積極動員鎮、村干部和廣大志愿者與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等困境兒童開展結對幫扶,有針對性提供各種關愛服務。在司法保護方面,人民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司法行政部門設立單獨機構或指定專門人員辦理涉未成年人案件。公安機關和其他有關部門依法維護校園周邊治安和交通秩序,設置監控設備和交通安全設施,預防和制止侵害未成年人違法犯罪行為。

來源:西安新聞網

責任編輯: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