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證書制度下活頁式教材的研究與開發
作者:李 晨
發布時間:2023-05-23 16:26:47 來源:陜西教育·高教
[摘 要]在“三教”改革中,教材的改革是基礎,新型活頁式、工作手冊式教材勢在必行,而“1+X”證書制度與活頁式教材又密不可分,在進行活頁式教材開發的時候必須緊密聯系企業,校企“雙元”育人進行教材開發工作。本論文以安全管理及應急處理課程中活頁式教材開發實踐為例,總結了活頁式教材的開發方法。實踐證明,采用活頁式教材不但有助于提高學習積極性,而且對學生掌握基礎知識、提升職業素養具有明顯效果,活頁式教材的開發方法也可同步應用到本專業的其他課程中,對提高本專業學生的職業素養和職業技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三教”改革 活頁式教材 “1+X”證書制度 安全管理及應急處理
陜西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課題,課題批準號:SGH20Y1618。
引 言
“三教”改革是實現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充分認識“教師、教材、教法”的內涵意義,把握“三教”改革的目標、原則及路徑,有助于實現高等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倡導使用新型活頁式、工作手冊式教材,并配套開發信息化資源。新型活頁式教材編寫靈活,運用專業知識,結合最新前沿政策,引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新型活頁式教材制定標準要求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習成果為導向,促進自主學習,弱化傳統固定教材編寫模式,引導構建功能性教材編寫,注重教材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將最新的行業標準和職業標準有機融合到教材中,使學校與企業、學生與崗位的連接更加緊密。
在“三教”改革中,教材的改革是基礎,是教學內容的支持和依據,是實施課程改革的重要載體。而且教材改革直接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直接影響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學質量,是新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任務。加快教材改革與創新,是更新教學內容、推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措施。在教學過程中,迫切需要教材和與之配套的教學資源來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參與度,從而實現傳統紙質教材向活頁式教材的轉型,以滿足高職院校的教學需求。
“1+X”證書制度與活頁式教材的融合
1.“1+X”證書制度
“1+X”證書制度與活頁式教材是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獨立的兩個部分,實際上兩者密不可分,并且“1+X”證書制度還是校企合作的又一座橋梁。
通過各個職業院校“1+X”試點的啟動和實施,企業實際人才需求、崗位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產教融合程度都會隨之深入。以陜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1+X”城市軌道交通站務職業技能等級(中級)為例,2021年4月學校組織學生進行考前培訓及考核工作,68名同學報名參加,其中54名學生拿到了站務職業技能等級中級證書,這些學生在地鐵公司招聘面試中的表現也非常優異。這無疑說明,“1+X”城市軌道交通站務職業技能等級考評內容可以作為專業相關課程活頁式教材的教學內容。“1+X”制度下的“課證”融合使教材隨之發生變化,相應的課程可以稱為“證書課程”,相應的教材可以稱為“證書教材”。
2.活頁式教材的開發方法
以安全管理及應急處理課程為例,進行活頁式教材開發時要做到以下三點要求:
(1)需要依托高質量教材。依據本課程教學內容,選擇全國優秀教材、職業教育與繼續教育類教材二等獎《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管理(第二版)》。該教材是基于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各崗位作業標準,在分析各崗位作業安全技能的基礎上,依據與現行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有關的法律法規及標準,結合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單位的安全管理規章制度編寫而成,內容選取側重于運營人員的安全基本知識與技能,可使學生了解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管理的基本知識,初步掌握各運營崗位的基本安全技能、事故預防能力以及安全應急處置方法等。按照該教材課程提綱對課程內容進行重構。重構原則是哪些部分適合活頁式教材進行授課,哪些部分需要傳統教材進行授課。重構后的課程內容見表1。
課程內容重構后分為三大模塊。第一大模塊為基礎理論模塊。因傳統教材大多以知識體系為主線構建教學內容,注重強調知識的系統性、完整性和連貫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相對扎實的理論功底,因此第一大模塊采取原教材加配套練習題的方式進行。第二大模塊為實操理論模塊,此模塊的學習難度較第一大模塊有所提升,針對此模塊的教材初步計劃采用學習加任務分析的方式,結合傳統教材和習題庫的方式進行學習,以提升學生對安全問題進行應急分析的能力和應急管理的能力。第三大模塊為應急處理模塊,應急處理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各種突發事件下的應急處理流程,能夠做出正確的判斷和積極的響應。因此,該模塊為活頁式教材的重點改革模塊,模塊教材需打破傳統教材的固定模式,在課程內容上按照每一項應急對應一次事故案例、并配套進行一次演練任務的方式進行教材編制工作。
(2)結合校企合作,與企業人員進行深度座談、共同研討,了解目前軌道交通行業的行業標準和職業標準,掌握行業企業用人的具體需求,將其結合課程教學內容,納入到課程講授內容中去,對課程內容進行一定的補充和調整,組建校企“雙元”教材開發團隊,實現校企“雙元”育人。
在安全管理及應急處理課程中,企業需要學生不但掌握安全基礎知識,學會設備操作,還需要具備一定的應急處理能力。而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過程中出現的應急情況非常多,在傳統教材中應急模塊的學習多為學習規章制度和應急處理流程,學習起來相對枯燥,容易讓學生失去興趣。進行活頁式教材開發后,我們將每一項應急響應與事故案例結合起來,將應急處理流程制作成任務單,以小組形式發放給學生共同討論學習。
(3)根據課程內容將現有課程資源與各大教學平臺上的優質信息化資源進行融合,深化教學方法改革,進行教學設計,根據需要對部分信息化教學資源進行自制,編制活頁式教材以及配套的課程信息化資源庫。
活頁式教材在安全管理及應急處理課程中的應用
1.活頁式教材與“1+X”考核內容的融合
安全管理及應急處理課程為城軌運營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開設于大二下學期,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應掌握運營安全的基本理論,學會運用安全分析和評價方法以及安全技術、安全管理的理論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并且具備處理城軌運營過程中出現各類應急事件的能力。
應急處理能力的提升是本課程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的一項重點內容,也是難點,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重點進行教學設計。但是對于這一部分內容來說,傳統教材上的內容大多為規定性的流程,缺乏實際案例的支撐,學生學習起來枯燥乏味。而應急能力的提升是需要大量的應急演練來進行鞏固的,因此在應急處理這部分的授課過程中亟需活頁式教材的支持,將大量事故案例和應急演練方案融入到授課內容中去。
將學生分為實驗班和普通班進行教學,對比分析活頁式教材在安全管理及應急處理課程中的應用效果,以課程中的站臺門故障應急操作模塊的內容為例,有以下主要內容需要掌握。
在“1+X”城市軌道交通站務職業技能等級(中級)證書考證實操中,有關站臺門的操作為A卷(單個站臺門關門故障)和B卷(單個站臺門開門故障),其中AB卷二選一進行考核,要求學生將單個站臺門關門故障和單個站臺門開門故障都進行熟練掌握(見表2)。
在與企業教師座談后,結合課程教學與“1+X”站務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考核所要求的實操內容,選取單個站臺門開門故障項目為例,進行活頁式教材的實踐學習。
針對兩種不同班型,采用相同的教學方法,課前發布學習資源,課中信息化教學,課后發布測試題進行鞏固。
2.課前發布學習任務
課前通過“智慧職教”發布學習資源,此次課前學習資源有三個:一是熟悉站臺門控制系統,學生需清楚掌握屏蔽門控制系統可實現系統級控制、PSL控制和緊急模式IBP控制、就地控制盒控制和手動控制。其中手動操作優先級最高,IBP控制模式比PSL控制模式高,系統級控制優先級最低。二是熟悉互鎖解除、旁路、先通后復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三是對單個站臺門不能開門的處理流程進行預習。
互鎖解除:因門故障不能發車時,在PSL上操作彈性自動復位開關,強制發送互鎖解除信號給信號系統,即使PEDC沒有收到門發出的ASD/EED關閉和鎖緊信號,ASD/EED互鎖信號也會優先傳送到信號系統。
旁路:通過站臺門門頭模式開關“手動開”或“手動關”位可以將該門單元從控制回路中脫離出來,不再接受SIG、PSL或IBP盤控制命令,且門體開關狀態不影響反饋給信號系統的“關閉鎖緊”信號,能夠保證正常運營,是保證先通后復的基本操作。
先通后復:為保障運輸,在設備故障但是不影響行車安全、乘客安全的情況下,應該先通車,再恢復設備故障的基本原則。
課前將本節課學習內容的前導知識提前發布到學習平臺上,并通過平臺監測學生的學習軌跡,發布測試,檢查學生課前學習的掌握情況。例如,什么是互鎖解除,什么是旁路,什么是先通后復,站臺門控制系統的優先級別依次是什么。針對以上基礎知識點發布測試題,可在短時間內掌握所有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基本掌握情況,并且可針對性地選擇某些同學進行重點測試。課前教師需將學生的學習和測試情況進行掌握,以便及時調整課堂教學方法。
3.課中開展小組任務
針對普通班,將課前學習資源的掌握情況進行難點解答、重點鞏固,然后采用傳統課件加傳統教材的方法進行授課,按照以教材知識體系為主線構建的教學內容,強調知識體系的系統性、完整性和連貫性,可以培養學生扎實的理論功底。按照教材對知識的編排順序實施教學。
針對實驗班,教師的角色由知識的傳授者變為學習任務的設計者、教學過程的策劃者、學習任務落實的組織者、學習效果的檢查者和督促者。針對此次授課內容,教師將單個站臺門不能開門的故障應急處理流程以任務單的形式發放給每個演練小組,簡單講述后展開小組演練,各演練小組按照隨機分配的固定角色進行演練。在演練過程中老師和其他未演練小組需要對演練小組的不足之處提出疑問,在演練過程中會用到課前預習的基礎知識,也是對基礎知識掌握情況的進一步檢驗和鞏固。演練完成后有意見的其他小組可以進行提問、建議,教師對講述小組和提意見小組給予經驗值獎勵,以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小組在演練及互評的過程中,也會發現自己演練方案的問題,及時進行調整以達到最優。
演練完成后根據學生演練的情況,教師及時調整授課內容,這也是活頁式教材最大的優點。若學生掌握效果不好,可根據演練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對各小組進行分開教學,查漏補缺;若學生掌握情況良好,則可進行事故案例教學,將事故案例以任務單的形式下發到每個演練小組。小組討論后,教師隨機提問一名同學回答“此事故中的問題在何處”,并且由小組演練正確的事故處理流程。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演練時可連線企業一線工作人員,聽取企業教師的點評。
4.課后發布作業
針對普通班和實驗班,課后發布相同的作業,要求學生以此類推,自行學習單個站臺門不能關門的故障解除流程,并進行故障應急處理演練。作業采用小組演練并錄制視頻提交的方式完成,由教師進行評價、打分。完成作業需要學生在實訓室自行進行,需安排好小組長對實訓設備進行保護,并嚴格管理小組成員的操作行為。在作業提交過程中,發現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的不足之處,在作業點評時進行知識更正,并要求按照正確流程重新錄制視頻并提交。
教學效果對比分析
在安全管理及應急處理課程的教學實施過程中,選取兩個班級(班級1和2)為普通教材授課,兩個班級(班級3和4)采用活頁式教材授課。經對比發現,采用活頁式教材授課的學生上課積極性比實施傳統課件教學的學生有明顯提高,并且個別學習認真的同學還可以帶著問題來聽課,上課回答問題的次數也有所增加,獲得的經驗值相對增加。
以單個站臺門不能開門故障模塊的課堂情況為例。圖1展示了課堂上人均回答問題的次數(一定程度代表了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和人均獲得經驗值(一定程度代表了學生回答問題的質量高低)。
以單個站臺門不能開門故障模塊的總評成績為例。模塊成績構成分為課程活動和課堂測試兩部分,比例分配為課堂活動成績占50%,課堂測試成績占50%。從班級考試成績的平均分(如圖2)可以看出,采取活頁式教材班級的模塊成績較高,平均分達到81.8和79.9。
經實踐驗證,在安全管理及應急處理課程中采用活頁式教材進行授課,不但對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很大幫助,并且對提高學生基礎知識掌握程度、提升職業素養具有明顯效果。
結 語
活頁式教材打破傳統教材的固定模式,具有靈活性高、內容更新快等特點,可以根據課程需求及時調整,更符合當下學生學習的特點,并且融合優質信息化教學資源,增強了教學的直觀性和趣味性,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可實現自主學習,努力探究,在學習過程中積極思考,可以帶著問題來聽課,主動與教師溝通,與學生溝通,促使學生掌握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內容,提高學生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活頁式教材還可以將行業企業標準納入進來,實施校企“雙元”合作開發教材,對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和職業技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本文以安全管理及應急處理課程為例探究的活頁式教材研究方法,同樣具備推廣應用的意義。首先需要依托優秀傳統教材,結合行業標準,將課程內容進行重構,將理論部分的知識按照傳統教材的安排進行學習,打好基礎。實操部分的知識在授課內容構建中,需緊密聯系企業進行校企“雙元”合作開發教材,將教學內容細化為靈活多變的學習任務,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按照下發任務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下一步教學計劃,以達到會操作、懂原理、會變通的效果。在進行活頁式教材開發的同時,還需注意構建較為完整的數字化教學資源,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活頁式教材的作用。可依托現有各個資源平臺,對資源進行篩選和深度整合,“因材施教”進行信息化教學資源的自制工作。活頁式教材的開發方法在本專業的推廣應用,對于提升本專業學生的職業技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劉芳.“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職院校教材建設路徑和策略研究[J].鄂州大學學報,2020,27(6).
[2]易穎俐,易穎博.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活頁式教材研究[J].河南農業,2020(24).
[3]張興然,謝勝利.自編活頁式教材的特點與開發實踐——以供用電技術專業為例[J].職業教育(下旬刊),2019,18(12).
[4]尹愛勇,顧薇,吳彬.“1+X”證書制度下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教學的改革與探索[J].汽車維護與修理,2019(22).
[5]陳高鋒,付建軍.活頁式教材設計及應用探索與實踐[J].陜西教育(高教),2020(5).
(李晨:陜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