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陰市“五堅持”建設高質量教師隊伍
發布時間:2023-05-12 09:41:29 來源:華陰市教育科技局
近年來,華陰市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扎實推進“轉三風、強隊伍、提質量”三年行動計劃和教育強市建設,以“三名+”建設工作為抓手,緊扣“教研教改暨教師能力提升行動”主題,堅持“輸血”“造血”兩手抓,大力建設高質量教師隊伍,奮力實施華陰教育高質量發展,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堅持黨建統領,拓寬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渠道。充分發揮支部“堡壘”、黨員“先鋒”作用,促進黨建工作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貫徹落實《陜西省師德師風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深入開展師德專題教育、開展重點問題專項治理,完善師德師風考評辦法和機制,推進師德師風建設經驗總結與推廣。扎實開展好師德師風教育月活動,常態化抓好《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等法規文件的學習貫徹。通過開展“我的育人故事”征文活動,“小崗位,大奉獻”演講比賽等活動,引導廣大教師努力提高自身師德素養。
堅持區域統籌,推動教師城鄉優質均衡配置。深化“名校+”教育聯合體的管理與運用,強化骨干校長、教師人才培養和儲備,深入推進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創新教師培養機制、模式、課程,加強教研隊伍建設,促進城鄉教育一體化優質均衡發展。開展“名校”教師與“+校”教師結對幫扶工作,發揮“名師”引領作用,扎實推進送教、走教、跟崗學習等活動走深落細。通過師德教育、結對幫扶、培訓交流等措施,為青年教師量身定制“成長清單”,促進青年教師快速成長,優化均衡城鄉師資隊伍,補齊農村階段教育短板與弱項,加快城鄉學校協同發展、高質量發展,確保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市創建工作。
堅持梯隊培養,建設高質量教師人才梯隊。扎實落實“三名+”建設和“三支隊伍”培訓“125”華陰模式。以“三名+”建設為平臺,提升名校驅動引擎、名校長發展引航、名師成長引領效應,優化“三名+”建設工作與“三支隊伍”培訓及重點工作互融互通。完善教科局、聯合體、學校三級培訓體系,實施分層分類精準培訓,開展青年教師上崗入職培訓、專業成長提高培訓等,注重培訓效果,加大教師“自我造血”功能。加強“三級三類”骨干教師的選拔、培養和使用,通過骨干引領、輻射帶動、全員培訓、靶向練兵,培養一批骨干校長和教師,夯筑教育提升的“四梁八柱”。
堅持教研引領,為教師專業發展賦能賦力。緊扣“教研教改暨教師能力提升行動”主題,深入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全面實施“課堂革命”,大力推進“三個課堂”建設,充分發揮“第一課堂”教育教學、“第二課堂”課后服務和“第三課堂”綜合實踐功能。創新教研模式,扎實開展每學期的聽評課月活動,持續強化校本研修,轉變教學方式,摒棄高耗低效的傳統教學模式,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常態化開展教學能手“同課異構”示范課展示及學科研討活動,不斷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引導青年教師制定科學的教師專業成長規劃,發揮勇于實踐、積極進取的精神,在工作中“唱主角”“挑大梁”,建立教師專業成長檔案袋制度,實行一人一袋,壓實自主發展和成才路徑。
堅持激勵保障,增強教師職業幸福感。建立健全教師榮譽表彰體系,華陰市每年表彰獎勵一批優秀校(園)長、先進教育工作者、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師德標兵、最美鄉村教師等,營造尊師重教和關心支持教育的濃厚氛圍。大力宣傳先進典型案例和優秀教師事跡,以典型事跡輻射帶動廣大教師,讓教師們感受身邊成功者的風采與人生價值,重塑教師職業的神圣崇高,增強教師職業滿足感和時代責任感。加強教師心理健康培訓,使教師掌握心理維護的知識和技巧,提高教師自我調適能力,促進教師職業價值的認知重建,塑造教師自信樂觀的陽光心態。開展豐富的教師讀書分享活動,用讀書學習豐厚教師的底蘊,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向書本學習,向專家學習,不斷提升教師的智慧,拓寬教師的成長空間,引燃教師對生命質量的追求,激發教師的職業自豪感和榮譽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