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標啟航 奮力前行
作者:高 娟
發布時間:2023-05-11 15:12:20 來源:陜西教育·綜合
“南轅北轍”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聽過,這個故事讓我們知道:每個人只有先看準方向,才能在人生道路上發揮自己的才能;人不怕走得累,也不怕走得遠,最怕的是方向錯了或沒有方向。
教師的專業成長也一樣,方向往往比努力更重要,目標比勤奮更有效。教師成長的快慢與工作目標和專業成長目標是否明確有著密切的關系。
1994年6月,我揣著畢業證跨出了陜西省榆林師范學校的校門。時光荏苒,執手教育28個年頭。從農村小學到城區小學,從英語教學、語文教學到數學教學,從普通教師到教學能手、骨干教師,再到特級教師、名師,從班主任到副主任、主任、副校長、校長,一路走來,我追逐著教育的夢想前行。回首過往,感觸如雨絲般揮揮灑灑,紛至沓來。
記得剛走出校園的我,沒有任何目標與夢想,被組織安排在榆林橫山郊區石馬洼農場子弟學校工作。這是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學校安排我擔任初一年級的英語教學和小學四年級的數學教學。“初生牛犢不怕虎”,當時的我被安排什么課就上什么課,對自己充滿了信心。那時候學校不組織聽課,也沒人指導我,就憑著我上學時的英語功底還不錯,也不知道自己采用了什么方法,學生的成績還算不錯。就那樣日復一日,我不看書、不學習、不備課,也不知給自己規劃未來……學校沒有組織研討、培訓和考察,我吃在學校、住在學校,就這樣安靜地一天一周一個月地過著教書的日子。直到第三個學期的一天,校長讓我準備一節課,因為教研室的領導要來檢查工作并聽課,那時的我不知道什么新的教學理念或者課標要求,就憑著自己的感覺準備了一節數學課,當時是教研室的陳老師聽課,我就按著我的思路進行著,一節課下來,自我感覺學生們的學習效果還算不錯。課后,陳老師對我說:“你的這節課講得還不錯,但是還需要指點,要是有人能指點的話你很快就會成長起來,只要努力,你遲早會成為一名好老師的。”隨后他又對校長說:“好好讓這個年輕老師鍛煉,多讓她承擔公開課示范課,她很有當老師的潛質。”我還清晰記得當時校長說了一句話:“娟娟,你還蠻不錯呀!加油!”在那一瞬間,我突然覺醒:“我也能成為好老師?我怎樣才能成為好老師呢?我要努力成為一個好老師!”反思過后,我發現以前那種安靜的教學狀態并不是我最終想要的工作狀態,我相信任何時候開始努力都不算晚,只要我的目標夠明確。
任教兩年后,我被選調進入城關小學,當時的校長是方治恩,以前我在城關小學實習時就聽過他的評課和指導,深知他在全區名氣相當大,所以我對校長、對這所學校充滿了向往。
開學報到那天,我小心翼翼地敲開了方校長的辦公室門,恭恭敬敬地站在他面前,輕聲地說:“方校長,我是來報到的新教師高娟。”現在我還記得方校長和顏悅色地詢問我的個人情況,并簡單地給我介紹了學校的情況……隨后我去見了副校長王善國,他對我說:“三(6)班的班主任楊老師轉崗教數學了,你來接手這個班的班主任兼語文老師,這個班的紀律和成績都不太好,你可要費心了。”我心頭一緊,不由自主地說:“校長,畢竟我畢業才兩年時間,從來沒有帶過語文,更何況我沒當過班主任,能不能給我安排數學……”我的話音剛落,王校長便和藹地對我說:“到城關小學來,就不能說自己不行,也不由得你選擇學科,安排什么你就做什么。好好努力,不要讓大家失望!”懷揣著緊張又誠懇的心情,我小心翼翼地開始了在城關小學的第一天。
還沒站穩腳跟的我在開學第一周就接到教導處了通知:聽我的亮相課。來到新的學校,接受新任務,不知道是我對環境還不熟悉,還是和辦公室的其他老師們不太了解,我沒有請教任何人,自己挑選了《瀑布》一課,準備了一個晚上。《瀑布》是一篇詩歌,我自以為準備得非常有創造性,亮相課上,我自信地踏上講臺,品詞析句,深情誦讀,整節課熱熱鬧鬧地進行完了。下課后,我還等待著校領導和聽課老師的表揚,沒想到教務處康主任卻只對我說了一句話:“你的粉筆字寫得太差了,要好好練習。”我回過頭去看黑板,才發覺那字真是潦草難認。“嗯,我一定好好練習!”我不好意思地回答。關于這節課,其他幾位聽課老師并沒有說什么,我以為除了粉筆字外,大家對我的這節課是肯定的。第二周開展了教研組示范課活動,當我聽完我們年級何瓊老師的示范課《荷花》后,特別是聽完同組老師對何老師課的點評,我才知道:我的第一次亮相課是失敗的。靜靜的深夜里,遼闊的星空下,我尋找自己在蒼穹中的位置,默默地給自己加油。我想上好語文課,我想與同事一樣在課堂上揮灑自如,我想讓學生愛上我的語文課。我要證明自己的優秀,我想找回學生時代的那份風采……
我一向自信快樂,所以這一次失敗并不會擊退我。我迅速調整心態,做好常規工作。每天,早早來到教室,仔仔細細整理室內衛生,工工整整寫好班級日志,認認真真帶領學生晨讀。唯恐自己的工作讓學生們不適應,唯恐他們因留戀前任班主任而不接受我。教學上,我主動向同事們請教,一有時間就坐在他們身邊,聽聽他們是怎么與孩子們溝通、怎么讓孩子們快樂地學習、怎樣生動有趣地開展教學的。一個月后,家長和學生們都把我當成了好朋友,在同級老教師的悉心指點下,我快速地適應了緊張的教學工作。每天更加努力、更加認真地備課、上課、批改作業、管理學生日常,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可能是亮相課的失敗使得領導不放心,幾周過去了,一天早自習,校長來到我們辦公室說下一節要聽我的課,聽到后我心里的失落感油然而生,以前的我是老師的得意門生,是同學中的佼佼者,可現在我怎么就讓領導這么不信任呢?當時的我心里除了緊張,更多的是難過。何瓊老師仿佛看出了我的心事,她告訴我:“方校長可是內行,你千萬別緊張,就按你平時的課上就行了,相信自己。”聽了何老師的話,最壞的情況也就是不讓我上課罷了。記得那節課是《揠苗助長》,課堂上我顧不上緊張,只想努力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出來。下課了,我等著校長的“批判”,可是方校長卻對我說:“你的進步真不小啊,有培養價值,好好努力吧!”我呆住了:我進步了?我有培養價值?我得到了領導的認可?那一刻,我品味到了幸福的滋味,從此我便更加努力了。
第二個學期開始了,學校組織青年教師上考察課。我便提前做好準備,精心設計,課前預習,課堂組織,小黑板的書寫,板書設計……每一個環節我都仔細揣摩,好好把握,對著鏡子練了一遍又一遍。功夫不負有心人,在課堂上我揮灑自如,板書工整美觀,內容重點突出。下課了,主任說:“士別三日刮目相看。”聽課老師們也向我投來了贊許的目光……
一年后,我申請轉崗,接任一年級的數學教學,記得當時領導同意我帶數學的理由是相信我教數學會比教語文更出色。接任后果然沒有讓大家失望。這以后,我經常上示范課、交流課,參加縣教壇新秀比賽。從最先的《加法的認識》《9加幾》到《除法的認識》《千米的認識》等,每節的課背后不知道自己打磨了多少遍……
教育無小事,我每天踏踏實實地做著平凡無奇的、每一個老師都會重復的小事,在做好這些小事的同時,我也在不斷思考,思考不同學生背后不同的家庭故事;思考著今天我要教什么,怎么教;學生學得怎么樣……就這樣,我在不斷的實踐與思考中,把小事做得踏踏實實,把每一節課備得扎扎實實,把每一節課上得真真實實。明確方向和目標,找到適合自己的成長方式,擬出自己的成長規劃,在教師專業成長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作者單位:陜西省榆林市橫山區第九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