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足家庭教育這塊短板
作者:王小勃
發布時間:2023-05-11 11:16:38 來源:陜西教育·綜合
當下教育,最后一塊短板是什么?
筆者以一個多年從事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和孩子家長的視角來分析后發現,我們當下的教育是“一條腿走路”。一條腿走路,當然就走不穩,走不遠,也走不好。
家庭教育是整個教育的起點和基礎,在塑造兒童行為習慣、文化素養、道德品行和價值觀念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家庭教育沒有完成這些工作,那么學校教育就要承擔起這些教育內容。然而,現實情況卻是很多家長將這些工作推給了學校,家長對學校教育的要求更高了,這也間接導致了一些家校矛盾。
于是,教育就出現了一些現象:全民都把幾乎所有資源投入到孩子智力能力的建設中去,其他方面卻很少涉及。這樣一來,我們就培養了部分“溫室學子”。這樣的孩子究竟能有多大的發展潛力?將來能夠給社會帶來多少正能量?
如今,網上時常流傳著一些案件新聞:孩子考上了清華,難以適應只能退學;孩子考上大學不會料理生活,家長只能跟去照顧;孩子因為考試成績不理想選擇跳樓等案例。
這些案例不斷警醒我們,需要深刻審視當下教育的問題。我先來舉幾種社會現象:
只要孩子不哭鬧,就把孩子放在玩具堆里甚至直接把手機塞給孩子,讓孩子一個人去玩。由于缺少陪伴,孩子只得默默獨處,長此以往,孩子就難以具備分享和合作的意識,孩子會更以自我為中心。
只要孩子不哭鬧,孩子要什么就給買什么。這給孩子建立起一種錯誤的認知:只要我想要,就必須有。長此以往,孩子就只懂索取而難以接受被拒絕甚至失敗,面對失敗會手足無措,繼而有可能采取一些極端或者錯誤的做法。
只要孩子愛學習,家里什么活都可以不用干,而且全家都圍著孩子轉。這剝奪了孩子作為家庭一分子參與家庭生活、承擔家庭責任的權利。長此以往,孩子就會缺少擔當意識,沒有責任感,甚至不懂得感恩。
家長經常以工作忙,生活壓力大為由對孩子采取放任態度,如果成績出現下滑或者長期拖后腿,家長就會覺得教師不盡心,學校沒教好。這就給孩子幫了倒忙:出現問題不是首先反思自己哪里沒做好,而是把所有責任推給別人,久而久之,孩子也就學會了推卸責任。
以上種種,在現實生活中并不少見,是當下未成年人身上或多或少存在的問題,當然也就是當下家庭教育缺位導致的教育困境。
面對困境,我們究竟該如何應對呢?
第一,家長要樹立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承擔起家庭教育的責任。要充分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要有與學校協同配合的意識,要主動關心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反饋孩子在家里的表現。家長要認識到,教育絕不僅僅局限于學習成績。孩子的道德品質、心理素質、責任意識等,都是需要重視并加以培養的,這是一個人一生的“必修課”。
第二,多措并舉開展家庭教育培訓,提升家長人文素養能力。學校要積極引導家長培養孩子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家校社聯合,協同育人。
只有這樣,家庭教育才能回歸本位,學校教育才能漸入正軌,我們的教育補齊這一塊短板,就能真正實現“兩條腿走路”,走上齊抓共管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作者單位:陜西省寶雞市東指揮中心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