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泉縣教育局“黨建引領”為“清廉禮泉”貢獻教育力量
作者:魏曉峰 韓娟
發布時間:2023-05-09 10:13:27 來源:禮泉縣教育局
禮泉縣教育局黨委按照清廉陜西建設總要求,圍繞清廉禮泉建設目標任務,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從廉政制度、廉潔文化和法治建設等方面入手,全力推進清廉學校建設,為營造清明、廉潔的禮泉黨風政風貢獻教育力量。
一是突出黨建引領,提升清廉學校政治保障作用。按照《禮泉縣貫徹落實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任務清單》要求,規范中小學校黨組織設置,選優配強黨支部班子建設,建立黨組織統一領導、黨政分工合作、協調運行的工作機制,推動中小學校黨組織、黨員隊伍和黨的工作強起來,充分發揮黨組織在清廉學校建設中的政治引領和政治保障作用。2022年,禮泉縣教育局黨委為9所規模相對較大的學校配備了專職副書記,創建禮泉一中、職教中心、逸夫小學、趙鎮學區四個標準化黨支部,金花、品格、京英幼兒園分別通過省市五星、四星、三星級支部創評驗收。
二是加強制度建設,完善學校廉政風險防控體系。健全學校各項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健全完善中小學校黨組織會議、校長辦公會議的會議制度和議事規則;完善學校財務公開、貧困學生資助、營養餐管理、項目建設、職稱評定及評優樹模、招生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在運行機制、工作流程、崗位職責、紀律要求等方面工作制度;建立學校小微權力清單和辦學行為負面清單制度;落實述責述廉、檢查考核、離任審計等制度,通過完善一系列管控制度,逐步把學校風險防控體系完善起來,推動學校廉潔工作制度化、規范化。
三是挖掘文化資源,厚植學校廉潔思想文化底蘊。依托唐昭陵歷史古跡,深入挖掘以唐為代表的歷史傳統廉潔文化;充分挖掘革命年代秋步月烈士英雄事跡,深化偉大的建黨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照金精神教育,傳承紅色革命文化中蘊含的廉潔文化資源;挖掘袁家村、白村等為代表的美麗鄉村建設中示范點經歷的崢嶸歲月和陜西欣農興勞動實踐基地所呈現的傳統勞作模式,傳承中華民族艱苦風斗、自力更生、玉汝于成的民族精神,弘揚傳統廉潔文化。同時,充分依托廉潔教育基地,開展實踐活動,舉辦廉潔講堂,講好廉潔故事,引導黨員干部師生樹牢廉潔意識。打造校園廉潔文化墻、清廉教育活動室,開通學校微信公眾號、校園廣播、家長微信群等,進一步壯大廉潔文化陣地,讓清廉文化浸潤校園,營造清廉文化氛圍,厚植學校廉潔文化底蘊。
四是強化法制意識,推進廉潔校園法治化進程。以思政課為平臺,將法制教育融入教育教學,寓于學生培養全過程,著重培養學生的法制意識,增強學生法制觀念,涵養學生法制精神,提高學生依法維權意識;運用法治思維依法治學,做到依法執教、依法管理,真正讓法治育人的理念融入學校的每項工作中;以法制進校園、主題班會、國旗下講話等平臺,開展普法宣傳教育。同時,將法治工作納入學校長期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納入學校領導考核中,進一步提升學校領導法治素養,牢固樹立法治觀念、運用法治思維依法治校,從而為廉潔校園法制化進程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