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30年來,閱讀與我如影隨形,是自我提升的法寶。作為語文教師、班主任,閱讀是我與學生同學共進從未懈怠的主要工作。

一、小區(qū)角,大功用

無論是網(wǎng)絡報道,還是我們身邊,有太多人因讀書改變了自己的命運。這樣的故事看多了,自然就會結合到自己的工作中:我該怎么做?我的學生該怎么做?上學的時候同學們就說我“博覽群書”,那個“博”字還有點兒意思——我小學在村小上學,除了課本并無其他讀物,三年級時跟哥哥成語比賽獲得了父親獎勵我的人生第一本課外書《我的好伙伴》,愛不釋手幾乎背下了所有內容。初中后跟同學借書讀實現(xiàn)了“沉浸書海”的渴望:初一讀探案懸疑小說、初二讀UFO科學探索解密、初三讀各類名著,有時候邊讀書邊幫助母親擇菜、剝蒜,手在動心也在動,一個剝蒜一個馳騁萬里。

1995年,作為語文教師的我常常帶領學生去學校的圖書室轉,遇到合適的書會給學生們講。后來發(fā)現(xiàn),學校的圖書館“遠水解不了近渴”:10分鐘的課間不夠學生們打個來回,還要上衛(wèi)生間。于是,我與家長們商量,建立班級讀書角。家長們非常支持,同學們每人帶來5本書,寫上姓名表示共同籌建讀書角,每人讀完一本書在扉頁簽名表示自己讀完了,同時要保證下一名同學拿到的書是完好無損的。“漂流”書本每學期一換,學生們的閱讀量由每月1本增加到每月4—5本,閱讀速度快的學生可以達到7—8本書。

20230509101151737-10-04e57.jpg

作為語文教師,需要考慮班級閱讀活動的策劃與開展。作為校長,需要考慮全校學生、家長、社區(qū)如何開展閱讀。2018年,寶雞實驗小學建成了200多平方米的閱覽室。受當?shù)貝坌钠髽I(yè)東嶺集團的資助,閱覽室成了“最豪華”的讀書的地方。整個閱覽室分為閱讀區(qū)、創(chuàng)作區(qū)、分享區(qū),各區(qū)因功能不同,裝修的風格也不相同,閱讀室有一個可供學生獨立閱讀、發(fā)呆思考的旋轉小二層樓梯,被學生們稱為“秘密基地”。按班級輪流到這里讀書,成了學生們最開心也最期盼的事情。

2021年,我調任寶雞高新鳳師實驗小學。新校建成,一樓有兩個非常大的開放閱讀區(qū),一邊是平地閱讀區(qū),一邊是拾級而上的樓梯閱讀區(qū)。我們將平地閱讀區(qū)一分為二做了兩個部分,其中一個是文化傳承,講述“漢字的演變”史,從字體演變到書法藝術,學生們看到了從寶雞走向世界的石鼓銘文、青銅器銘文、九成宮醴泉銘,了解了寶雞文化底蘊。臺階區(qū)設置“‘閱世界’全學段全學科閱讀”專屬區(qū),既有學校統(tǒng)一推薦的《民國老課本》,也有語文課本中推薦閱讀的書目,還有學科教師推薦的讀物,總共投放了3萬余冊圖書供學生們閱讀。我們把讀世界與讀書本結合起來,為學生們構建起了完整而豐富的心靈世界。

20230509101151737-82-9abf8.jpg

二、小練筆,大成長

閱讀是需要時間的,同樣也是有方法的。方法掌握了,學生不僅更愛讀書,還會讀書。做語文教師第六年后,我們開發(fā)了《語文學習專用本》,要求學習一篇課文,學生們要獨立預習、課上共學、課后練筆。這個系列做法,從學習記錄預習讀文次數(shù)、時長、提出問題開始,到課堂上學習閱讀方法、提高理解能力、表達能力,最后落實到讀寫遷移中,訓練思維、結構,綜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1999年至2005年,我?guī)дZ文課兼班主任走了一個大循環(huán)。這六年時間可以劃分為兩個階段,前兩年指導學生們堅持每日寫話(剛開始是寫一句話,相當于造句),后四年時間實驗快速作文,進行作文專項訓練,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提升顯著,作文內容、表達有個性高分率達95%。更為可喜的是,學生對讀書、作文的興趣濃厚,樂于讀寫。

我指導學生們寫讀書筆記,也帶領他們寫兒童詩。學生們喜歡洋洋灑灑幾千字的暢所欲言,也喜歡字斟句酌地錘煉文字,在全班閱讀、與家長共享、校刊選用、公開發(fā)表的過程中,語文能力就表現(xiàn)為語言能力,文化自信因讀寫彰顯,審美創(chuàng)造蘊藏在一字一句中。

三、小舞臺,大展示

語文教師的課很多,如何合理規(guī)劃,不增加學生的作業(yè)負擔?我從2000年開始嘗試,自作主張將一節(jié)語文課改為閱讀課,全班同學帶自己喜歡的書來學校自由閱讀(漫畫除外);還會利用早讀或閱讀課每周做一次讀書分享,讓學生朗讀最喜歡、感動的一段話,并講出自己分享這段話的理由,堅持了數(shù)年,培養(yǎng)了學生的朗讀能力、思維能力、表達能力,隱含在一切顯性成果背后的是對學生自信心、思辨力、進取心等價值觀隱性素養(yǎng)的培育。

我們的讀書分享既在班級做,也在學校做,還在家長會、教師培訓會上做。從設立“好兒童講堂”,到開展“鳳寶愛讀書”活動,增長的是學生的能力,帶動的是教師、家長的閱讀意識,反哺的是學生們,他們獲得了更大的成長動力。

四、小機制,大改變

學生年齡小,做事沒定性,不可能因一句話就堅持下去。我們在班級里評選閱讀小達人、小明星、小楷模,獎勵閱讀堅持100天、200天、300天以上的學生,也引導學生做好好詞佳句摘抄、讀書筆記撰寫,提升學生思維與表達能力,對于實現(xiàn)小目標的學生們,給其在班級、年級、學校公開表彰的機會,也給其在各種公開場合做讀書分享、講成長故事的機會。我們曾經(jīng)帶一名愛讀書、學習好,還是排球隊主力的女生去渭濱區(qū)拓石鎮(zhèn)新民小學分享成長故事,展示排球隊技能,對這名學生帶來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家長說從小學三年級開始便不再需要家長做任何提醒和教育。

班上男孩子偶爾調皮犯錯誤,他們申請建立“免批評機制”,即做錯事且自己認識到錯誤后無須教師批評,而是做一件好事為班集體爭光彌補過失,征求意見竟然得到大多數(shù)人的認可。于是,我們班的第一批“免批評卡”產生了——為班級獲得榮譽即可獎勵一張,犯錯誤后可持卡“消費”免于批評教育。為了深入推進閱讀活動,我們班閱讀成果排名,閱讀字數(shù)最多、本數(shù)最多、分享次數(shù)最多、作文受表揚最多、每發(fā)表一篇文章者,都可以獲得免批評卡一張。結果,用孩子們的話來說:“卡片太珍貴了,舍不得用。總想著萬一下次犯嚴重錯誤時再用,結果反而自我約束犯錯誤少了,免批評卡一直保存到小學畢業(yè)也沒用。”一張小小的卡片,就是A4紙打印4張,再粘到硬紙板兩面,卻讓孩子們養(yǎng)成了自律、上進的好品質,這不是意外之喜嗎?

在金臺區(qū)西街小學開展班級圖書漂流、接力日記等活動,促進學生閱讀與寫作的同步發(fā)展;在寶雞實驗小學設立“堅持不懈學子獎”評選活動,以此推動全校師生讀書;在寶雞高新鳳師實驗小學開展“快樂3+N,成長365”活動,推進“‘閱世界’全學科全學段閱讀”,通過“鳳寶愛讀書”鼓勵、幫助來自城郊結合區(qū)域的學生愛上讀書、敢于分享。

30年與閱讀相伴相隨,變的是參與人群,不變的是自己讀書、帶動影響身邊人讀書的初心。閱讀是全社會的事情,已經(jīng)受到各行各業(yè)的重視。學習和閱讀又是一生的事情,要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需要日日堅持,久久為功。然而,對學生而言,家庭是閱讀的啟蒙地,學校是閱讀的磁力場,教室是閱讀的主陣地,教師是閱讀的領路人。讓我們以奔跑的姿態(tài),為孩子們打造閱讀的多彩世界。

作者單位:陜西省寶雞高新鳳師實驗小學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