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相較于基礎教育階段,大學階段的體育課設置應該更開放、更包容,更具個性化和特色化。

大學是大多數學子從校園步入社會前的最后一站。大學公共體育教學承載的使命不僅包括強健體魄、以體育人、以德樹人,還應著重幫助學生培養運動興趣、形成運動習慣、擁抱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讓積極參與體育鍛煉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并伴隨一生。

針對當下部分學生“愛體育,不愛體育課”“體育興趣需求難以在校園得到滿足”等問題,西安培華學院秉持“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學校體育工作理念,著力推動實施“課內外一體化”俱樂部教學模式,全面深化“五維一體”教學改革,改革創新體育項目等,在大學公共體育教學改革方面進行了有益嘗試。

“俱樂部化” 讓學生愛上體育課

“培華學院的體育課很有特色。我們可以自主選擇感興趣的體育項目,選擇授課老師,以加入體育俱樂部的形式完成體育課程。我和我的幾位室友參加的是羽毛球俱樂部。我們的體育老師很專業、很敬業,每節體育課的100分鐘都讓我們感覺收獲滿滿。”4月23日,在西安培華學院的體育館里,多個體育俱樂部正在授課,人文學院2022級學生張丹說。

“為什么有些學生愛體育,卻不愛上體育課?因為我們傳統的體育課程供給并不能很好地滿足當下學生的體育學習需求。況且這些需求是多樣化的、個性化的。俱樂部制改革的最大好處就在于,它能夠將學生的體育興趣和體育學習興趣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展現特長、發掘興趣的同時,更好地進行體育學習,更積極地參與體育運動。”西安培華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體委主任徐國富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據介紹,西安培華學院從2008年開始探索“體育俱樂部制教學改革”,截至目前已成立籃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網球、跆拳道、健美操、體育舞蹈、科學瑜伽、柔力球、武術散打、太極拳、輪滑、游泳、健身健美等16個單項教學俱樂部。這些俱樂部的成立,為不同專業、不同性格、不同身體心理素質狀況的學生提供了多樣化的體育學習選擇,深受學生歡迎和喜愛。經過10余年的探索和發展,學校也在“體育俱樂部制教學改革”運行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對教學程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評價方式等各個方面進行了多次調整和改進。在學校體育中心的統一組織管理下,每個俱樂部針對該項課程的教學大綱、教學計劃也在不斷進行修訂和完善。

值得一提的是,“體育俱樂部制教學改革”不僅打破了以傳統班級為單位的體育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地位,以興趣為導向推動體育教學高質量發展,而且形成了“教學型—健身型—訓練型”多層次、課內外一體化的體育教學模式。簡而言之,“教學型”是指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個性化選擇體育課堂學習內容;“健身型”是指不滿足于體育課授課內容的學生,可以通過參與一周兩次的俱樂部活動的方式進行“深造”,從而進一步提升運動技能及身體素質;“訓練型”是指各俱樂部會從“教學型”“健身型”學生中選拔運動天賦好、能力強、水平高的學生組建校級代表隊,參加學校對外交流活動以及各級各類體育比賽。

“五維一體” 確保體育教學高質量

“創新不是口號,改革不是空話。體育運動健身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切實改善學生身體素質、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更需要久久為功。為了進一步豐富體育課堂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實踐能力,營造學、練、賽結合的學習氛圍,2020年,西安培華學院在實踐‘體育俱樂部制教學改革’的基礎上,又逐步開啟了包括教、學、練、賽、考在內的‘五維一體’教學改革。”西安培華學院體育學院院長王志強介紹。

“教”是體育教學過程的主導,要求教師不斷創新教學內容、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并在體育課堂融入思政課的內容,采用傳統教學方法與新型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學”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處于主體地位,要求學生掌握學習方法,鼓勵通過團隊創編項目等方式自主學習,實現學生從知識接受者到知識應用者的轉變;“練”是體育教學過程的基本特征,學生可以在第一課堂跟隨老師進行基礎練習,在第二課堂參與體育社團活動,在第三課堂參與課外俱樂部和校體育代表隊;“賽”是體育教學過程的有益補充,通過推動“教會、勤練、常賽”的學校體育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運動技能水平,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團隊意識等;“考”是對體育教學過程的效果評價,采取過程性考核與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形式開展。

通過推動“五維一體”教學改革,西安培華學院進一步完善了多層次協調發展的“課內外一體化”體育教學模式,即以“陽光體育運動”為主線,以課堂教學為基礎,以課外體育鍛煉為平臺,以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監測工作為手段,以提高體育訓練與競賽成績為杠桿,以發揮體育教育專業功能與作用為導向。學生在“學、練、賽、考”等環節有明顯提升,教師在“教、賽、考”等環節也得到充分鍛煉,并取得了長足進步。

“‘五維一體’教學改革不僅適用于學生,對教師的執教水平和技能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學生一樣,體育教師每年也要定期接受所在俱樂部的綜合考評。其中,專業技能水平是考核的重要內容之一。就像我們武術俱樂部,除了要考核教師的基本身體素質,比如柔韌性、速度、力量、爆發力等,還要考教師的專項能力水平。比如武術套路項目要考橫叉、豎叉等,武術散打項目要考連續空踢30秒等。”西安培華學院體育教師金馬表示。

“高分籃球” 讓更多學生愛上運動

西安培華學院的每一塊籃球場上,在3分投籃區之外分別增加了4分、6分、10分區,即以籃圈中心垂直投影點為圓心,以8.25米、10.25米、12.45米為半徑畫弧與球場兩條邊線相交,形成4分、6分、10分投籃區。徐國富在2006年提出的“高分籃球新規則”構想,如今已在西安培華學院的體育教學中成為現實,并受到廣大師生的歡迎。

籃球教練出身的徐國富始終心懷對籃球運動的熱愛,不斷探索改革,他的籃球改革理念一直走在全國前列。“高分籃球新規則”可以極大減少籃球比賽中的“垃圾時間”,能夠制造更大懸念,使比賽更具觀賞性、趣味性,更添吸引力和感染力。尤其是小個子運動員也可以充分發揮快、準、靈的特點,展現自己的運動天賦。這就使籃球運動不再是“巨人”的天下,既可以增強籃球運動的普適性,也可以使其回歸游戲本色。

“高分籃球新規則”實施后,調動了陜西籃球愛好者參與籃球運動的積極性,創造了3項吉尼斯世界紀錄和15項世界紀錄。其中,徐國富本人創造了5項世界紀錄。“徐老師的鼓勵與指導訓練對我創造紀錄幫助很大,他是高分籃球新規則的總設計師,我是他的新規則實施后的第一個受益者。”曾3次創造半場超遠投籃吉尼斯世界紀錄的西安培華學院外聘教授徐長清說。

不僅如此,徐國富還在西安培華學院的籃球課堂教學中創新提出“根據身高設置不同籃筐高度”,建立扣籃等級運動員達標制度,為小個子籃球愛好者搭建公平的競爭平臺,同時設計了扣籃訓練器(已獲專利)。近3年里,西安培華學院共有147名學生通過了扣籃等級測試。

扣籃不再遙不可及。此項創新使更多學生感受到了籃球運動帶來的樂趣,參與籃球運動的學生越來越多。

來源:群眾新聞

編輯:孫小雅(實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