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陜西新型顯示產業鏈“鏈主”企業西安諾瓦星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為陜西第76家A股上市公司和第16家登陸A股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這也標志著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迎來“教授校友”在陜西創立的第一家上市公司。

長期以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樹立“科技成果只有轉化才能實現創新價值”的理念,持續完善科技成果轉化和知識產權全流程管理體系,形成了電子信息行業特色鮮明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推動了科技與經濟、成果與產業相融合。

近年來,該校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合同金額以年均20%的比例逐年增長;引進高層次雙創人才達144人,師生雙創人數達3500余人,支撐了300余家在陜信息企業科技能力的全面提升,孵化了100余家科技型企業。

讓科研人員“名利雙收”

2022年,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科技成果轉化再創佳績,科研人員真正實現了“名利雙收”:一系列科研成果加速走向市場的同時,103位科研人員和2位科研管理人員憑借科技成果轉化貢獻晉升高級職稱。

科技成果加快落地的背后,是該校積極融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三項改革”的試點探索。

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啟動以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迅速形成了推動落實《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制定了30條措施推動落實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明確了支持秦創原建設的具體路徑與抓手。

陜西省推動科技成果轉化“三項改革”及深化科技成果轉化“三項改革”十條措施出臺以后,該校逐一對照、大膽探索,試點實施先使用后付費、權益讓渡、專利申請前評估、專利導航、專利分級分類等工作,助力學校知識產權高質量創造、高標準保護、高效益運用及高水平管理。

從賦予科研人員更大自主權、風險防控及全要素評價等維度出發,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系統制定、修訂了《科技成果轉化管理辦法》《知識產權管理規定》《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實施辦法》和《關于鼓勵和規范專業技術人員創新創業的實施辦法》等18個文件,全面完善學校知識產權管理和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制度體系。

“我們倡導以質量為導向的成果轉化資助和獎勵政策,明確停止對專利申請和授權的資助獎勵,通過‘后補助’方式將發明人或團隊轉化收益比例提高至80%,加大了科技成果轉化運用績效的權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科研院副院長張毅介紹,學校還進一步規范項目管理流程,減輕科研人員負擔,并規范了專業技術人員在離職、兼職創業過程中對知識產權的合理使用,加強了知識產權風險管控。

與此同時,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在職務評聘、科技人才引進、職務分級、崗位聘任等工作中,突出知識產權轉化運用的結果導向和實績導向,建立成果轉化績效與專職人員收入分配掛鉤的激勵機制,增設成果轉化單獨序列,單獨投放指標,鼓勵教職員工從事成果轉化相關工作。

把知識產權轉化為市場價值

2023年開始,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將部分科技成果以0元每件的價格向學生開放許可使用兩年,以1元每件的價格向教職工開放許可使用兩年,在校內外引起強烈反響。

這是該校創新許可模式,“先使用后付費”的試水。“中小微企業在承接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時,往往面臨現金流短缺、違約風險較大等問題,降低門檻‘先試用后付費’可以盡可能讓市場化的知識產權走向市場。”張毅介紹,同時,學校還探索將部分科技成果免費許可給中小微企業使用,采取“延期支付”等方式支付許可費,或由被許可方基于此科技成果形成產品或提供服務產生收入之后支付。截至目前,該校已將132件專利報送陜西省知識產權局向社會開展免費開放許可,已與23家中小微企業簽訂了57件專利的免費許可協議。

圍繞把知識產權轉化為市場價值,該校進行了一系列先行先試的探索。

“為了提高知識產權走向市場的成功率,學校對存量專利進行盤點、評估、篩選,形成了4套分級分類的知識產權清單,對市場成熟度高的直接進行轉化,明確需求的進行二次加工以及構建專利池等。”張毅介紹。

在轉化方式方面,該校試點實施“權益讓渡”,鼓勵科研團隊在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基礎上,將科技成果的留存部分所有權,通過“賦權+現金”方式,讓渡給成果完成人,由成果完成人自主實施轉化。據了解,該校已將通信領域6件專利作價1007.94萬元入股陜西絲路天圖衛星科技有限公司,學校將其中20%的收益以現金方式提走,將留存的成果所有權讓渡給成果完成人,即學校不持股、由團隊完全持股。

與此同時,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構建了以學校為源頭、政府為引導、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政產學研相結合的成果轉化體系:立足陜西信息支柱產業,積極融入秦創原建設,重點依托校地共建的陜西半導體先導中心、西安電子谷和總投資3.5億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教融合創新平臺等,全力推動成果在陜就地轉化、就地應用;立足企業創新主體地位,與中國電科、中國電子、中國航天、華為、中興、海康、阿里巴巴、騰訊、京東、OPPO等行業領軍企業開展戰略合作,共建70余個校企聯合研發機構,極大提升了成果轉化的質量和效益。

提升知識產權管理水平

4月11日下午,全省高校院所“三項改革”科技成果轉化項目集中路演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專場活動舉辦,人工智能輔助體育測評與健身訓練、基于實景語義理解的軟件操作互動幫助系統等4個優質項目進行了路演展示。

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啟動以來,該校多個項目通過各種路演平臺走向市場。作為陜西首家舉辦秦創原成果轉化項目路演活動的高校,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按照“月度專場”的形式,打造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榮耀九秩-秦創新章”路演品牌,持續把好項目向外推介、尋求合作。截至目前,該校共舉辦20余場路演,參演項目、團隊100余個,50余個項目成立了法人實體,37個項目在秦創原總窗口注冊公司、落地轉化,20個項目獲得了春種基金、高校種子基金等融資支持。

搭建路演平臺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提升知識產權管理水平,讓資源充分對接,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的一項舉措。

在成果轉化人才隊伍建設方面,該校組建了專業隊伍,推進技術轉移人才培養。“我們通過引育結合的方式,構建了‘學校-學院-科研團隊’三級技術經理人體系,形成了‘專職+兼職+掛職’多層次轉化隊伍。”張毅介紹,目前該校共有100余人從事成果轉化工作。同時,學校定期對成果轉化服務人員開展專業培訓,為校內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提供專業的知識、技術、裝備、團隊管理和服務。

為了提高知識產權代理質量,降低知識產權代理成本,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統一遴選知識產權代理機構,加強知識產權管理、運用及保護工作,提高專利等知識產權申請質量。2022年,該校從規范知識產權代理機構入手,招標比選了7家知識產權代理機構,實現對代理機構的統一管理。

“我們將持續深化‘三項改革’,在總結前期試點經驗基礎上,邊探索、邊總結、邊提升,用好、用活‘十條措施’,在實踐中大膽探索,進一步暢通科技成果轉化體制機制,持續激發創新創業活力,催生更多科創項目、科創企業、科創產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張毅表示。

來源:群眾新聞

編輯:孫小雅(實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