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日記丨聽!教學“蝶變”的聲音
作者:陜西教育·教學 王東平 張英
發布時間:2023-04-27 23:09:05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我愿意在大山的皺褶里,以一個幸福的播種人的姿態,默默地播種,慢慢地浸潤,靜靜地守望……”記者在安康漢陰住校調研這幾天,想起大理白族自治州賓川縣拉烏彝族鄉鄉村教師謝紅芬的這句話,這也道出了無數默默無聞奉獻于大山的教育者的情懷和心聲。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調研這幾天,記者時時被山區一線教師感動著,他們肩上擔著的不僅是山區孩子的希望,還是國家的未來與希望,履行教書育人的使命在他們身上體現得更鮮明、更厚重。
4月24日,記者帶著對山區教育教學的思考,在漢陰縣恒大小學開啟了一天的聆聽課堂之旅。這所小學校園環境優美,現代化教學設施完備,孩子們在漂亮的塑膠操場上奔跑嬉戲,臉上洋溢著燦爛而幸福的笑容,若不是校園正對面連綿起伏的群山,人們很難把這么美麗整潔的學校和山區聯系在一起。
在周一例會上,裴副校長總結了上周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如學生接送安全需要進一步加強,早會、早訓通知不到位,統籌抓好路隊、衛生等各項工作。同時,裴副校長對本周工作作了全面布置。裴副校長提出,要積極做好黨的二十大會議宣講,做好教研訓工作,落實好新課標,開展好主題教育、勞動教育、校內綜合樓建設及安全問題、反詐等法制宣傳工作等,并進一步強調要做好春夏季疾病防控、兩操等工作。
王副校長從總體談了上周教育教學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鼓勵優秀老師并希望繼續保持,對于后進老師更多的是指出問題所在,指導改進,而不是一味批評指責。要求全體教師做好回頭看工作,加強新課標的學習、任務群的落實等,并要求教師集中研修,充分利用好教研時間,做好青藍結對幫扶工作。
對于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來說,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教師可以把寫作融入教學的每個階段、每堂課,積少成多、集腋成裘。上課鈴響之前,記者進入了二年級看圖寫話課堂。
上課伊始,張老師并沒有采用傳統的課堂導入方式,而是另辟蹊徑,采用了延時的導入方式,通過梯度設計層層推進。她先讓學生仔細觀察課本上的圖片,只要說出圖中相關內容即可,大多數學生積極發言。隨著教學的深入,張老師及時抓住課堂生成,引出主題:有趣的一天,這一天怎么有趣呢?采取同桌合作、前后桌合作及學生互相點評的方式,有效調動了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
整節語文課一氣呵成,沒有絲毫拖沓。本節課的提問極具特色,充分照顧到了不同層次的學生,對學生“卡殼”的地方老師及時點撥:“不著急,你仔細想想,蛋殼反過來更像什么?”“你真棒!觀察得真仔細!”這是一堂成功的語文課,也是“雙減”后的新語文課,充分展示了教師善教、學生樂學的精神風貌。
接著,記者走進了道法課堂。小學道法課更多的是加強學生的公民道德規范教育,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提升學生道德修為,為培養有崇高理想和價值追求的高素養公民打牢道德根基。這節課講的是買東西的學問。一開始,老師引出授課內容后出示兩個包裝袋,讓學生觀察它們的不同。
“老師,我發現第一個沒有生產日期?!?/p>
“老師,我發現第一個沒有配料表和保質期?!?/p>
“老師,我還發現第一個沒有生產廠家。”
學生你一言我一語,總結出了“三無”產品的特點。
接著老師給學生發放了一些他們熟悉的包裝及產品,讓他們認真觀察,填寫觀察記錄表。
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內容,提升學生的認識能力,活躍課堂氣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老師組織了小組討論,讓學生針對電器、藥品、學習用具等展開討論,培養學生的安全、維權等意識。接著又播放了一個購物視頻,要求學生找出問題。
“老師,顧客沒有要發票,以后就不好證明商品來源?!?/p>
“老師,我們買東西的時候一定要保留好那些重要的票據?!?/p>
“你們太棒了!一下子就找到了問題的癥結,那么你們在生活中有過維權的經歷嗎?如果有,你們是怎么做的?”
“老師,我購買的物品沒有郵寄給我,我就不停地聯系客服要求他們核對?!?/p>
“那你們知道維權打哪個號碼嗎?”
“12315”學生一起大聲回答。
整堂課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圓滿結束。這節課更多地是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老師的引導作用,它的實用性是其他學科所不具備的。老師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選取大多數學生熟悉的話題,圍繞實際展開教學,收獲了理想的教學效果。
少先隊歷史也是一部少先隊活動的發展史,從少先隊創立開始就開展了各項活動,在活動中逐步實現少年兒童的政治社會化發展,少先隊活動在2015年作為正式課程納入義務教育課程。記者跟著蘭主任來到了少先隊主題課。
這節課以“三愛三節”為主題,恒大小學自建校以來非常重視少先隊活動的開展,星星火炬,思想引領培根鑄魂,一是大隊明方向,二是中隊創品牌,三是小隊展活動。
老師和學生一起探討什么是“三愛三節”,逐條引出“愛祖國、愛學習、愛勞動、節水、節電、節糧”,然后通過中外名言警句為學生講述“三愛三節”的意義。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三愛三節”的意義,還組織學生討論如何踐行“三愛三節”。
“老師,我們去食堂打飯時吃多少打多少,不能浪費糧食?!?/p>
“老師,我們離開教室時一定要把燈關了,在衛生間發現水龍頭沒有關緊就要及時關閉。”
“老師,我們要珍惜學習機會,好好讀書?!?/p>
……
“同學們,大家講得都很好,你們太棒了!下面,大家根據剛才學到的‘三愛三節’知識,判斷以下行為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p>
“老師,打掃衛生敷衍了事是錯誤的,我們應該認真打掃衛生。”
“老師,看到垃圾踢到其他同學座位底下是錯誤的,我們應該撿起來?!?/p>
……
“同學們判斷得真好,下面我們一起朗誦一下怎么做‘三愛三節’學生?!?/p>
“爭做‘三愛三節’好隊員,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踐行‘三愛三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從小養成好習慣,樹立遠大理想,為實現偉大中國夢而勤奮學習、努力奮斗。”在學生朗朗的讀書聲中,“三愛三節”牢牢地印在了學生心中。
暮春四月的一場雨使得山里的氣溫急劇下降,恒大小學的老師熱情地拉著記者坐在電爐邊取暖,他們大多都是“90后”和“95后”,臉上洋溢著幸福和滿足的笑容。他們雖年輕,但勇敢地擔負起了山區教育的責任,通過學習,將外面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因地制宜地融入自己的教學之中,使教學高效有趣,實現了教學的華麗“蝶變”,這其間的艱難只有他們知道。
“我們的教師愛崗敬業,善于發現每一位學生的閃光點,從而因材施教?!焙愦笮W校長趙麗說。正是因為恒大小學教師為了每個孩子的美好明天,不斷推進學校教育教學的高質量發展,才能在短短的4年贏得漢陰人民的高度評價。正是因為有了山區教師的仁愛之心、無私奉獻,才聽到了教學“蝶變”的聲音,才有了學生的未來,才有了更多的希望和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