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山陽縣召開教育高質量發展大會,總結工作、分析形勢、部署任務,動員全縣上下振奮精神、鼓足干勁,奮力推動山陽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縣委書記謝曉軍出席會議并講話,縣委副書記、縣長李凌云主持,市教育局副局長郭建軍到會指導。

謝曉軍指出,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重要論述、落實中央和省市決策部署的時代要求,是改變教育質量現狀、支撐山陽未來發展的迫切需要,是順應群眾殷切期盼、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路徑。各級各部門要深化思想認識,始終站在對國家、對人民、對發展、對未來負責的高度,切實增強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堅定不移推動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為打造“一都四區”示范縣、建設“五好山陽”提供強勁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縣委書記謝曉軍

謝曉軍強調,今年是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推動山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年,辦好人民滿意教育至關重要。一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要求,一以貫之、常抓不懈。堅定不移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積極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國防教育,把“五育并舉”融入教學日常,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二要把隊伍建設作為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證,一以貫之、常抓不懈。樹立年度考核、評優獎勵、職稱晉升、選拔使用向班主任和一線代課教師傾斜“四個傾斜”導向,加大名校長、名教師、名班主任“三名”教師培育,狠抓師德師風建設,打造一支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新時代高素質教師隊伍。三要把高效教學作為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任務,一以貫之、常抓不懈。認真落實提高教育質量三年行動計劃和“十條舉措”,用好“組團式”幫扶政策機遇,積極開展教育教學研究,不斷優化辦學理念、改進教學方式,健全教育質量監測機制,著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和水平。四要把優質均衡作為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根本抓手,一以貫之、常抓不懈。把教育公平作為基本教育政策,持續在學前教育“補短板”、義務教育“重均衡”、高中教育“求突圍”、職業教育“揚優勢”上下功夫,讓教育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五要把綜合改革作為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路徑,一以貫之、常抓不懈。嚴格執行“雙減”政策,認真落實《教師隊伍管理十條措施》和《校園長管理十條措施》,突出抓好涉校活動、學校管理、教學工作“三個去行政化”,讓教育回歸理性、回歸本真、回歸純粹。六要把校園安全作為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底線,一以貫之、常抓不懈。聚焦學生飲食安全、交通安全、校舍安全等重點,扎實開展校園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改行動,深入推進“安全教育進校園”“安全培訓進校園”等活動,加大校園周邊安全環境整治,著力營造良好社會環境。

謝曉軍要求,要加強黨的領導,全面落實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扛牢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職責使命,堅決貫徹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全力保障教育項目建設和財政投入,確保國家教育方針政策落實落地。要廣泛凝聚合力,加強師資力量補充配備,鼓勵引導社會各界開展各類助教助學活動,嚴懲侵害師生權益的不法行為,讓教育成為人人關注和支持的行業。要加強宣傳引導,大力發揚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廣泛宣傳教育事業發展成效和先進典型事跡,嚴厲打擊各類影響正常教學行為,讓教師成為人人尊敬的職業。

縣長李淩云

李凌云要求,一要統一思想,堅定抓好教育信心決心。認真學習貫徹本次會議精神,全面落實《新時代教育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強力推動教育發展強基、教育資源擴充等“六大工程”落實落地,助推山陽教育高質量發展。二要問題導向,聚焦重點難點精準發力。加快實施重點校建工程,切實解決好“城區擠、鄉村弱”“大班額、大校額”等問題;打造一支高素質教師隊伍,用實實在在的育人業績贏得家長、學校、社會的支持和尊重。三要因材施教,提升教育事業內涵品質。牢固樹立“先成人、后成才”的大教育觀和“人無全才、人人成才”的教育工作理念,多元設置課程,健全高水平基礎和差異化發展的學校藝體課程體系,讓每個學生都能成為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尤其要抓住與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共建“1+8”幫扶共同體機遇,全面提升縣中教學質量和水平。四要強化保障,營造教書育人良好環境。始終把教育工作擺在優先位置來抓,做到發展規劃優先安排教育、財政投入優先保障教育、公共資源優先配置教育,強化經費保障、加大獎勵激勵、營造良好環境,真正讓廣大教師靜心從教、安心從教、熱心從教。

縣委副書記關漢杰

副縣長陳宏波

縣科教局局長崔孝崗

會上,縣委副書記關漢杰就山陽縣《新時代教育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和《尊師重教十條舉措》進行說明;縣委常委、組織部長、統戰部長伍淑軍宣讀表彰《通報》;副縣長陳宏波通報全縣教育發展情況,并安排2023年教育高質量發展工作;科教局、公安局、人社局和校長、教師代表分別作了發言。會議還表彰了十佳校長、優秀班主任、優秀教師和教書育人特殊貢獻教師。

所有在家縣級領導出席會議。各鎮(街道)黨(工)委書記、鎮長(主任),縣委各工作機關、縣級國家機關各部門、各人民團體、有關事業機構、中省駐山各單位主要負責人,縣科教局下屬單位全體職工、縣直有關學校校(園)長及退休教師、“兩代表一委員”、學生家長代表等參加會議。

責任編輯: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