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全省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工作推進視頻會在省教育廳召開。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省教育廳廳長王樹聲主持會議并傳達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評價改革的重要指示。省委教育工委書記劉建林出席會議并講話,深刻闡述了黨中央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戰略意圖,總結了我省教育評價改革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問題,并對下一步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提出五點意見。渭南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雷立新作為市級教育局代表以《堅持破立并舉 聚焦創新驅動全力推進教育評價改革走深走實》為題,作了線上經驗交流發言。

渭南市深入學習貫徹落實中省決策部署,將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作為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必由之路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引擎工程,堅持破立并舉,聚焦創新驅動,全力推進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走深走實。

一是強化頂層設計,壓實各方責任。2021年省級出臺《若干措施》之后,渭南市市委書記親自主持深改委會議研究部署,市政府領導專門批示,推動全市頂層設計。2022年3月印發了《關于貫徹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的分工方案》和《關于切實做好教育評價改革暨試點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確64項重點任務,夯實了縣級黨委、政府和23個市級部門責任。連續3年把教育評價改革納入市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的重點工作,建立包含各級各部門的“兩賬兩單”和“督查細則”,以季度為單位組織督查、掛賬銷號、考核評價。

二是突出系統推進,全面落實要求。把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要求融入理念提升、融入渭南市教育系統各類教育實踐,始終把教育評價改革要求作為教師常態化培訓和干部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把全面評價、科學評價的要求寫入加強新時代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的實施意見、教育強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用教育評價改革的核心要義指導人才興市、教育強市背景下的教育發展政策取向,推動糾正片面的教育觀、質量觀、政績觀。

三是組織精兵攻關,聚力試點先行。渭南市確定了涵蓋基礎教育各學段、德智體美勞各方面、教師學生的8個市級、6個省級試點項目,突出解放思想,組織成立了56人的專家組赴各縣指導。各試點按照“任務項目化、項目清單化、評價體系化、指標多元化、手段數字化”要求,精準實施,做到一年出標準、兩年見成效,先后涌現出一批得到檢驗的測量工具和評價規程。2022年培育優秀改革案例3個,形成“五個一校長特別作業”等3項成果,《把孩子從分數中解放出來》等多個做法,在《人民日報》《中國教育報》刊發。

四是聚焦創新突破,實施多維驅動。堅持以體制創新為突破,不斷建強市縣教育工作領導機構,先后8個縣區領導小組實現規格提升,10個縣區完成工作規則和細則修訂,每縣專設秘書科(股),大幅提高了決策效率和執行力度。創新實施“811考核”機制,提出“黨委常委會、政府常務會、深改委員會、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的“四類議教計劃”,對黨政履職按“8個至少一次、1個及時研究、1個堅決糾正”開展考核,推動解決重大問題420余個。2022年健全領導干部進校園講思政課等制度,黨政領導一線調研、聯系學校120余次,5名市委常委、26名書記縣長作形勢政策報告,市縣鄉黨政主要領導均落實教育述職。圍繞啃骨頭問題,先后成立“三名+”專班、雙減專班、新高考專班、作風建設專班、教材教輔工作領導小組,按照專班專事方式,大力攻堅重難點改革事項。深入推進教育治理體系評價改革,建立正面清單64個、負面清單23個。扎實落實“五項管理”要求,出臺《學生減負實施方案》《教師減負清單》《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開展九項示范校創建,推進非遺課程和中醫文化進校園,創新勞動實踐教育,廣泛開展校園藝術節、科技節、中小學運動會、幸福讀寫和研學旅行活動等,教育正在實現“育分”向“育人”轉變。

會后,雷立新立刻部署,確定了將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作為市教育局大興調研之風的重大課題,深入各縣市區機關校園,以查閱資料、督導評估、召開座談會等方式全面深入了解全市教育評價改革工作的實際情況及存在問題,積極破解難題,解決群眾疑難愁盼問題,精準施措,以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牽引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為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服務。

來源:渭南市教育局

編輯:張書源(實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