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旬陽市教育系統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德潤安康”品牌,夯實“三重融合”育德,構建中小學德育工作新常態,推動旬陽教育邁出新步伐。

家庭學校社會融合育德。加強學校德育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等崗位教師的培訓培養,完善中小學班主任考核、培訓、激勵機制;加強心理健康骨干團隊和家庭教育志愿者隊伍組建,規范組建家長委員會,高標準建好家長學校,在全市56個社區、253個行政村建立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點或家長學校251個(所),社區實現全覆蓋;在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建立家長學校135所,城區學校實現全覆蓋;在全市范圍內建立家庭教育指導中心1個,婦女、兒童維權服務中心1個,未成年人保護中心1個。

20230407165628627-56-ff3eb.jpg

城關小學開展“千名教師大家訪”活動

思政學科與其他學科融合育德。用好用活《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針對不同學段開展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式學習,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發揮思政課主渠道作用,開齊上好道德與法治、思想政治課,結合課程實施從不同側面對學生實施德育影響。深入挖掘其他學科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將課程思政建設工作落實到各類課程教學,貫穿于人才培養各環節。

20230407165629026-59-e1ffa.jpg_scale.jpg

金洞初中開展研學旅行活動

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融合育德。利用清明、“六一”“七一”、國慶、抗戰勝利日、烈士紀念日等時間節點,開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題教育活動;利用傳統節日開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教育活動、展演活動、講座活動;利用“3·15”“4·15”“12·4”等為契機開展知識競賽、演講比賽、主題征文等活動,引領學生健康成長。開齊上好勞動教育課程,推進學校勞動規范化,家庭勞動日常化,社會勞動多樣化。組織中小學生廣泛參與學校、社區、公共文化設施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等各類志愿服務活動。利用好研學實踐基地,有針對性地開展多種類型的研學旅行活動。

責任編輯: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