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6點,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薛吉全就帶著學生們下了地:“搶春光去嘍!”

身穿白色實驗服,頭戴大檐帽,再裹上冰袖,“全副武裝”的師生們一頭鉆進密不透風的玉米試驗田——新學期的第一課,就這樣在海南三亞的農田里開始了!

搶春光,搶的不只是栽秧育苗的好時節,更是教書育人的好辰光!

“為什么同一行單株,看似基因型一樣,還是要個個戴好‘身份證’?仔細觀察,每一株都有不同長相,有的苞葉更薄,有的生育期更早,這可是決定籽粒含水量的關鍵因素,半點兒也馬虎不得……”手撫著一個穗大、粒滿、金黃的玉米棒子,年近花甲的薛吉全扭頭叮囑。

身后,年輕的博士生張浩在科研筆記本上飛快記錄:“很多原本一知半解的知識點,到了地里親手一干才明白!”乍一從四方教室、窄小試驗田來到廣闊的南繁基地,張浩說,自己就像地里拼命吮吸雨露的秧苗,“恨不得一天24小時都圍著玉米轉!”

追趕好時光的蓬勃朝氣,不止萌發在南疆熱土。這個春天,全國近3億師生如期、正常、安全開學。教室、圖書館、實驗室、運動場、實習實踐基地……大江南北的校園內外,一個個奔忙的身影匯聚成一條悅動的河流,以時不我待的姿態奔涌出新學期的青春加速度!

教室里,奔忙的腳步匆匆,教與學的狀態加速回歸!

一沓厚厚的學情報告,成為重慶謝家灣學校語文教師張楊帶領孩子們“辭舊迎新”的堅實底氣?!爸埃€上線下學習頻繁切換,給孩子們帶來一些新問題。新學期,有些孩子學習節奏需要調整,有些孩子對知識點需要加深理解……”翻開報告,一筆筆細細標注的,不僅有每個孩子學習、心理、親子關系的狀況分析,還有針對各自問題開具的一對一學習診斷計劃書。

“春節剛過,我們全校老師就返回了工作崗位。磨課、研討,每人還作為班級導師,‘承包’了三五名學生。新學期不能沒章法地往前蠻沖,要細細夯實每個知識點。大手拉小手,齊步往前走!”張楊手一擺,話語干脆,“學習的‘夾生飯’,咱不能吃!”

“上學期18周實驗課,剛上4周就停了。咋辦?這個學期加油干!”看著滴答作響的實驗儀器旁擠滿了前來補做實驗的學生,蘭州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近代物理實驗組教師崔作龍說,“全組老師鉚足干勁兒,在原本一周開放兩天實驗室的基礎上,增加了機動安排,只要學生有時間,一個預約,我們就安排上。我把約課表往學生群里一發,嘿,爆滿!”

操場上,沖鋒的勁頭十足,青春的活力重新點燃!

下午4點半,清華大學附屬小學的操場上已是沸騰的海洋。五年級小學生白誠恒正在和隊友們玩一個名為“突破防守線”的游戲。只見他帶著球飛快地穿插前行,突破道道人墻,猛一抽射,球進了!頓時,掌聲、笑聲、歡呼聲響成一片。

“看這邊,棒球、籃球、健美操……全校14個體育社團,都已重啟訓練。既考慮到訓練強度的循序漸進,又增添了訓練內容的趣味性,孩子們特別喜歡!”為了這份復課方案,清華附小體育教研室教師任海江和同事們翻遍了全校2200多份調研問卷,“下一步,我們要加速對接新課標的教研設計,把孩子們的運動會、足球聯賽、游泳比賽等,統統開展起來……”

除了這學習的熱情、運動的豪情,融融春光中,還有那勃發的創新激情,在師生們心底不斷積蓄、萌動!

晚上10點,24小時開放的上海交通大學學生創新中心燈火通明。在這個致力成為“科技領軍人才的練武堂、工業界和大學的握手區”的創新空間里,機器人馬達的震動聲、機甲車身運作的機械聲、無人機螺旋槳葉片的轉動聲和隊員們的交流聲彼此交織……近10個學生社團的成員們各自為戰,爭分奪秒地頭腦風暴、測試程序、調試設備。

“新學期剛開啟,同學們的創新進度條就已經100%加載!”望著一張張朝氣蓬勃的面龐,中心黨總支書記熊振華的話里滿是驕傲,“在此前的‘機甲大師超級對抗賽’等重大賽事中,我們的賽隊都取得過不錯的成績。今年,不少同學開學前一周就回到學校緊張備戰,準備在新一個賽季里大展拳腳!”

一路追趕、一路拼搏,這些昂揚自信的身影,書寫著對未來生活的無限憧憬……

來源: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