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yè)負擔,甚至具體到“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yè)”,作為教師應該怎么做,才能保證學生的學業(yè)質量?

一、傳統(tǒng)的識字教學,少慢差費

傳統(tǒng)的識字教學,首先,采用的方式是讓學生在課堂上出聲認讀——課堂四十分鐘內盡可能多地創(chuàng)造生字復現(xiàn)的機會,讓學生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認讀。其次,教師要求學生重復、多次地進行書寫——每課或每單元有三次以上抄寫,兩次以上聽寫,但是往往第二次教師進行聽寫時,約19%的學生還會出現(xiàn)寫錯的情況。對于學生寫錯的字詞再進行循環(huán)聽寫,即使這樣還是會有學生出錯。記憶力不強,反復抄寫、聽寫造成學生機械化、重復性的學習,因此他們很容易產生厭學心理。

到了中高年級,學生還要做小卷。教師會手寫易錯字詞單或電腦錄入打印字詞小卷進行再次鞏固。師生在基礎的識字、寫字、學詞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盡管如此,學生仍然識字量小、提筆忘字,鞏固效果差。

二、“魔法漢字”快樂識字——有趣高效

一二年級的學生在語文學習方面最重要的無疑是“識字與寫字”,因為識字與寫字是閱讀與寫話的基石,是邁向下一步學習的關卡。

(一)理論依據(jù)

首先,我們來看看《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關于“識字與寫字”這一板塊的要求:第1條“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寫字的愿望。認識常用漢字1600個左右,其中800個左右會寫”。第3條“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基本的筆順規(guī)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低段語文識字與寫字教學一定要遵循“多認少寫”的原則,教師要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我們必須改變以往機械重復的反復認讀、多次抄寫的識字寫字形式,讓學生從過重的課業(yè)負擔中解放出來,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新作業(yè)方式,拓寬作業(yè)設計思路,采用靈活多樣的作業(yè)形式,引導學生玩“魔法漢字”撲克牌趣味識字游戲,讓學生樂于做作業(yè)、高效完成作業(yè)。

其次,《作業(yè)設計:基于學生心理機制的學習反饋》一書中指出,“使作業(yè)成為引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能力的切入口。作業(yè)要適合每一類學生的思維旅程”。因此,作業(yè)是需要設計的!教師要創(chuàng)新作業(yè)形式,以減輕學生的作業(yè)負擔。除了傳統(tǒng)的“在生活中識字”“閱讀識字”“隨文識字”“集中識字”的方法,“魔法漢字”撲克牌趣味識字游戲也是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作業(yè)設計要吸引學生,使他們想要認真完成且能完成的出色。在采用“魔法漢字”撲克牌趣味游戲完成識字作業(yè)時,學生會投入積極的情感、時間和精力,在自己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不斷進行探索,將已經掌握的識字方法轉化為繼續(xù)識字的工具,進而使自己的識字量越來越大。

最后,“以生為本”教育理念是我們構建課程體系、進行課堂教學和作業(yè)設計的根本理念。郭思樂教授所著的《教育走向生本》這本書對這一理念進行了深刻闡述,最核心的觀點是“學生是最重要的資源,是源頭活水,是你教育教學工作的對象”。無論是課堂教學,還是作業(yè)設計,或是系列語文實踐活動的設計,我們都要遵循“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根據(jù)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規(guī)律進行實踐和創(chuàng)新。

(二)教學實操

結合低年級學生的心理和認知特點,我們開發(fā)了“魔法漢字”撲克牌快樂識字游戲,目的是讓學生在趣味玩耍中識字,以此突破一二年級的教學重點——識字與寫字。那么,“魔法漢字”撲克牌資源從哪來?大家可以在電商平臺搜索“魔法漢字”就可以根據(jù)需要進行網購。這些字主要是常用的獨體字和少數(shù)常用的偏旁部首,比如三點水、言字旁等。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需要的很多偏旁沒有,像禾木旁、火字旁等,我們可以根據(jù)需要請打印店的老板進行制作。我的思路是:既要奉行“拿來主義”,也不故步自封,根據(jù)實際需要做出調整和改變,就這樣我們積累了非常寶貴的易錯字字卡資源庫。

1.課堂上教師怎么教

剛開始,教師要做先行者,自主開發(fā)玩法。在語文課堂上,教師帶著全班學生玩漢字撲克牌,讓學生了解并掌握以“拼字”為核心的玩法,重在點燃學生的識字興趣和熱情。需要注意的是緊扣學情,識字也要分層進行。根據(jù)難易程度,我們設計了具有明顯分層的不同玩法,循序漸進地推進趣味識字、高效識字。

準確觀察的初級玩法——“單槍匹馬”“百尺竿頭”“知錯就改”等玩法,適合識字量較小的初學者。“單槍匹馬”認單張的著眼點是學生能準確認識每一個“獨體字”,讓學生對偏旁和構字部件有精確認知,為合體字的學習鋪平道路、掃清障礙,為學生“高效識字”提供可能。戔、戈、弋、旡、彐、殳為易混淆的形近字(偏旁部首、構字部件);氏與氐、西與酉、商與啇、夂與攵、婁與類、衤與礻、今與令、瓜與爪……學生只要認清構字部件,能清楚準確地說出讀音和寫法要點,舉出例子就可以了。因為合體字由偏旁部首和構字部件組成,形聲字遵循“聲旁表音、形旁表義”的構字規(guī)律。如學生特別容易寫錯的字“燒”,右上角沒有點,即使教師提前預判學生會在此出錯,上課也需重點強調,但是總有一部分學生無法掌握,經常寫錯。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就要用好“魔法漢字”撲克牌識字游戲,進行“字族識字”。學生觀察這個構字部件由幾筆幾畫組成、認清關鍵筆畫,教師講解讀音,全班拓展含有這個構字部件的漢字,學生會說出一大串“同字族”的漢字,學生也會用撲克牌練習這些字。當學生認清了一個,就領會了一串:圍繞的繞、澆水的澆、豐饒的饒、阻撓的撓……

再如,“戔”這個構字部件學生易錯,不會讀,特別是書寫時易錯,會少寫一橫,還容易和“戈”混淆,如果講清楚“戈”(古代的一種兵器),“戔”(少、細微),當學生認清了一個,就領會了一串:錢、線、淺、賤、箋、踐、殘等。把每張撲克牌的構字部件都清晰地識別,甚至理解清楚它的含義,就大大降低了寫錯別字的概率。教師在批改作業(yè)時會找出錯別字,學生常常并不能及時糾錯,經常都是在教師的嚴格要求下才進行改正,費時費力。因此,我的學生王錦沂就開發(fā)了“知錯就改”玩法,就是在單元聽寫后學生主動、徹底地糾正錯別字,這樣的改錯效果事半功倍。

思維進階的中級玩法——“識字轉盤”“春蠶吐絲”“開枝散葉”“一字開花”“地下尋寶”“十面埋伏”……這些玩法適合識字量較大的學生玩。用這個字組一個詞語或成語,這種是有理解的識字,因為有具體的應用語境,學生組詞時就帶著自己對這個漢字的理解,而且能夠得到大人或同伴的及時指導、及時更正錯誤、辨析同音字。在趣味識字游戲中,學生利用形聲字的構字特點進行“說文解字”,在分析漢字音、形、義之間的關系中“遨游漢字王國”,不僅開發(fā)了學生的形象思維,而且教會了學生簡單的推理思維方法。“字族識字”“歸類識字”“集中識字”等傳統(tǒng)方法變成了耳目一新的方式,學生感到樂趣無窮。

文化提升的高階玩法:“點石成金”“草船借箭”“大海撈針”。“大海撈針”玩法要求擺出很多張漢字撲克牌,目的是讓你注意集中地找出更多的字。這種玩法適合識字量大的學生,適合他們和老師、還有爸爸媽媽一起玩。“點石成金”是盤活古詩詞,通過一張“魔法漢字”撲克牌,調動學生之前背誦積累的所有知識,“點石成金”是先復習古詩書再玩,讓學生有一個主動積累、主動復習、相互啟發(fā)、力爭上游的學習狀態(tài)。我們設計的文化序列從蒙學經典《弟子規(guī)》《三字經》到四字《成語接龍》,再到“五言律詩、七言絕句”,最后是“大美宋詞”。這種玩法的重點在于“調動學生經典傳統(tǒng)文化積累”。我們用一個字或構字部件帶出一串成語、一兩句經典古詩詞甚至是完整的一首詩,盤活了學生積累的古詩詞,落實了“活學活用、學以致用”的理念,提升了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點石成金”這種充滿文化味道且具有一定挑戰(zhàn)性的玩法,即使是我們成人加入游戲和孩子一起玩,也會一上手玩就廢寢忘食,樂此不疲。

2.課下學生如何練

學生在課下和同伴互動玩,比一比誰認的字多,誰能更好地分辨形近字(真假難辨玩法)。回家后,學生會和大人一起玩,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始終以學生的學為著眼點,鼓勵全班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玩法(即給自己的玩法命一個貼切的名字,以后凡是提到這種玩法就會把“創(chuàng)始人”的名字提出來,這個創(chuàng)新的學生就會感到很光榮,進而帶動更多學生參與到創(chuàng)新中來)。我們班的學生開發(fā)了各種各樣的創(chuàng)新玩法,如“開枝散葉”“地下尋寶”“十面埋伏”“大貪吃蛇”等多樣有趣的創(chuàng)新玩法。

總之,在課堂上教師要帶著學生一起玩,習得基本的方法。課間,學生要一起研究,比拼誰認的漢字最多。放學后爸爸媽媽陪學生一起玩,實現(xiàn)家長資源的高效利用,特別是家長要做到第一時間、面對面有針對性的糾錯。

3.實施效果如何

(1)點燃了學生的識字熱情

“魔法漢字”撲克牌趣味識字游戲,將漢字按偏旁部首和構字部件進行拆分、組合。每一次重新“洗牌”,就會有很多種不同的“新組合”,樂趣無窮。在游戲中,學生創(chuàng)造出很多機會認識新字、組成新詞,真正實現(xiàn)了變化無窮但“萬變不離其宗”的識字目的。學生和教師都不覺得累,因為學生的識字量在成倍增加。教師教得也越來越輕松,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越來越愛學,識字興趣很濃,識字熱情高漲。在識字過程中,學生體驗到了“魔法漢字”識字游戲的樂趣,在與父母一起玩中提升了親子關系,也形成了較強的自主識字能力。全班學生玩得不亦樂乎,實現(xiàn)了寓教于樂、趣味識字、高效識字的目標。

(2)鞏固課堂識字、寫字的成果

學生錯別字明顯減少。在學期末“魔法漢字”識字闖關比賽中,我們邀請家長擔任評委統(tǒng)計學生的識字率。我們選用的材料是二年級下冊“快樂讀書吧”中要求讀的四本書《一起長大的玩具》《神筆馬良》《七色花》《愿望的實現(xiàn)》。活動前,我們制作了“魔法漢字”快樂識字游戲闖關卡,按不同玩法學生會自主選擇組長。教師和家長評委提前選好約100字的文段,比賽中讓學生隨機抽取進行朗讀,讀錯的字要圈出來,并計算出“識字正確率”。根據(jù)收集到的資料,統(tǒng)計出結果,形成一份“二年級學生識字率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全班學生的平均識字率達到了98%(這是學生使用“魔法漢字”識字游戲一年后的數(shù)據(jù))。到了二年級下學期,學生錯讀字音和寫錯別字的現(xiàn)象很少見,最明顯的是在寫話中幾乎看不到學生用拼音代替漢字和寫錯別字的情況了。在我看來,每個孩子在與家長、教師、同伴的互動中,提升了識字、寫字的能力。

不僅如此,我們還提高了作業(yè)效率,保持了學生完成作業(yè)的動力。“魔法漢字”撲克牌趣味識字游戲,在玩的過程中,讓學生不僅掌握了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構字部件、形聲字音形義的規(guī)律,而且還培養(yǎng)了后進生的觀察力,鞏固了中等生的記憶力,提升了學優(yōu)生的思維力。特別是漢字中占比很高的形聲字,優(yōu)等生和中等生能深入理解和牢牢掌握形聲字的構字規(guī)律——形旁表義、聲旁表音,從而辨析形近字、同音字等易錯點。

(3)促進學生獨立識字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

我們利用課堂時間教給學生的新字、新詞是有限的,但我們通過“魔法漢字”快樂識字游戲能發(fā)展學生的自主識字意識,能培養(yǎng)他們學會獨立識字。一旦學生在一二年級打下牢固的“識字與寫字”基礎,那么學生“踏上閱讀的快車道”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當閱讀變成自覺、自愿的習慣,當文化積累與思辨變成了每日的必修課,學生何愁閱讀這個重點突破不了,又何愁寫話(習作)這個難點無從下手。厚積才能薄發(fā),二年級的學生當堂完成《祖先的搖籃》詩歌創(chuàng)編,這對于現(xiàn)在的他們也是輕輕松松的事情。因為學生在“百花齊放”玩法中,發(fā)現(xiàn)了漢語中“同義連用”的構詞規(guī)律,對這一規(guī)律的深刻感悟,也進一步促進了學生對詞語的理解更加多元。

這項有趣的“魔法漢字”趣味識字游戲,讓學生的認知積極參與了進來,其思維動了起來。不但解放了教師,減輕教師批改作業(yè)的負擔,反反復復聽寫、每天督促改錯的瑣碎與繁雜,還省去了同一個字學生作業(yè)中一錯再錯,教師和家長督促改錯的弊端,打破了在實際語文教學中一節(jié)課僅僅只認識十幾個字的瓶頸,不僅發(fā)展了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而且還教會了學生簡單的推理思維方法。“魔法漢字”識字游戲得到了家長的一致好評,有家長還作詩發(fā)表了自己對“魔法漢字”識字游戲的看法。

魔法撲克真奇妙,

百變玩法識字牢。

化繁為簡興趣高,

識字積累見奇效!

魔法漢字撲克好,

組合變化真有料,

動腦思考樂融融,

寓教于樂妙妙妙。

作者單位   陜西省西安小學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