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心靈
作者:侯曉田
發布時間:2023-04-03 15:08:58 來源:陜西教育·教學
■文/
如果我們賦予教育靈魂和生命,那么它應該擁有一顆什么樣的心呢?
我想這顆心應該是博大寬和的。
我曾經讀過一首很動人的童詩:“我伸展雙臂/也不能在天空飛翔/會飛的小鳥卻不能像我/在地上快快地奔跑/我搖擺身體/也搖不出好聽的聲響/會響的鈴鐺卻不能像我/會唱好多的歌/鈴鐺、小鳥、還有我/我們不一樣,我們都好。”
生命的美好,在于它的不同,不同的遺傳基因,不同的社會經驗,不同的心靈感悟,決定了世界上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孩子。正因為如此,我們的世界、我們的文化、我們的歷史才呈現出繽紛美麗的色彩。所以,教育應該是珍惜和尊重所有生命的教育,是讓每一個生命都美好生長的教育,讓每個生命都活出自己,活出尊嚴,活得舒展而幸福。如果教育擁有了一顆博大寬和的心,那么每個生命都可以在這里找到安放身心的方寸角落,勇敢地把理想投向宏闊的滄海云天!
我想這顆心應該是堅定勇敢的。面對紛擾復雜的現實,有人說教育是象牙塔,是庇護所。我覺得不是,象牙塔意味著隔絕,庇護所意味著逃避。我認為的教育應該是訓練場、加油站,應該堅定守著育人的初心,勇敢地與急功近利、涸澤而漁的短期行為說不,掮住黑暗的閘門,放孩子到寬闊光明的地方去;勇于創造各種真實的生活情境,錘煉孩子的意志和本領。如果教育擁有了一顆堅定勇敢的心,那么在這顆心的深處會永遠響著大儒張載的那句話:“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我想這顆心應該是熱情奔放的。學校不僅僅是安靜的書齋,更是“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的教育場所!它的心應該是蓬勃的、熱情的、活力四射的。晨曦里律動的奔跑,球場上響亮的吶喊聲,籃板下縱身的躍起,都是這顆心明亮的投射。那些自然的釋放,那些流淌的青春會點燃身處其中的每一個人,每一個夢想!
我想這顆心應該是美好溫柔的。我們常常強調教育應該是嚴格的、規范的,卻忽視了教育更應該是美好溫柔的。美是提升人性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美擁有不可思議的力量。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談到美和美育時說道:“美是人的道德財富的源泉,學校的任務就是要在孩提時期,在神經系統幼年期,使美成為德育的有力手段,成為真正人性的源泉?!?/p>
美好的教育,一定會努力使每個生命美好生長,將文明的火把交到一代代孩子手中,啟發他們天賦中最有創造力的部分,激活他們的想象力,讓他們發現自己,認識自己,從而活出生命的尊嚴。讓他們發現世界,擁抱自然,從而深深懂得那些日出日落、花開花謝、秋去春來里的智慧與美!
作者單位 陜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區第一初級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