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媒體時代背景下高職教育的環境出現了巨大的變化,要求高職教師在班級管理活動中轉變傳統的管理思想,積極探索管理工作的全面創新,確保形成新的班級管理體系,盡量為學生創造積極健康的班級環境。本文將建設“網絡班級”作為切入點,重點針對借助“網絡班級”優化高職學生管理的路徑措施進行了探究,從由點及面拓寬信息傳遞范圍、集體規劃強化學生凝聚意識、縮小代溝拉近師生心靈距離、知己知彼制訂個性教育方案、心靈暗示形成示范引導作用等角度進行了系統探究,旨在促進高職學生班級管理工作的創新推進,全面提高高職學校的育人工作成效。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  高職教育  班級管理  學生管理  “網絡班級”

校本課題:2022年陜西職業技術學院心理健康專項研究項目“后疫情時代高職院校班級心理委員工作現狀及勝任力提升研究”(編號:2022XLZX03)。


引  言

班級管理是學生管理工作中比較基礎性的組成部分,強化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能維護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也能起到相應的帶動作用。而班級管理模式的創新對管理工作的開展產生著重要的影響,新媒體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在積極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過程中,應該轉變傳統的管理理念,探索新型管理體系和管理模式的構建,為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科學組織推進提供良好的支持。因此在高職學生管理工作中,可以選擇“網絡班級”建設作為切入點,促進“網絡班級”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的廣泛應用,為班級管理工作的全面創新提供良好的支持。

新媒體時代高職學生管理建設“網絡班級”的可行性

1.高職現有班級管理陷入發展困境

當前高職院校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受到傳統管理理念和思維的影響,部分高職院校的班級管理工作陷入發展困境,整體管理效果不理想,會對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產生一定的沖擊。具體表現為:一方面,班級管理工作中信息傳遞衰減,信息溝通不通暢。在傳統班級管理工作中,高職院校普遍將學校、輔導員、班干部作為班級管理的主體,共同對班級成員進行管理,班級管理的信息傳遞模式也是從學校到輔導員再到班干部,最后到學生個體。但是這種班級管理模式存在信息傳遞層次和傳遞主體相對比較多的情況,會對信息傳遞的真實性和準確性產生嚴重的沖擊,也會引發信息失真和信息不通暢的問題,造成班干部和輔導員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降低班級管理效率。另一方面,班級管理模式僵化,人性化管理不足,管理范圍狹窄。在當前的班級管理工作中,受到學校管理層面的時空限制,在實際開展工作時存在管理僵化的情況,僅僅是按照傳統管理模式對學生實施信息傳遞和制度管理,沒有結合學生的成長需求和身心發展需要制訂個性化的管理方案,影響了管理效果,不利于班級管理工作的科學穩定發展。這就需要在新媒體環境下探索新的管理技術,促進管理模式的創新,積極推進完善管理體系的科學構建。

2.“網絡班級”能突破高職現有班級管理困局

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探索網絡化管理平臺的構建,引入“網絡班級”管理模式,能有效突破傳統班級管理困局,展現新時代班級管理特色,因此,“網絡班級”在高職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應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具體分析,“網絡班級”的應用能突破管理層次障礙,在學生管理工作中實現信息的點對點傳遞,增強信息傳遞效率,保障信息傳遞的準確性,更好地為班級管理服務;“網絡班級”能打破班級管理工作中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任何時間地點都可以借助網絡空間對學生實施管理、溝通和交流,使班級管理的及時性和便利性得到明顯的提升;“網絡班級”的建設能營造虛擬化的管理空間,能引導班級成員主動參與到班級管理和建設實踐中,可以改善傳統班級管理工作的不足,保障管理工作高效化開展和系統性的創新,優化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網絡班級”能為輔導員提供相應的輔助,減輕其工作壓力,讓輔導員全方位了解班級管理工作的情況,動態化掌控班級學生的信息,從而制訂針對性的管理方案,提高管理科學性。可見,“網絡班級”模式的構建可以對高職院校傳統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產生積極的影響,有效促進班級管理體系的優化,因此在高職學生管理工作中具有一定的應用可行性和必要性。

新媒體時代高職建設“網絡班級”開展學生管理的優勢作用

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積極探索“網絡班級”的構建和應用,能對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產生積極的影響,有助于促進學生管理體系的系統構建,提高學生管理的整體效果。

1.凸顯班級管理的民主化

在引入“網絡班級”管理模式的情況下,高職院校在實際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過程中,能夠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權,學生能在網絡虛擬空間中結合班級管理工作問題獻言獻策,共同提出班級管理工作的意見和建議,能顯著凸顯班級管理工作的民主化特點,可以有效引導學生共同參與到班級管理實踐中,保障各項管理工作的科學系統推進。具體分析,通過“網絡班級”的應用,能在學生管理工作中踐行集體主義的教育思想,有助于強調班級管理的公開性和公正性,引導激發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讓他們參與到班級管理實踐中,互相幫助、和諧共處,強化學生的團隊精神,促進學生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能力的強化,為高職學生自我管理作出積極的指引。

2.凸顯班級管理的智能化

在高職學校班級管理工作中引入“網絡班級”管理模式,能使管理工作的開展體現出智能化的特點,即基于“網絡班級”平臺的支持,能主動對班級管理信息進行匯總,能智能化地結合學生的管理需求適當推送相關班級管理信息、學校教育信息,還能通過“網絡班級”平臺的支持對學生在班級活動中的表現作出智能化的評價,從而凸顯在線管理工作的優勢,真正促進管理工作高效化發展和高水平推進。

3.凸顯班級管理的自主性

依托“網絡班級”創新班級管理活動,高職院校在實際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過程中,能鼓勵和引導學生結合“網絡班級”的應用進行自我管理,并且在管理活動中師生群體能進行和諧的交流,在教師的帶動下可以激發學生自主參與處理班級事務的意識,增強班級內部凝聚力,使管理工作中的內部自主效應得到充分激活,切實提高班級教育管理工作的整體質量。

新媒體時代高職建設“網絡班級”優化學生管理的思路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要想探索“網絡班級”的系統構建,對綜合管理模式進行改進和創新,就要在實際開展管理工作的過程中,明確建設要點和建設思路,強化“網絡班級”的功能,使“網絡班級”更好地融入到管理實踐中,為管理工作的科學開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1.建設學生信息庫

“網絡班級”中學生“信息庫”模塊的構建,能發揮大數據技術和云存儲技術的優勢,對學生成長軌跡信息、學生班級表現評價信息等進行準確的記錄和存儲,也可以保存學生認為有價值的學習文檔、電子資料等,并且學生還能記錄自己在成長過程中的心得體會、發展規劃等,有助于教師借助信息及時掌握學生思想變化、心理變化和行為表現變化,從而高效化地開展班級管理工作。

2.架起心連心橋梁

為了促進師生之間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在建構“網絡班級”體系的過程中,可以嘗試開發“連心橋”板塊,在此板塊中可以重點設置班級建設論壇、班級意見墻以及班主任信箱等,方便教師與學生之間民主溝通、和諧交流,也能服務學生反饋班級管理意見和建議,有助于構建學生積極參與的班級管理體系和管理平臺。

3.建設班級事務公示板

基于班級事務公示的需求,在“網絡班級”平臺上開發“公示板”功能,集中展示班級建設管理活動的情況,及時發布班級通知、重要的新聞信息以及學生比較關心的學分問題、獎學金問題、勤工助學問題、實習問題、兼職問題等,能增強班級管理工作的公開性和透明度,更好地發揮“網絡班級”的價值和作用,及時有效地解決學生的利益訴求,保障學生的合法權益,使班級管理可以更好地為學生群體的成長和發展服務,切實優化學校教育指導的綜合效果。

4.設置班級活動征集箱

在高職院校積極探索“網絡班級”建設和開發的過程中,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班級管理工作的積極性,可以設計“征集箱”板塊,在開展班級集體活動的過程中,輔導員教師鼓勵學生自主參與活動策劃,為活動各環節的設計獻言獻策,也可以針對班級活動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引導學生發表建議,充分展現學生參與的價值,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發揮,進一步凸顯班級管理的內部凝聚力。

5.開辟班級文化宣傳欄

班級文化建設是班級管理體系中的必要組成部分,新時期在積極探索“網絡班級”建設和應用的過程中,也應該將班級文化建設作為重點,因此可以開辟“文化宣傳欄”板塊,在宣傳欄中主要展示班級活動成果、班級文化建設、班級榜樣故事、班級精彩瞬間等,也可以分享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心得體會,形成先進思想交流效應等,助力和諧班級文化的系統構建,切實促進班級管理質量的全面提升。

6.搭建家校聯絡站

對于高職學校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而言,要想凸顯學生管理的全面性和系統性,在實際組織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過程中,還應該嘗試在“網絡班級”中建設“家校聯絡站”板塊,讓學生家長借助“網絡班級”平臺的支持參與到一體化高職學校育人環境的建設實踐中,形成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合力,不僅可以讓家長全方位了解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狀態,還可以使學校通過家長更加全面系統地了解學生的情況,以便制訂更有針對性的教育方案,在家校聯合的基礎上實現全方位育人工作的目標。

新媒體時代高職建設“網絡班級”優化學生管理的實踐措施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應該結合網絡信息技術的支持,積極探索“網絡班級”體系的構建,借助網絡平臺全面優化創新班級管理效果,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針對性的鍛煉。下面就結合“網絡班級”的構建和應用,系統探索學生管理工作的創新發展:

1.做好信息傳達,由點及面拓寬信息傳遞范圍

基于“網絡班級”的支持促進學生管理工作的創新,高職院校的輔導員教師可以積極做好信息傳達工作,由點到面促進信息傳遞范圍的拓展和延伸。例如,在傳達就業輔導信息的過程中發揮“網絡班級”的作用,班主任教師一方面可以結合學生的個性化就業需求,對學生實施點對點指導,解決學生在就業方面的問題和困惑,指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在“網絡班級”虛擬群組中集中傳遞相關信息,或者發布相關就業輔導教育內容,讓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就業意向、就業需求等自主接受教育和指導,增強班級教育管理信息傳達的針對性和廣泛性,使信息傳遞更加契合學生的需求,能對學生實施積極有效的指導和管理,切實促進學校教育質量的提升。

2.逐步建設群組,集體規劃強化學生凝聚意識

結合“網絡班級”的應用促進學生管理工作的改革創新,在對學生實施教育管理工作的實際過程中,輔導員教師可以嘗試建設班級群組,不僅構建集體性的群組,也可以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需求,構建分類教育和管理群組,實施集中管理和分類指導,在集體規劃的基礎上促進班級凝聚意識的逐步提升。

例如,根據高職院校組織開展集體研學活動的需求,就可以嘗試在“網絡班級”上構建集體群組,一方面在群組中動態化地征集學生的意見、引導學生討論研學信息,另一方面也可以鼓勵學生在群組中討論對研學活動的心得體會、意見和看法等,使學生通過共同努力和共同參與改善集體研學活動的質量,促進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全面創新,確保學生在學習和成長過程中可以接受更加全面系統的教育和指導。

3.虛擬溝通交流,縮小代溝拉近師生心靈距離

“網絡班級”本身具有虛擬化溝通和交流的功能,因此教師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過程中要注意積極發揮“網絡班級”的支持作用,可以結合高職生的思想變化情況、心理需求情況等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拉近師生距離,縮小代溝問題,切實優化班級管理工作的綜合效果。

例如,在校園貸教育方面,一些接受校園貸的學生對于輔導員教師的面對面教育和指導存在抵觸心理,甚至會表現出排斥溝通的情況,不利于班級教育管理工作的開展。而通過微信、微博等渠道,借助“網絡班級”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甚至可以在學生普遍參與的游戲中接觸學生、融入學生,縮小代溝,成為學生的朋友,在此基礎上對學生實施教育和引導,向學生分享成長的經驗和心得,使師生之間的溝通更加順暢,也會提高學生對教師教育指導的認同度,從而顯著增強班級教育管理的有效性,維護高職院校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4.系統解析動態,知己知彼制訂個性教育方案

高職學生正處于逐漸接觸社會和融入社會的關鍵時期,此階段內他們的思想一直處于動態變化的狀況,因此需要高職教師動態化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在準確定位學生發展情況的基礎上,按照學生情況制訂個性化的教育方案。因此基于“網絡班級”的應用,教師可以系統解析學生的動態數據信息,了解學生思想動態的變化情況,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教育指導。

例如,教師結合“網絡班級”平臺的信息反饋,發現某學生出現了盲目追星的情況,并且追星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學生學習課程知識,在參與在線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也會悄悄轉換網頁,瀏覽明星新戲。針對此類學生,教師可以在教育管理中對“網絡班級”反饋的信息進行系統整合,然后綜合分析學生的心態變化情況、性格特點情況等,制訂個性化、針對性的教育方案,踐行“因材施教”的思想,為學生提供人性化的引導服務,使學生能轉變思想觀念,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教育引導效果。

5.創新工作展示,心靈暗示形成示范引導作用

“網絡班級”在高職學校教育中的應用,能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形成示范展示的作用。教師可以結合教育需求,適當展示具有積極教育意義的信息,形成對學生群體的心靈暗示和引導作用,有效借助班級管理工作維護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例如,在班級管理信息展示平臺上,教師一方面可以展示班級榜樣的信息,形成榜樣示范作用,帶動學生學習和成長。一方面可以展示具有一定教育意義的時事熱點信息,如航空航天員信息、科學家信息等,也可以展示與學生未來職業發展相關的成功案例信息,形成對學生的暗示引導和教育作用,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索,養成良好的學習心態,提高教育指導的有效性。

結  語

綜上所述,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和創新會對學生管理工作產生直接影響,而積極探索“網絡班級”管理模式的構建,能夠改善傳統班級管理工作的缺點和不足,形成對傳統班級管理的補充和優化作用,產生良好的管理效應,促進學生管理效能的進一步彰顯。因此在高職院校改革發展實踐中,應該深化對班級管理工作的認知,從多角度探索班級管理工作的創新組織推進,確保形成對學生管理工作的支撐作用,有效引導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鍛煉,在良好的班級環境中優化高職教育成效。

參考文獻:

[1]高永會.建設“網絡班級” 強化高職學生管理——新媒體時代高職學生班級管理途徑探索[J].林區教學,2019(12):48-50.

[2]李珍.以課堂教學為突破口的高職物流管理人才培養探索與實踐[J].物流科技,2022,45(6):181-182.

[3]王楠.以生定策 以學定教——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課堂教學改革研究[J].山西青年,2022,36(9):39-41.

[4]梁杏梅,廖乃英,劉喜華,等.提質培優背景下激勵教育在高職院校班級管理中的實踐與思考[J].科教導刊,2022,45(11):140-142,155.

[5]陳志倫,劉婧玉.校企合作模式下班級學員管理與改革創新——以“貴州味莼園高職專班”為例[J].就業與保障,2022,32(3):154-156.

[6]王志輝.高職院校藝術專業班級管理對策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2,25(5):130-131.

[7]陳霞.心理學在高職學校班級管理中的有效運用[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22,31(1):77-79.

[8]蔡彥華,張茂松.高職班級管理運用體育運動的研究[J].山西青年,2021,45(23):124-125.

[9]任思彥.探究自媒體時代下“微電影”推動高職班級管理的實施策略[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1,33(12):19-21.

[10]郭宏榮.學生管理視域下高職院校學習型班級建設探析[J].煙臺職業學院學報,2019,25(4):41-43.

(劉琪:陜西職業技術學院)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