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陽縣城關第二小學結合詩經文化,以多方共聯創建家校社“三位一體”的新勞動教育格局,為勞動教育的全方位育人探索出了勞動教育“新路徑”。

雙線多元“新”課程讓勞動教育煥發“新”活力

學校以“356行·源”勞動課程體系為基礎,以跨學科融合構建了五育并舉的“雙線多元”課程模式:“雙線”指“勞動+詩經”,“多元”指挖掘多種“文化元素”,學校分年級實施“勞動課美起來”“勞動課唱起來”“勞動課動起來”的勞動融合美育類課程探究;“勞動課塑思維”“勞動課增智慧”的勞動融合語數英思政、科學課程探究;“勞動課活起來”公益研學活動實踐課程探究等,發揮出勞動全方位育人的實效。

拓寬渠道“新”樣態為勞動教育注入“新”血液

學校將“雙線多元”勞動課程融入到教育教學的全過程。每周的勞動課分年級確定勞動融合主題開展,引導教師將“勞動”與詩經及各種學科相融合。

一年級《動手勞動真快樂》

二年級《植物水中長》

三年級《水果蔬菜巧處理》

四年級《勞動健體能》

五年級《動手包餃子》

“新”傳承讓勞動教育綻放“新”光彩

學校引領廣大師生探尋詩經里的農耕文化,以一年四季的勞動生活、衣食住行為基礎,選擇適合7-12歲小學生學習內容:種植、春耕、秋收、冬衣、烹飪等開發校本課程,逐步形成分低中高段的“行啟”“行至”“行尚”的“雙線多元”三段式校本課程。勞動實踐基地里種植的花草蔬菜植物等都來源于《詩經》,每個花箱都標有植物的相關詩經內容及植物的習性、作用、簡介,在傳承古老傳統文化的同時,以新的模式使勞動教育綻放新的光彩。

“雙線多元”融合創新勞動課程實施以來,這樣集知識、趣味、智慧為一體的教學形式,豐富了多元的課堂,為勞動教育注入了新血液,成為校園里最亮眼的“風景線”。

責任編輯:王波